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8048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上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紫云自治县 2010 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2010 年,我县在上级文改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根据安顺市 2010 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2010 年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紫云自治县责任书,扎扎实实地抓好了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现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我县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紫云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及格凸河风景区管理处处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任成员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贯彻全市文改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文

2、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廷洪亲自抓、亲自过问,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具体抓,县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文体广局、格凸河风景区管理处明确人员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协调财政、发改、经贸、工商、统计等部门齐抓共管,为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明确责任,制定措施,确保按进度完成改革任务为圆满完成改革任务,我县紧紧围绕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和责任书要求,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的联系人、责任人、改革完成时限等,对照目标责任书上的各项改革任务进行再分解再细化,不定期听取县文体广局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中心等涉改单位的- 2 -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每月的工作目

3、标和工作思路、措施等,适时为涉改单位解决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县改革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三、改革思路明晰,改革成效凸显按照改革任务要求,我县不断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确保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完成了以下主要任务: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了县文改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已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宣传部,落实 1 名工作人员抓文改工作。2、电视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不断深化以抓住开辟新闻荟萃栏目为机遇,向县编委和县政府提出专题报告拟增加采编人员编制充实新闻宣传中心(目前新闻宣传中心在编7 人, 拟增加 18 名编制,正在结合机构改革制定“

4、定员、定编、定 岗”“三定” 方案)。县委、政府将为新闻宣传中心增配一辆新闻采访车。目前缺编人员正在陆续招聘和充实中。新闻荟萃栏目工作已于 8 月 1 日上载到全省县级版新闻荟萃平台实现正常开播,确保了周一至周五紫云新闻的正常播出。已制定广播电视台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方案,拟成立县电视台广告公司,相关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3、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3 -文化体制“三项制度”改革,就是通过进行内部 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文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文化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公益性文化

5、事业单位改革应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为方向,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为落脚点,重点抓好紫云地域特色文化各项工作,从而推进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认识统一后,我县不断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三项制度” 改革,有力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参考单位干部职工与县文体广旅局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了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力,实现了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自主用人,保障自主择业,维护了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一批热爱文化工作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人

6、员定岗之后,建立岗位管理制度,设置了亚鲁王、文艺、书画、非遗、文物管理所、图书室、阅览室等工作室,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能,使参考单位形成“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在 岗的干部职工人人热爱群众文化工作” 的局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础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的同时,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深化了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建立“以 岗定人、以 岗定酬、绩酬挂钩、按 岗取酬” 的分配机制,打破“大锅饭”的局面,建立 奖惩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 ,使得“干事多的人、干事好的人报酬高,干事少、干事差的人报酬低,甚至被处罚”。对照- 4 -相关政策规定,完成了岗位设置,经政府人事部

7、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认定后已按照确定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一是对竞聘上岗的任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发放绩效工资;二是建立奖惩机制,合理拉开了收入分配差距。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社会保险费用从行政费、事业费预算及事业单位自有经费中单列出来,形成了专项社会保险基金、基金管理与保险对象的服务相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工伤人员实施必要的经济援助和补偿。目前,参改单位已按照改革后的人事制度、工资标准、福利待遇及保险制度执行,完成“ 三项制度” 改革工作。通 过改革,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走在全

8、市前列。一是文化馆配合相关部门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新春文体” 活动;组织文艺骨干力量深入乡镇村指导民间文艺团体开展了“我的节日” 等系列文艺活动,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二是以“多彩 贵州” 活 动为平台,挖掘地方特色民族民 间文化。先后组织文艺队伍参加“多彩 贵州” 民族歌舞大 赛,荣获全市三等奖,并参加全省复赛;组织民族歌手参加 2010 平坝“ 天台山” 山歌比赛,荣获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 奖;组织地戏队参加西秀区地 戏大赛荣获组织奖。三是采取“请进来” 的方式, 联袂陕西师范大学美 术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天津人民大学美术学院等院系,联合举办了“走近紫云 走近格凸”大型实地采风创作活动。

9、特邀中国书画名家、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振中先生到县文化馆进行采风,开展演讲活动。- 5 -四是文艺创作取得新的突破。1、邀请贵州省美术馆、贵州省画院画家刘定一、蒋明泽一行对紫云县业余美术作者进行现场指导培训。2、以抗旱救灾背景为题材,文化馆职工杨艳创作的戏剧小品麻山汉子参加安顺市“多彩 贵州” 选拔赛受到好 评被选送参加全省复赛。3、组织县文艺工作者谱写反映格凸河风景区五首歌曲由央视进行录制包装,制作成 MTV 音乐电视节目将在央视展播,并于 8 月 1 日在贵阳召开音乐电视推介会,为格凸河创作 MTV 歌曲主创人颁发证书;文化馆相继建立了“零起点 ”美术培训室、 “志成”美术培

