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8357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松江二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梳理第 1 课 中华民族的起源1、原始农耕:(1)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 1 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营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姜寨遗址的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3)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4)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2、中华民族的起源:(1)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

2、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的。(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 2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取代。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2、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1)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

3、济生活: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2(2)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第 3 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1、内外服制:(1)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

4、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2)内外服制的内容: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 “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2、青铜时代(1)司母戊鼎;(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3)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4)二重证据法:考古和文献相互印证。第 4 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1、封邦建国:(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

5、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之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帮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2、周公“制礼作乐”:(1)周公的政绩:周公辅政,拥立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制礼作乐。3(2)礼乐文化的内容: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第

6、 5 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一、社会变革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 ,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社会大变革(1)主要内容政治上A、内容:变西周的“封邦建国 ”体制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经历 500 年)B、意义: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上A、内容:a 新生产力的提高: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参见 P18 插图:战国时期的四种农具)b 奖励农耕军功政策的实施c 私人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B、意义:a 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片的生地

7、被开垦,列国纷争多以争夺土地为目标。b 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这两种人,后来构成封建社会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c 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内政上A、内容:a 贬废无能旧贵族,起用贤士;b 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c 对官吏、行政、财政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B、意义:富国强兵4二、百家争鸣1、背景(1)政治体制的改革,引起社会的转型;(2)列国经济实力的增长(3)文化人士的活跃2、共同目的:治理社会,安定人心。3、地位:(1)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2)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4、学派(1)儒家A、创始:春秋,孔子,发展周公的

8、 “礼治”思想、创造“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来塑造理想人格,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B、发展:战国,孟子,主张“仁政” ,认为“民贵君轻” ,被视为儒家正统;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 ,熔礼、法于一炉,被视为旁支。(2)法家(韩非、李斯)A、积极方面:a 提倡“法治” ;b 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c 废除世卿世禄;d 奖励耕战;e 富国强兵。B、消极方面: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3)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 “小国寡民” ,鄙视物质享受和权力追逐;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第 6 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

9、家的形成5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1、战国七雄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摆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战争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1)时间:秦孝公即位后(2)背景内乱不止、国势日弱、被动挨打(3)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4)内容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奖农耕、建县制、十五连坐(5)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1、

10、建立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2、内容(1)皇帝制(2)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均受制于皇帝你能说出这些官职的权限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3)郡县制结构:郡辖县,县辖乡、里,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3、巩固的措施(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3)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4)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5)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4、意义: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体制的蓝本。6第 7 课 秦末农民起义一、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

11、原因:1、秦的暴政超出社会承受能力(1)统治者滥用民力(2)秦律繁多严酷2、秦统治者战争期间的经验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1)重功利、恃酷法(2)社会矛盾激化3、统治者的内讧加速秦的灭亡(1)宫廷争斗(2)互相杀戮二、第一次农民起义1、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1)时间公元前 209 年(2)原因戍边误期(3)结果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反秦起义闻风而动,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拥兵称王。公元前 206 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2、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 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12、。第 8 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一、汉承秦制1、吴楚七国之乱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72、汉承秦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1)背景:政局初定,百废待兴(2)内容:在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A、中央:皇帝制、中央官制B、地方:郡县制和分封制(郡国并行制)(3)特点:宽简疏缓(4)影响A、政局稳定、国力恢复增强B、分封制使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激化:吴楚七国之乱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1、汉初实施

13、黄老思想的原因(1)黄老思想与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一致;(2)黄老思想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后的作风一致;(3)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与民休息” ,恢复发展。2、文景之治的内容(1)时间: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实行“清静无为” 、 “与民休息”的政策。(2)内容A、经济上: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减田租(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B、政治上:省刑约法,废除秦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3)作用: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第 9 课 汉武帝时代(1)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有为”的表现:加强皇权

14、,裁抑相权,启用亲信近臣组成的决策核心,称“内朝”或“中朝” 。创设刺史制度,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颁布“推恩令” ,大大削弱诸侯王国的权力。(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8内容:采纳董仲舒等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学术“罢黜”在官学之外。实质:加强思想控制,为巩固统治服务。第 10 课 东汉的兴衰(1) “光武中兴”:东汉的建立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2)东汉的衰败:东汉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和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膨胀:土地兼并行为越来越严重。大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还组建了“家兵”等私人武装

15、。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角逐:地方豪强势力、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第 11 课 割据与分立(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曹军战败,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9 年孙权建立孙吴,定都建业。(2)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的南移,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举措:A、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B、推动蒸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C、致力

16、于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改变落后状况,促进民族融合。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措施:发展农业、手工业;迫使山越族从山中迁出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9第 12 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一、北朝和南朝五胡: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南北政权的更替: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A、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B、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粪肥精耕的实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C、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D、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2)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背景:A: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加速了民族融合。B:北方少数民族已经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文化。C:孝文帝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