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066526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全程复习方略】2016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题演练【高考题组】高频点 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 年 6 考考情统计经济重心南移(1) 耕作技术的进步(2) 农业的地位(2)小农经济的特点(1)考题汇总2014重庆 T32013安徽T12,2013江苏 T12013海南 T12012海南 T12013海南 T8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土地制度的演变等。2.中国古代农业的经济特征、表现和原因。1.(2014重庆文综T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

2、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 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选 B。由材料可判断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但出现了南移的趋势;A、C、D 的表述都是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这应该是在南宋实现的,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故选 B。2.(2013海南单科T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 “求年”

3、“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解析】选 A。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 “受禾” “求年” “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 2 -A。3.(2013江苏单科T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

4、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选 B。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不符合史实,排除 A。C 中“随葬必备品” 、D 中“最早出现于”的说法,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而成套铁农具出现,有利于促进农业精 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4.(2013海南单科T8)图 1 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解析】选 B。读图分析,图片上半部分是铁犁牛耕,下半部分是女子 纺织,放在一 起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故选 B。(2013安徽文综T12)图 2 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5、()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3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选 B。此阶段安徽农业没有领先全国,主要还是北方地区水平较高,A 错误。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趋势是兴修水利工程的次数不断增加,体现出农业稳步发展的态势,B 正确。C 表述与材料关系不太紧密,不能以安徽来扩展到长江流域,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 错误。高频点 2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3 年 7 考考情统计 手工业成就出现的原因(2)手工业的成就(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2)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考题汇总2014四川T13,2013天津T22013北京T

6、14,2013四川 T22013福建T15,2012江苏T22012山东 T11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各时期手工业的成就,尤其是冶金业、陶瓷业的成就。2.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基本特点。3.凭着民族遗产和民俗文化的魅力,家庭手工业为当今发展特色经济,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1.(2013天津文综T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选 B。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

7、进的棉纺织技 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A、C、D 不符合题目要求。2.(2013北京文综T14)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解析】选 C。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但荷兰东印度公司 1602 年才成立。故只有 C 最符合题意。3.(2013四川文综T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4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

8、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解析】选 C。A 为汉代,与题干商代不符;B 发生在元朝;D 中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主要阐述汉字的造字规律,不能证明题干信息。C 中甲骨文为商代的卜辞,时间吻合, “祭祀蚕神”说明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故选 C。4.(2012江苏单科T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选 C。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有“攻木、攻

9、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等主要手工业部门,如“攻木之工” ,详细地记载了车的制作方法, “攻金之工” ,介绍了青铜合金配比的知识等。这表明当时官营手 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2013福建文综T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 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解析】选 B。根据试题材料信息,可以知道唐代工匠不可随意转行,并且政府严格规定了工匠技艺传授培养的对象和年限。再结合所学古代政府对官营手工

10、业的管控非常严厉这一事实,即可判断的说法有违材料和史实,只有 B 是符合题意的。【模拟题组】1.(2015晋冀豫三省联考)尚书中说:“伊陟相大戊,毫有祥(指妖怪)桑谷共生于朝。 ”史记殷本纪亦载:“帝太戊立,伊陟为相,毫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据此,有学者认为商代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其理由是()A.丝织技术的进步 B.帝相均参与农桑C.桑树的大 量种植 D.桑与谷相提并论- 5 -【解析】选 D。材料中“桑谷共生于朝”体现的是种桑养蚕与五谷相提并论,说明当时十分重视桑蚕业。【拓展延伸】精耕细作与因地制宜的不同二者是按照不同的标准确立的不同概念。精耕细作一般是指作物在栽培过程中,从整地到收

11、获所做的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技术措施。我国农业耕作因纬度、日照、积温、农业机械化程度、农耕农艺措施及技术水平不同,各地在制定农业区划、规划时针对地域特点作出不同的方案,在农业上称“因地制宜” 。2.(2015驻马店模拟)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谣反映出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解析】选 B。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反映出中国古代多数农民家庭遇到灾荒后陷于贫困,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选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依赖很小,A

12、 错误;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体现出封闭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但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 错误。3.(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公元前 246 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 4 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 6 石 4 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亩产普遍只有 1 石 5 斗左右。这反映出()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选 D。材料反映的是秦国粮食亩产高于其他诸侯国,不是反映粮食在民间的价格,A 错误;材料是把秦国粮食亩产与其他诸侯国相比较,不能说明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

13、度衰退,B 错误;材料反映秦国粮食亩产高于其他诸侯国是得益于水利工程的兴建,不能说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 错误;秦国粮食亩产高于其他诸侯国,这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 D。【加固训练】(2015皖南八校联考)宋书记载,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解析】选 B。我国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是南宋时期,故 A 错误;从材料“

14、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6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发展,故 B 正确;材料反映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涉及政府政策,故 C 错误;材料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并非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故 D 错误。4.(2015保定摸底)下表信息反映出()汉武帝时期 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 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A.政府对民间商业控制越来越紧B.政府专卖制度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的发展

15、C.政府对工商业由官营向管理转变D.政府专卖范围呈扩大趋势【解析】选 C。根据材料信息“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可得知政府对民间商业控制渐松,故 A 项错误;B 项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等信息,可得知对于工商业的经营,政府主要是加强管理,故 C 项正确;由汉朝的盐铁专卖到明清只有盐专卖,可得知专卖范围在 缩小,故 D 项错误。【拓展延伸】民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超过官营手工业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3)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身依附

16、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4)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5.(2015湛江调研)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解析】选 A。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 A 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 B 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 C 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 D 错误。- 7 -6.(2015南昌三校联考)宋代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