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103267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卷 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 2012-2013 下学期高二月考地理试卷模块单元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 得分一、单项选择1. 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A.过牧 B.滥垦C.滥伐 D.滥采2.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

2、变化大,主要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4 月3. 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 B C D4.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 1-2 题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2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大

3、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A B C D5.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它可以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下列仪器中属于传感器的是飞机 人造卫星 雷达 多光谱扫描仪热红外扫描仪 照相机气球 宇宙飞船A B C D6. 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B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C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 D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7. 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 ,关于商都县的荒漠

4、化及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B.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C.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线状分布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8.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 13 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3M 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9. 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 )A、遥感平台 B、传感平台 C、工作台 D、开发基地10.

5、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C发展畜牧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11. 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源丰富 D.土壤肥沃12. 通过手持信号系统,救援队可以不断地得知遇险队员的位置,并很快到达被救援的人员所在地。这主要是利用了这一技术的哪一特征( )A. 全天候 B. 连续性 C. 全能性 D. 全球性13.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图 2,完成(1)(2)题。(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6、)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14.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完成下题。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 30 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15. 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是计算机 程序 扫描仪 工人A B C D16. 读 10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区易发生干旱、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D 地区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 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盐碱化E 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石漠化A

7、 BC D17.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18. 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知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19. 有关遥感技术在防

8、灾减灾中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遥感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B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20.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域条件有( )A. 丰富的煤铁资源 B. 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C. 众多的高技术人才 D. 丰富的水能资源21. 读 2011 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 12 题。1.实时监测和预报小麦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影响冬小麦收获期的因素

9、是( ) A.位置和水源 B. 气温和地形 C.光照和季风 D. 气温和土壤 22. GPS 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A2 1 颗和 3 颗 B22 颗和 2 颗C2 1 颗和 4 颗 D24 颗和 4 颗23. 下图为 2002 年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BCD E图 10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A河床变深 B河流含沙量变小C河口后退 D扩大灌溉面积24. 黄淮海平原今后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扩大新垦耕地面积 B.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C.扩大灌溉面积 D.治理风沙危害 25. 读“玛

10、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 ,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建筑材料燃料农田水土流失 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可得到另一信息,在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26.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问题。该地降水类型主要属于(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

11、地形雨27. 你认为下列技术要素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组成的是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技术28.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荐子留在田地过冬。表 1 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回答(1)(2)题。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保持土壤水分 增强土壤透气性 增加大气湿度 减少空气污染A B C D(2)当地农民对实验数据进行系

12、统分析,给出灌溉、施肥、杀虫、除草配方,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GIS BRS CRS 、GIS DRS、GIS、GPS29. 读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 能正确反映图中沿 ab 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30. 在 GIS 中,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31. 图 4 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12 题。1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山北坡 B天山南坡 C帕米尔高原

13、东侧 D盆地东部2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32. 读我国某地区 t1 至 t4 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完成(1) 、 (2)题。(1)图示 t4 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 t1 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2)造成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D城镇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33. 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A西气东输 B开采成本上升C能源结构调整 D西电东送34.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图,回答1-2 题: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A.S1 B.S2 C.S3 D.S435.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