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9103274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自检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 工 升 降 机 自 检 报 告 设 备 名 称 注 册 代 码 安 装 单 位 检 验 日 期 填 写 说 明 1 、 本 报 告 书 适 用 于 施 工 升 降 机 验 收 检 验 和 定 期 检 验 。 2 、 本 报 告 书 应 用 钢 笔 、 签 字 笔 填 写 字 迹 应 清 晰 、 工 整 。 3 、 本 报 告 书 不 得 随 意 更 改 如 需 更 改 应 采 用 杠 改 的 方 法 不 得 涂 改 擦 改 。 更 改 人 应 在 杠 改 处 签 字 或 盖 章 。 4 、“ 检 验 结 果 ” 栏 的 填 写 4 . 1 、 有 测 试 数 据 要 求 的 项 目 应 填

2、 写 测 试 数 据 。 4 . 2 、 无 测 试 要 求 的 可 以 用 符 号 “ ” 表 示 符 合 检 验 内容 要 求 用 符 号 “ ” 表 示 不 符 合 检 验 内 容 要 求 用“ / ” 表 示 无 此 项 有 需 要 说 明 的 项 目 可 以 用 简 单的 文 字 说 明 现 场 检 验 状 况 。 5 、 本 报 告 书 一 式 二 份 由 安 装 或 修 理 、 改 造 单 位 和 使用 单 位 分 别 保 存 。 6 、 本 报 告 书 无 检 验 、 审 核 的 人 员 签 字 和 安 装 或 修 理 、 改造 单 位 公 章 无 效 。 7 、“ 序 号 ”

3、 中 带 “ ” 为 验 收 检 验 的 项 目 不 属 于 定 期 检 验项 目 。 施 工 升 降 机 自 检 报 告 第1 页 共6 页 使 用 单 位 设 备 注 册 代 码 规 格 型 号 额 定 载 重 量 Kg 额 定 速 度 m/ s 吊 笼 工 作 行 程 m 自 由 端 高 度 m 制 造 单 位 产 品 出 厂 编 号 安 装 单 位 安 装 地 点 用 户 设 备 编 号 验 收 检 验 日 期 年 月 日 检验依据 1. 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 2. 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10053 1996 3.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 1996 主要检验仪器设备 检验结

4、论 安装或修理、改造单位公章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 技 术 负 责 人 / 总 工 审 核 检 验 第2 页 共6 页 序号 检验项目 项目编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结论 1 1. 技 术 资 料 1. 1 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 产品出厂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整机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 吊 笼 防 坠 安 全 器 型 式 试 验 报 告复印件和动作速度标定证书 电气原理图 安装说明书 2 1. 2 安装单位 检验报告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和处理报告 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3 1. 3 改造单位 1. 2 项内容 改造部分清单 主 要 部 件 合 格 证 、 型 式 试 验 报 告副本 图样和计算资

5、料 4 1. 4 使用单位 建立设备档案 建立管理规章制度 5 2. 外观质量 2. 1 明 显部位 应有金 属标牌 货用 施工升 降机必须有不允许载人的明显标志。 6 2. 2 充油部件不允许出现滴油现象。 7 2. 3 升 降机运 动部件 与建筑 物和固 定施工 设备之间距离0. 25m 。 最小距离 m 8 3. 金 属 结 构 3. 1 导轨架安装垂直度。 见附录1 9 3. 2 重要部件应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 10 3. 3 紧固件应无缺陷和明显松动。 11 3. 4 附 墙架固 定可靠 附墙 架间距 及附着 距离应符合设计距离。 附墙架间距 m 附着距离 m 12 4. 基 础

6、4. 1 基 础有土 建施工 证明资 料应 有排水 设施。 13 4. 2. 1 在 基础上 吊笼和 对重升 降通道 周围应 有防护栏防护栏高度1. 5m 。 护栏高度 m 14 4. 2. 2 围栏门应装有机电联锁装置。 15 5. 停 层 5. 1 各停层应设置层门或停层栏杆。 16 5. 2 封 闭层门 上应有 观察窗 观察 窗面积 250mm2 。 观察窗 m m 17 5. 3 层 门净高 度1. 8m 净 宽度 与吊笼进 出口宽度之差120mm 。 见附录2 18 5. 4 机 械传动 层门的 开、关 应有司 机操作 且不受吊笼运动的直接控制。 19 5. 5 层 门或停 层栏杆

7、应与吊 笼机械 或电气 联锁。 20 6. 1 人货两用升降机的吊笼内净高度1. 2m且侧面有围护。货用的侧面围护高度1. 1m 。 吊 笼 内 净 高 度 m 货 用 围 护 高 度 m 21 6. 2 吊笼顶部护身栏高度1.05m且牢固可靠。 护 身 栏 高 度 m 22 6. 3 封闭式吊笼顶部应有紧急出口并配有专用扶梯出口面积不应小于0.4m0. 5m出口应装有向外开启的活板门且安全开关有效。 出口面积 m m 23 6. 4 吊笼不允许当作对重。对曳引式升降机可作对重但曳引条件、平衡系数应满足电梯的相关要求吊笼和对重应装防坠安全器。 24 6. 5 吊笼门的开启高度1. 8m。 门