10、训室、“ 格凸”画室等五个美术培训室,参培人员 300 余人,为紫云培养美术后备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县还把文化馆树立为全市公益性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典型,积极邀请市级媒体对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安顺日报8 月 26 日 2 版登载“文化紫云 ”步出深闺紫云深入推进文化馆“ 三项制度”改革综述。安顺市电视 台播出紫云三大步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文化紫云专题节目。市人民广播电台也播出反映我县文化馆“ 三项制度” 改革先进经验 的相应节目。五是图书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正在积极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此项目为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由省文化厅配备价值 60 万元

11、的设备给支中心,其中配备 35 台全新电脑、3 台空调机、 1 台投影仪、电视机等相关设备。拟建设一个主机房,一个电子投影室、一个电子阅览室,配备专业微机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县级支中心建成后,还将逐步在全县 12 个乡镇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 6 -支中心及 184 个村级文化信息点,接收由国家文化部总揽向各级发放的文化资源信息。广大群众可到图书馆内进入电子阅读室阅读 100 万册图书,极大地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全县图书馆工作。六是文物普查成效显著。1 月 20 日至 22 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试点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三普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文管所干部实

12、地普查上报的文物数量居全省之首。通过文物三普工作,我县共收录了 76 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在收录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包含了紫云 1.5 万年前人类生活痕迹,紫云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痕迹等内容。4、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趋于规范完成紫云自治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与挂牌,7 月 20 日,紫云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转发安顺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通知(紫编字201010 号)文件,标志着紫云 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市编委批准设置。安市编201081 号关于 组建紫云自治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紫云自治县旅游执法大法)的批复文件规定,撤销紫云自治县文体广播电视稽查队,组建紫云自

13、治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加挂紫云自治县旅游执法大队牌子),为紫云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由紫云自治县财政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主要工作职责是承担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影电视、文物、旅游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核定事业编制 5 名,其中,大队长 1 名,副大队长 1 名。目前,我县正在调整充实执法大队人员,按核定编制,结合县级机- 7 -构改革配齐配强执法大队力量。5、努力解决电影公司遗留问题紫云县人民政府于 1998 年 9 月已把紫云县电影放映公司作为股份制进行改制。针对企业职工安置遗留问题,已责成县文体广旅局组成调查组对企业资产及人员安置情况进行调查,县文体广旅

14、局已拟出调查报告上报县政府待研究解决。6、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格凸河文化产业组团顺利实施。依据安顺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了格凸河文化产业组团实施方案,抓好了格凸河及全县文化产业规划项目的实施,人工攀岩训练岩壁及游客攀岩体验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试营业效果良好,成为景区新增旅游项目。努力培育市场主体,正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办理格凸河旅游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手续,已完成公司名称预核手续,注册资金基本到位,可望于本月底前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我县将把该公司作为文化产业组团的实施主体来完成相关工作。二是拟将文化产业项目纳入“十二五” 规划。组织布依家织土布、格凸河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基

15、地、格凸河悬棺保护与开发、格凸画家写生基地、紫云县广播影视大楼建设、紫云县奇石兰花根艺园、紫云县青少年文化宫、五峰足球园、亚鲁王文化展览馆、原生态攀岩文化基地建设、中洞苗寨文化保护开发、紫云民族文化园区等 12 个项目申报“ 十二五” 期间省级文化 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目前正在制作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等细化材料。正在结合县“十二五” 规划的 编制思路,力争将所有 项目全部列入 “十二五”规划编制中。- 8 -7、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县财政今年已预算 100 万元作为我县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紫云格凸全国攀岩挑战赛的举办资金。8、文化产业统计率先完成率先在全市全面完成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已召开了文化产

16、业统计工作总结会议。待市统计局审查结束后,将形成紫云县文化产业统计公报。四、改革的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是“保障” 。我县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将文化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认真仔细的思想动员工作,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2、明确岗位职责,是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精髓” 。抓好岗位职责的设置,改革工作才能有“骨” ,有 “筋” ,工作的脉 络越清楚,干部职工开展起工作来就越有可操作性,思路也就越清晰,管理也才能更加规范。变“ 人管人 ”为“岗位管人”、 “制度管人” 。3、奖惩分明,合理分配是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的“强心剂”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不搞“ 平均主义”、 “大锅饭” ,才能为改革工作输入新鲜“血液” 。才能使干部 职工争相创优, 变过去“ 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