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1231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卷2015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4.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考试时间:100 分 试卷满分 12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选择题 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象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镭(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2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

2、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的斥力作用产生的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压强越大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压强变为零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分子引力也存在分子斥力 B气体能够充满整个容器,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D液体表面产生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相互排斥的原因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静止的物体 A 和 B。物体 A 的质量是 B 的 2 倍,两物体中间用细绳束缚的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相连。当把细绳剪断,弹簧在恢复原长的过程中A A 的速率是

3、 B 的 2 倍B 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C A 受的力大于 B 受的力D A、 B 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为零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我们可以估测一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在一根长为 10线的中点悬挂一质量为 600g 的玩具,开始两手并拢,然后对称的分开,当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间的距离为 8,细线断了。 g 取 10m/这根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为A5N B6N C8N D10N 6关于原子核的放射性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 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B采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镎( )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成铋( ) ,共发生了4次

4、衰变和7次 衰变核反应中,比结合能较小的核变成比结合能较大的核会放出核能 7汞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光子能量为 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 n=1)的汞原子上,对于受到激发后汞原子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多可以发出 5 种频率的光B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 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方向由状态 1 变化到状态 2,气体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9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

5、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热功当量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B不同方向上晶体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C在分子间距离 r 由 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D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 10若以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 m、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B = C m= D=A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 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几乎没有偏转A重

6、力做功通过螺旋叶片旋转使水的温度升高B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C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D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 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些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受到了核外电子的引力C玻尔将量子概念引入原子模型,比较圆满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D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核外电子绕核运动不同的轨道与不同的能量状态对应122013 年 6 月 20 日,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 ,在太空中给全国青少年讲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等知识。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A钢针浮在水面上B船只浮在水面上C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 D布伞伞面的布料有缝隙但

7、不漏雨水13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体 M 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对于 M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可能受四个力作用C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D一定受四个力作用1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 t= 点, P 点在横轴上的投影为 Q,面积为 S。在 t=0 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 d,已知两车在运动过程中共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 t,则下列四组 t 和 d 的组合可能的是A Bt,1 1C D 第卷 (非选择题 共 72 分)三、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24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

8、置15 (6 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邻的两个连续计数点间距依次为则小车的加速度是 m/s 2,在打计数点 2 时小车的速度是 m/s。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16(8 分)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合上电键 S,用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 K,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若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 (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阴极 K,则毫安表 (选填“有”或“无”)示数(2)断开电键 S,用光子能量为 2.5

9、一束光照射阴极 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 时,电流表的读数仍不为零;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7 (10 分)某实验小组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F 2 4 6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述溶液有 50 滴,实验中用滴管吸取该油酸洒精溶液向浮有痱子粉的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洒精溶液。(1)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 B不考虑油分子间的间隙C不考虑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将油分子看成球形(2)实验描出油酸薄膜轮廓线如图,已知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该油酸薄膜的面积

10、为 m 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经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时观察到,油膜的面积会先扩张后又收缩了一些,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4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 (10 分) A、 B 两球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所给的 图像记录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 、 分别为 A、 B 碰撞前的 图c 为碰撞后它们的 图像,若 A 球质量为 1:1)以碰撞前 B 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后它们的速度(2) B 球质量是多少?(3)碰撞中损失的动能是多少?19

11、(12 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称 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氟)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189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 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氟衰变的方程式及正负电子发生湮灭的方程式。(2)设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光速为 c,普朗克常数为h,求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的光子的波长。(3)根据氟衰变规律(纵坐标 表示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0原子数之比) ,氟半衰期为多长时间?经过 50t小时人体内氟残留量是初时的百分之几?20 (12 分)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

12、简易气温计:在一个空葡萄酒瓶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以忽略的水银柱,接口处用石蜡密封,将酒瓶水平放置,如图所示。该小组测得酒瓶容积为 480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 口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当气温为 27时,水银柱刚好在瓶口位置。已知大气压05)求该气温计能够测量的最高气温(2)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多少功?(3)假设上述过程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了 3J 热量,则该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21 (14 分)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乘坐两只热气球,甲以速度 m/s 匀速上升。在距离乙同学 4m 时,乙在甲的正下方从地面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加速度 a=过t=10s,甲释放一个重物,已知甲、乙均可以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m/:(1)甲释放重物时,甲、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甲释放重物后,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至地面?(3)甲释放重物后,不再匀速上升,而是以加速度 a=0.1 m/再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甲乙 、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D A D C 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三、简答题: (共 24 分)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