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655141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面词语中划线字,对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rn) 遒劲(qi ) 磕绊(k) 引吭高歌(hn )B浪遏() 惆怅(chn) 百舸( ) 自艾自怜( i)C戕害(qi n) 句读(d u) 槁暴(bo) 金石可镂(lu)D钥匙(yo) 斑斓(ln) 炽热(zh ) 真知灼见(zh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和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证博引D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2、项是( )A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C第 14 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4.下列诗句与“绕堤柳借三篙翠”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隔岸花分一脉香B映池莲月无私语C近楼花容点雨清D分水萍开几人归5.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A其曲中(合于)规 外与天际(边际)孔子师(以 为老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吾尝跂(提起脚跟)而望矣 用心一也(使用) 驽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功在不舍C 到则披(拨开)草而坐缘(沿着)染溪六艺经传皆通(通晓)习之D故不积跬(半步)步, 引觞满酌( 拿,取)君子不齿(并列)6.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从而师之A萦青绕白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粪土当年万户侯D日与其徒上高山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而耻学于师C吾从而师之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

4、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D或师焉,或不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语言表达9.改写下列警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是原意。A 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招灾。B 林区护林警示语:毁林烧山,坐牢杀头。C 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1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三、

5、文言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 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水:游泳)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B而闻者彰(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 族:类)C 而 耻 学于师(耻:以为耻) 而绝江河(绝:横渡) D吾尝 跂而望矣(跂:提起脚跟) 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

7、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阐述,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 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 师说 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 师说 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

8、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 “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4)翻译下面的句子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_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_四、诗歌鉴赏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作者通过描绘这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默写13.完成下列名言名句的填空。(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 (韩愈师说 )

9、(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3)_, _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_,朽木不折。(5)书生意气,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携来百侣曾游,_ 。(7)问渠那得清如许,_ 。 (朱熹观书有感 )(8)无可奈何花落去,_ 。 (晏殊 浣溪沙(9)纸上得来终觉浅,_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六、现代文阅读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 题茂 林阿城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树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将自己栽在这里,也绿绿的活个痛快。 林子不是野生,齐齐的极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却因为树而雍容非常。 正想躺下去,忽

10、然就有咳嗽声,如折干枝而又有韧皮,响响的不断。回身望去,林深处闪出一个老者,眼睛却亮,远远的就有光过来。 老者走近了,如空树般笑,嘴里只有一颗牙装饰着,问:“后生子,赶脚么?”我点一点头,忽然问:“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着,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问 ,说:“山有好树,就有好水。 ” 站起来,随他沿齐齐的树走。 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鸡的咕咕声。早就防着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黄黄的窜出来,狺狺地屁股调来调去,眼睛却紧盯着。老者不知从什么部位发一声响,那狗就蹲伏下来,尾巴不停地摇,肚皮一缩一缩地喘。 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 灶间极干净,

11、不多的罐罐在暗处都映出方形的门亮。灶台没有一点污水的痕迹,锅盖洗得发白,略略高出灶台一点。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边的墙上。 里屋有轻轻的响动,帘抢在老者前掀开,现出一位婆婆。 这婆婆老而不暗,极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温水,消一身乏渴。极恭敬地问了好,被让到炕上坐。 婆婆也不多说,转身去沿墙一条小柜上提过一吊黑釉陶壶,又在炕桌上摆一个小陶碗,斜斜地斟满了,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催着喝。 心下暗暗赞叹,不觉问他们是不是守山林的。 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着,举手比了一个八字。不觉问:“八年就长成这样好林子?”婆婆宽宽一笑,说:“他有八十了。 ”老者脸上闪出些光,说:“这一辈子,就是给人守林呢。 ” 于是透窗

12、望去,再想看那些树。不料目光再也不能远,只定在窗上。 好剪刀。 原来窗纸上,反面贴了许多剪纸窗花:公鸡、母鸡、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骑驴的媳妇子,又有一个吃烟的老汉,还有一个织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气,粗如屋檩,细若游丝。那鸡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痴若刁,闹闹嚷嚷,上上下下,一时竟看呆了。 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的呢。 ”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 ”当然执意要看。 婆婆竟有些腼腆,笑着从柜里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各色的纸都有。看那包的纸,是一张极早的陕西日报 ,黄了,只是不坏。

13、婆婆将各色纸铺开,一时我竟喜得哑住。 只见各种人物极古极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动,又有房屋竹树,都奇诡异常,满纸塞而不滞,通而不泄。 婆婆说:“这是四旧哩!你是客,喜欢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 ” 忍不住,问:“婆婆可能为我铰一个?”婆婆说:“呀!老了呢!”急忙说:“不怕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老者说:“这个同志喜欢,你就铰,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无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语,看她铰。婆婆一脸欣喜,忽然消失掉,皱纹拙起来。并不马上铰,对着纸沉思半晌,才将剪上纸边。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铰,只觉得游剪如龙,落纸纷披。看看老者,眼温温地虚着。 再看婆婆时,正将大剪放在盘着的腿上

14、,扭身向亮处举手照一照,动一动嘴,并不说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经递过来。 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风火般转。牛额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睁着,令支开的四蹄如怒如奋,另一只则似偷窥,支开的四蹄反而是闪避不及的慌张。我说:“铰的实在好。 ”老者说:“喝水,喝水。 ”婆婆说:“铰了是为自家欢喜。 ” 喝一口水,仔细将纸牛夹好,放进袋里,说:“不敢多要,这张是一定自己收好。 ” 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说:“也值得收藏?”却是笑笑的。我说:“若婆婆有空闲,我倒还想要个人物的。 ”便用眼睛询问着。 口不再干,只懒懒的乏,便只靠了墙斜倚着。看婆婆铰,听老者蹲着咳,还听狗狺狺的。鸡大约是养出了蛋,紧着叫,便斜过眼,将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选自阿城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