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387640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学科竞赛试题(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50 分,1-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1.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 等物质C某

2、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液和液的减少D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运动后Na 、K 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A B C D3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A突触前膜 B细胞体 C突触间隙 D树突4如图为某人过马路快走时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 点对应的

3、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产生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通常失活,有利于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C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 a 点,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D在 a 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不能使 b 点产生兴奋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 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 4 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在 b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f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 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6、下图为人体完

4、成某反射的结构示意图,a、b 为微型电流计 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细胞 B 传到细胞 D,存在两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从 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b 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 A 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皮肤细胞 A 处,细胞 E 产生反应,细胞 C 产生感觉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8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以及物质 M、N 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胰岛 A

5、 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 B C D9人体的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A水的平衡 B盐的平衡 CpH 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10一位学生以一种类似大白菜的外来物种蔬菜饲养三只大白鼠,一个月之后,他在一位研究人员的协助下,测量这三只大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是正常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正常鼠增多。则有关这三只大白鼠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而促使甲状腺组织增生食物中含碘量过低,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组

6、织萎缩导致整个腺体功能降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从而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作用减弱A B C D11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 2009 年 7 月 8 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甲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甲、乙、丙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甲、乙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丙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

7、因可能是 PEDF 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12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 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 液与 B 液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基本相同B图中 B 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糖的含量有关C图中甲所代表的结构名称是下丘脑,激素 Y 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1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 细胞为浆细胞;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由造血干细胞

8、形成的 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D与 Y 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4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发生感染,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 B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通过发生排斥反应C和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D人体细胞 C 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 E,这个过程与细胞B 没关系15甲型流感病毒(H 1N1)是一种 RNA 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说明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

9、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C结构与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图中反映了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和呈递抗原的过程1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 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17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图所示。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如图所示),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

10、在胚芽鞘中 的分布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尖端向下运输18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 1号、2 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1 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 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 号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B1 号未进行人工授粉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19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A脱落酸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20如图 1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 表示);图 2 是生长素对胚芽

11、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 达到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值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 2 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21右图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K,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D在 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

12、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随时间变化弱强弱Bt 2t 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 2t 3甲种群的数量在减少Dt 3t 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23在沙丘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次生演替 B温度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 S 型增长24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 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25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

13、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 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 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26图 1 和图 2 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曲线 a 代表死亡率,曲线 b 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 1 的 E 点C图 2 中在 F 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 2 中 G 点对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7、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有最多的能量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14、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28.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 4 可能会使生产者 2 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怍用29、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 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均属于细胞呼吸CA 与 B 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过程造成的30下列选项中的甲、乙、丙与关系图(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

15、圆之内的小圆)中所描述的三者关系相符合的是()。选项 甲 乙 丙 关系图A 种群特征 种群数量特征 物种丰富度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小体C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D 生态系统功能 能量流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31、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C白蛋白减少,O 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32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