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08508 上传时间:2017-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观察作者:黄福斌,黄河, 徐兆山 ,唐德才,姚映芷 ,张阳【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腹泻;正脾颗粒糖尿病腹泻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棕黄色水样便,量较多,可伴脂肪泻,可发生在任何时候, 但夜间发作居多。糖尿病腹泻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血糖水平的控制,并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代谢紊乱。2004 年 10 月2008 年 9 月期间,笔者以正脾颗粒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 例糖尿病腹泻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治疗组 50 例,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3464 岁

2、, 平均 45.9岁;糖尿病病程 0.5 14.5 年, 平均 11.4 年;慢性腹泻病程 0.611年, 平均 6.1 年。对照组 50 例,男 30 例, 女 20 例;年龄 3861 岁,平均 47.3 岁;糖尿病病程 0.613.3 年, 平均 11.8 年;慢性腹泻病程 18 年,平均 6.6 年。2 组均为糖尿病 2 型患者。2 组患者性别、2年龄分布、糖尿病类型及在饮水量、饮食量、腹泻情况、高血糖程度、糖尿病病变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与纳入标准糖尿病的诊断采用 1999 年 WHO 专家咨询报告中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

3、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2 hPBG)11.1 mmol/L。OGTT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若仍符合 3 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OGTT 2 hPBG 高于或等于 7.8 mmol/L,但又低于 11.1 mmol/L,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IGT);FPG 高于 6.1 mmol/L,但又低于 7.0 mmol/L 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IFG)。肠功能紊乱:经常腹泻(有的在黎明前腹泻),且因反复泄泻,患者可出现类似恶病质表现,极为消瘦虚弱;腹泻频

4、繁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低钾、低钠、低蛋白血症等,有些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症, 甚至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中医诊断:除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渐消瘦等表现外,并有脾肾两虚、湿浊内蕴证候, 如口燥咽干,不欲饮食, 脘腹胀满, 时有干呕或恶心, 大便溏薄,神疲气短,面色无华 ,舌质淡红或隐紫,3苔薄白或腻,脉细数。纳入观察病例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愿意合作,配合检查治疗。1.3 排除病例标准患者在用新药前虽然血糖高于正常,但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FPG7.0 mmol/L,2 hPBG11.1 mmol/L;年龄在 18岁以下 6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

5、过敏者; 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服药而影响疗效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近 1 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1.4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正脾颗粒(由黄芪、山药、白术、佩兰等组成,南京中医药大学指纹图谱中心提供),每次 6 g,每日 3 次,饭前冲服,1 个月为 1 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参芪降糖颗粒 (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404531),每次 6 g,每日 3 次;复方地芬诺酯片(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406017),每次 2.5

6、 mg,每日 3 次,口服。1 个月为 1 个疗程。41.5 观察指标主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腹泻)改善情况;治疗前后FPG、2 hPBG、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1.6 疗效标准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FPG7.0 mmol/L, 2 hPBG7.8 mmol/L, 24 h 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胃肠钡透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FPG8.3 mmol/L,2 hPBG11.1 mmol/L,24 h 尿糖量测定较治疗前下降 10%以上, 胃肠钡透检查基本正常。无效:治

7、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胃肠钡透检查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治疗后消失数为服药治疗 1 月后腹泻症状消失例数;治疗后改善数为服药治疗 1 月后症状、体征减轻或好转的例数;治疗有效数为症状消失例数及改善例数的总和。1.7 统计学方法5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疗效比较用 SAS7.0软件作 Ridit 分析。2 结果2.1 临床疗效(见表 1) 表 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略)注:2 组比较,P 0.052.2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见表 2)表 2 2 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3 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检

8、测结果(见表 3)表 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4 不良反应6用药期间,2 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3 讨论糖尿病腹泻属于中医“泄泻” 、 “消渴”范畴。从临床来看,糖尿病后期出现胃肠道并发症者,内热( 虚热、湿热 )壅盛的病机往往退居其次, 而以气阴虚弱( 甚伴阳虚 ),水湿内生为主。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气阴两虚为本,湿浊为标, 互为因果,从而使病情更加顽固, 病变主要涉及脾、胃、肾。故笔者提出“津亏气虚,间夹湿浊”的见解,认为消渴初发的阴虚燥热是导致脾胃气虚、湿浊内生的基础,而

9、气虚是糖尿病自主神经并发症共有的病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甚见阳虚,严重者脾阳损及肾阳,导致津不归正, 湿浊泛滥。为此,确立了补脾益肾、化浊利湿法, 采用正脾颗粒治疗。正脾颗粒由炙黄芪、菟丝子、五味子、白芍、炒白术、佩兰、鬼箭羽、丹参、莲子肉、山药、甘草组成。方中黄芪补脾益气,又能升清阳、化浊气;菟丝子平补阴阳,脾肾双补,合用健脾补肾益气,共为君药。山药、莲子肉补脾肾、固精气;五味子、白芍酸甘敛阴化津, 津升则气化, 合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佩兰芳香化湿;鬼箭羽、丹参活血化瘀,血行有助气畅, 使津液流布正常;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使正气得复, 津生气旺,浊除胃和,不仅适用于胃肠之症 ,又能7治疗原发病,标本兼治。【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