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387382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 含解析byli(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卷:罗润华 审题:彭晓莉 时量: 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反映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答案】B考点:小农经济。诗中体现出了一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特点,所以应是小农经济。B正确。2.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

2、主义的角逐。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答案】C考点:宗法制。本题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及学生对材料信息处理并运用的能力,难度一般。材料“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 ,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崩溃,意味着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瓦解,其根本原因是该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宗法制被打破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故选 C。3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

3、“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答案】C唐代商品经济。唐代的“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规模等的限制,而且设专职官员进行管理,所以 C 不符合史实。4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 、 “乡村 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以商业职能为主 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答案】B古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 “城郭” 、“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选 B。5 齐民要术序中载

4、:“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浏阳一中 2014 年上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文科历史高考资源网录。 ”材料表明,书中观点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答案】A考点:古代的经济思想。从材料“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就可以看出作者反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重农抑商的观点,故选 A。6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 ,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西周的土地所有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

5、”反映了土地国有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ABD 属于政治领域的变化,与题干无关,因此选 C7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D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根本原因的能力。重视发展生产和农民地位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但非根本原因。变法中推行的政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8 旧唐书玄宗纪载:“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科举人仕的官员)置客舍邸店车坊。 ”德宗时, “禁百官置邸贩鬻” ,并诏令王公卿

6、士、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交易买卖的邸店) ,罢之。这表明A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腐蚀唐政府的统治基础B唐政府与官僚、贵族之间的矛盾严重激化C唐政府防止贵族、官僚利用特权与民争利D唐政府通过强化经济手段以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考点:古代经济思想。从材料“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科举人仕的官员)置客舍邸店车坊” 、 “禁百官置邸贩鬻”等信息可以看出唐政府禁止官员从事商业活动,反映了政府对民间商业活动的认可,故选 C。9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 ,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 “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 “徽

7、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联系史实可知,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联系史实可知在明清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而称他们为老板则表明他们是商人无疑,因此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改为朝奉,这是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表现。故此题应选 B 项10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规模过大 C城市功能单一 D经济政策抑商【答案】

8、C考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说明当时的长安城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仍然存在,主要功能中政治色彩仍然存在,城市功能单一化明显。11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A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C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9、【答案】A考点:考察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由分离到混杂一起,市有严格限制时间到没有时间的限制从根本上来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不得不取消限制,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结合选项的表述,可知正确答案为 A。12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 “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答案】D考点:重农抑商。从战国时期

10、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 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C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D 项正确。13从“重农抑商”到“海禁”政策,表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A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B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C无法出现商业繁荣景象 D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压制;海禁政策则是严禁与海外从事商业活动,根本上在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的特点决定的,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故选 B。14.北魏李安世就均田问题上疏“臣

11、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表明他主张(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在维护私有制前提下限制土地兼并C.增加土地租税以保证财政收入 D.恢复井田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答案】B 考点:土地兼并。抓住材料核心信息即可,根据材料“.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可知其主张在保持原来的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抑制过分的土地兼并。其他的说法无关从材料找到根据。 15梁启超在 1903 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

12、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 ”在梁启超看来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答案】B考点: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海权的关系。此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选项的含义,从选项的表述来看, B 项的表 述最为准确。故应选 B。16嘉靖八年(1529 年) ,工部尚书刘麟等应诏陈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 ”为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工程) ,每匠一名,照旧例每季纳银一两八钱。 ”该建议的实行A标志着官

13、营手工业的解体 B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作用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表明人身依附关系的废除【答案】B考点: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实行缴纳赋银的办法来缓解劳动力的不足。1717 世纪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也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而荷兰人第一个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荷兰船几乎不装备武器。这样做A使荷兰最终无法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B是因为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打击了荷兰的海上优势C有利于赢得与英国的海上运输竞争,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D是因为荷兰国际关系处理

14、得好,无海盗威胁,同时也降低了造船的成本【答案】C考点:从英国、欧洲商船和荷兰商船的比较来看,荷兰船只不建造平台,不装备武器,这肯定能使船只的造价低,货物相对来说也比以前的船只运得多些了,但是由于没有配备武器,故造成了其远航的风险增加,故正确答案为 C18.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

15、案】C考点:广州十三行。从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C。A 项错误,十三行的兴盛并非民间贸易的结果,而是西方以国家为主导的对外扩张的结果;B 项错误,三角贸易主要是欧洲、美洲和非洲之间进行;D 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19 世纪末期。19早在公元 1000 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答案】A考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16 世纪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