8、开 启 高 度 m 25 6. 6 吊笼门需设置联锁装置。 26 7. 1 当施工升降机基础下有一施工空间或通道时改机应设防对重坠落伤人的安全保护区。 27 7. 2 当对重使用金属填充物应有防止移动措施。 28 8. 1. 1 SS 型升降机钢丝绳的数量和选用符合要求。 29 8. 1. 2 绳头固定卡的数量和绳卡方向应符合要求绳卡间距不小于绳径的6 倍。 30 8. 1. 3 钢丝绳不应有过度磨损、断股等缺陷断丝应超过报废标准。钢丝绳公称数不直径减少量7%。外层钢丝磨损40%。 见附录3 31 8. 2. 1 滑轮、滑轮组应设有防绳跳槽措施。 32 8. 2. 2 钢丝绳进出滑轮无异常现象

9、。 33 8. 2. 3 SS 型升降机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 34 8. 2. 4 滑轮不应有缺陷。 35 9. 1 传动系统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36 9. 2. 1 采用多层缠绕钢丝绳的卷扬机排绳应有序。 37 9. 2. 2 卷筒两侧边超出最外层钢丝绳高度大于2 倍的钢丝绳直径卷筒最少余留3 圈钢丝绳。 超 出 高 度 mm 余留圈数 圈 38 9. 3 SC 型齿轮与齿条的装配精度应符合要求。 见附录4 39 9. 4. 1 传动系统应设常闭式制动器且灵活可靠。 40 9. 4. 2 当制动器有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时制动器应能用持续力手动松闸。 41 9. 4. 3 每套传动系统均应有

10、独立的制动器。 42 9. 4. 4 制动器零部件不应有缺陷瓦块式制动片磨损不应超标制动轮凹凸不平1. 5mm。 43 10. 1 吊笼采用滚轮导向对重采用滚轮或导靴导向导向应正确可靠。 44 10. 2 对人货两用升降机和额定载重量在400Kg 以上的货用升降机吊笼和对重应有缓冲装置。当吊笼压在缓冲器上对重自由行程0. 5m。 对 重 自 由 行 程 mm 45 11. 1 吊笼应有防坠安全器。SC 型升降机吊笼上有一对以上安全钩且安全器上有安全开关。 46 11. 2 当对重质量大于吊笼质量时吊笼应设置双向安全器。 47 11. 3 安全器动作速度标定有效期为2 年。 48 11. 4 卷

11、扬机传动的升降机应有防绳松和断绳保护装置。 49 11. 5 安全器的选型应符合要求。 50 11. 6 安全器应有防护且不影响升降机正常工作。 51 11. 7. 1 应设置自动复位的上、下限位开关。 52 11. 7. 2 SS 人货两用型和SC 型升降机必须设置非自动复位的极限开关。 53 11. 7. 3 限位、极限开关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 见附录5 54 11. 7. 4 对重和提升钢丝绳应有非自动复位的防绳松保护开关。 55 11. 7. 5 SS 型升降机应设有手动安全装置使吊笼固定在导轨架上。 56 12. 1 应有手动开关在“关”的位置可以锁住。 57 12. 2 电路应有保

12、险丝或断路器电缆可自由拖行不受阻碍。 58 12. 3 金属结构应接地接地电阻4 。当供电系统为中性线接地系统检查接零是否可靠。 接地电阻 59 12. 4 吊笼顶部检修或拆装控制盒控制符合要求。 60 12. 5 操作按钮应有指示标明。 61 12. 6 升降机安装高度120m并超过建筑物时应装设障碍灯。 62 12. 7 控制、照明、信号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 0.5M 动力电路绝缘电阻1M 。 控 制等 回路 M 动 力 电 路 M 63 12. 8 应有断相、错相保护及过载保护器。 64 12. 9 吊笼上下运行接触器应电气联锁。 65 12. 10 电气设备应防护完好。 66 13. 1

13、 空载试验。 67 13. 2 额定载荷试验。 减速器油温 K 68 13. 3 超载试验。 69 13. 4 吊笼坠落试验。 70 13. 5 吊笼内噪声测试。 见附录6 注项为重要项目 附录1 第3. 1 项导轨架轴心线对底座水平基准面的垂直度 方向 测高 偏差量 单向垂直度 综合垂直度 判定标准 结论 向 m mm 架设高度70m 垂直度1 向 m mm 附录2 第5. 3 项层门高度、宽度 层数 1 2 3 4 5 最小值 吊笼进口宽度 宽度差值 判定标准 结论 高度 / 1. 8m 宽度 120 mm 附录3 第8. 1. 3 项钢丝绳 1 2 3 4 最小值 判定标准 结论 实测钢丝绳直径 直径减少量7% 原钢丝绳直径 直径减少量 外层钢丝磨损 40% 断丝数 d 丝 附录4 第9. 3 项齿轮装配精度 单位mm 项目 1 2 3 原尺寸 占原尺寸% 判定标准 结论 传动齿轮与齿面侧隙 / / 0. 20. 5 沿齿高接触长度 齿高 40% 齿条 沿齿长接触长度 齿长 50% 安全器齿轮与齿条 齿面侧隙 / / 0. 20. 5 沿齿高接触长度 齿高 40% 沿齿长接触长度 齿长 50% 附录5 第11. 7. 3 项限位、极限开关位置 单位m 测量项目 左笼 右笼 额定速度 判定标准 上限位开关 当V 0. 8m/ s 时L1 1. 8m 当 V 0. 8m/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