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878310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摘要:笔者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9 月在医院进修,通过对湖北省综合性医院(某市三甲中心医院)儿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对儿内科的住院患者,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历特点,寻找与流行病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进护理措施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到最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关键词:儿内科;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院内感染是指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

2、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功能未成熟,院内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发生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加强护士管理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儿内科院内感染势在必行。一、儿内科院内感染临床资料: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9 月,通过对湖北省综合性医院(某市三甲中心医院)儿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样本2为出院的儿科患者 800 例。笔者同该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和科室兼职人员,对 800 例的出院幼儿的医院感染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制作统计图,通过横纵对比对儿内科院内感染现状进行分析。1、院内感染例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医师和护士的病史记录与各

3、种化验检查结果,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院内感染例出现 58 例,感染率达 7.25%,总计 67 例次,例次感染率为 8.38%。58 例感染患儿中,0-3 个月出院 14 例,感染数 6 例,感染率为 43%。3-12 个月,出院 21 例,感染数 7 例,感染率33%。2-3 岁感染率 5.76%,4-7 岁感染率 7.77%。8-14 岁,出院507 例,感染数 27 例,感染率 5.52%,对数据进行横向对比,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免疫功能的完善,个体的感染发生率逐渐趋向于平稳地数值。3、院内感染例性别:女性为 28 例,男性为 30 例。4、感染年龄:

4、出现感染的婴儿为 02 月龄居多。年龄最大的为 14 岁,最小的为刚出生的早产儿。5、感染疾病:主要是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率最高,达 14.318%。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率 7.42%。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率 5.91%。过敏性疾病占 3.53%。其他一些疾病中感染率占 7.21%。6、感染部位:最多发生的是上呼感、下呼感和口腔疾病占47.28%。然后就是胃肠道的疾病占 25.4 %,再次是皮肤黏膜感染3占 11.23 %。二、儿内科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幼儿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再加上自身的生理机能不健全、抵抗力差加之侵袭

5、性操作较多、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极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医生如果对医院内感染缺乏足够的认识,滥用抗生素,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无菌操作,则会导致医院感染情况严重,延长住院天数;影响病床周转次数;致使患者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势在必行。1、增强护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的意识,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护士在整个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是主要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紧急情况的符合要求的操作处置,可以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增强消毒灭菌观念,十分必要。医院要不定期的组织感染知识的培训学习、为了督促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掌握,需要定期考核。2、按照病种分室收治。

6、对于不同疾患的患儿,实施分诊,并严格按规定时间,正确剂量给药使用抗生素,科学地使用激素类药物,观察疗效后,注意对患儿停药换药。3、加强责任感,病房管理到位。4对于患儿的病情变化,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尤其是隐蔽病灶,如皮肤、口腔等,及时发现患者病灶部位,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控制和减少医院幼儿病例感染的发生。4、加强病房的监控,防止内源性污染。注意病区环境的改善,控制探视的时间,尽量减少室内人员过多流动,以免污染室内空气或带入病原体。每天必须要紫外线消毒,坚持每天三扫一拖清扫地面,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控制病房的温、湿度等内源性条件。医疗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共工器具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7、,做好病区清洁。5、降低外源性污染。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合理布局、物品摆放整洁,加强陪护管理;患儿衣物注意清洁处理,医护人员要勤洗手,对感染病房及隔离病房随时检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1 董慰慈,张桢先.护理学基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2.2 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05.3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 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402.4 李晓红.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52004,4:39-40.5王枢群,张邦.医院感染学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1,10-274.7蔡幸生,卢道奋, 陈声琼,等.儿内科感染性肠炎的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61.8胡必杰.不容忽视的临床难题 -医院感染J. 上海护理,2007,9(4):58.9张永信.我国抗菌药物临床用药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题J.医院感染监控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