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08414 上传时间:2017-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正交设计优选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作者:陈卫红,蒋孟良, 周卓,王竹鑫【摘要 】 目的 探讨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正交设计所得 9 个样品中小檗碱的含量 ,以小檗碱的含量高低来评价炮制方法的优劣。结果 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为 A2B2C3,即润药 90 min,放 2 cm 厚,用 80%微波,加热 3 min。结论 用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简单方便、条件易控制、易操作、易推广,炮制品质量好。 【关键词】 萸黄连;微波法;小檗碱;炮制工艺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um techniques f

2、or processing Yuhuanlian with microwave. Methods Nin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desig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berberine in Yuhuanglian. The content of berberine was taken as the index for the evaluation on the superiority of processing techniques. Results The opti

3、m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Yuhuanglian with microwave was suggested as follows:A2B2C3, moistened for 90 minutes, put 2 cm thick, with 80%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3 minutes. Conclusion 2The method is simple, easy to control, easy to use, easy to promote, and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products is

4、better.Key words:Yuhuanglian;microwave;berberine;processing techniques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黄连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1。黄连的炮制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汁炙。用吴茱萸汁炮制黄连的方法又有加吴茱萸汁拌炒、加吴茱萸汁拌烘、加吴茱萸汁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设备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又出现了微波法。笔者对炒法、烘法、煮法和微波法 4 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以微波法最好(另文发表) 。本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小檗碱含量为指标, 优选了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工艺条件

5、,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双波长薄层扫描分析仪:CS-930 型(日本 Shimadzu);电子分析天平:AR1140 型 0.1 mg奥豪撕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K-S22 型(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电热鼓风干燥箱:CS101-2AB 型(重庆试验设备厂);微量进样器:10 3L(上海注射器三厂)。黄连购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蒋孟良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吴茱萸购于湖南新晃县药材公司,经鉴定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6、;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因素水平根据查阅的资料和预试验,影响萸黄连微波炮制的因素主要有微波输出大小、加热时间、润药时间、药物放置厚度等。具体参数见表 1。表 1 因素水平表(略)2.2 样品的制备称取吴茱萸 20 g,加 12 倍量水,浸泡 60 min,提取 40 min,共2 次(第 2 次加水量与煎煮时间均为第 1 次的 80%),滤过,合并滤液,定容至 100 mL 备用。称取黄连饮片 20 g,共 9 份, 分别加 10 mL 吴茱萸汁,拌匀, 润430、60 或 90 min 后,置格兰氏微波炉中 (

7、均放 2 cm 厚),以65%、80%、95%的微波加热 1、3 、9 min 即得。2.3 供试液的制备2.3.1 标准品供试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 5.12 mg,置 5 mL 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浓度为 1.024 mg/mL 标准品供试液。2.3.2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将以上正交设计 9 个样品粉碎过 20 目筛,各取约 0.4 g,精密称定, 加盐酸-甲醇(1100)60 mL 置索氏提取器中,水浴上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用 50 mL 容量瓶定容备用。2.4 含量测定2.4.1 测定波长的选定精密吸取标准品及 4 个样品各 5 L,分别点于同一块硅胶

8、G薄板上,以正丁醇 -乙酸乙酯- 甲醇-水(10112)为展开剂,展开, 取5出, 晾干后 ,置扫描仪上在 200500 nm 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最大吸收峰为 352 nm,最小吸收峰为 412 nm。2.4.2 扫描条件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S 352 nm,R412 nm;SX3,狭缝 1.25 mm1.25 mm,扫描速度 10 mm/min,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2.4.3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标准品供试液 2.0、4.0 、6.0、8.0、10.0 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同前展开、扫描测定。以小檗碱含量为自变量,峰面积积分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处理, 得回归方程:Y 752.

9、529X723.271,r0.997 0。2.4.4 水分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2,以生品小檗碱含量 8.341%为 100%计算正交设计 9 个样品的损失率。小檗碱损失率(%)( 黄连生品小檗碱含量萸黄连微波炮制后正交试验样品的小檗碱含量)/黄连生品小檗碱含量100%3-4 。结果见表 2。表 2 正交试验 9 个样品水分含量测定结果及小檗碱损失率(略)62.4.5 样品含量测定精密吸取小檗碱标准品 2、6 L 和 9 个样品供试液各 10 L,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同前展开、扫描测定,用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按干品计算),结果见表 3。表 3 L9(34)正交试验结果(略)对

10、表 3 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4;因 C 因素的离均差平方和小于空项,故将其合并计算误差5 。表 4 方差分析表(略)2.5 结果分析由直观分析可知,以小檗碱含量为评价指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BA C;由方差分析可知,A、B 两因素对小檗碱含量有显著影响,C 因素影响不明显,水平之间差异很小, 故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为 A2B2C3,即润药 90 min,放 2 cm 厚,用 80%微波,加热 3 min。3 讨论本研究表明, 萸黄连的炮制以微波法为佳。该法既可降低部分小檗碱含量,从而降低黄连的过寒之性, 又不使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太低7而影响疗效。黄连用吴茱萸炙的炮制目的是抑

11、制苦寒性,长于清气分湿热, 散肝胆郁火。黄连清热泻火的苦寒成分为小檗碱,黄连用吴茱萸炙后抑制其苦寒之性,应是小檗碱含量有所降低。但是,用温热的吴茱萸制后的黄连还是寒性的,因此, 还需要有苦寒成分小檗碱的存在。黄连用吴茱萸制后,到底要降低多少小檗碱, 保留多少小檗碱?有待进一步研究。正交设计 9 个样品中小檗碱含量的顺序为:58 6 92 7 43 1;其中 1 号小檗碱含量较生品降低最多为 57.211%,已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小檗碱的含量限度 3.6%以下; 5 号降低最少,为 8.716%。这可能是在加热炒制过程中, 部分小檗碱分解生成小檗红碱所致, 另黄连中小檗碱与吴茱萸中有机酸、

12、黄酮反应生成难溶性盐,从而使小檗碱煎出减少所致6-7。本试验用微波法炮制萸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为 A2B2C3,在L9(34)正交设计表中可以找到,即为 5 号,故不需做重复试验。在正交设计 9 个样品中 5 号的小檗碱含量最高。【参考文献】1 雷载权 .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6.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8学工业出版社,2000.200.3 赵法新, 庞长留,李思三.张海岑研究员炮制吴萸连经验J.中医研究, 1996,9(3):46.4 叶玉兰, 赵萍萍,罗泽澜.黄连及其炮制品中 5 种生物碱含量测定J.中成药,1996,18(3):17.5 沈阳药学院 .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法)(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22 433.6 王浴铭,张君增,朱凤云,等.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1994,19(2):118.7 李汝惠,王昌琼,龚 萍.黄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1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