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5080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亳州一中南校 2012-2013 上学期入学考试高二 语文 卷命题人:王金 审核:刘莺鸽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71 分)一 、科普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 觉兼有另一种感 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 ,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 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

2、调让人感到远些。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 5 是红色、数字 6 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 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 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 认为, 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 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 产生的现象,只不 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 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 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 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 联系而造成的。利用磁共振进

3、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 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 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 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 跃。 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 联觉者的被激活。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 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 象。一些人用 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2科

4、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 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 认为 ,联觉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 义 。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1.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

5、活跃。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 42的人具备

6、同样能力。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3.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吊念一刻枫树 )3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然后回答 47 题。 (19 分)深虑论 明方孝孺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 强耳。变封建 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

7、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 侯,以 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 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注封建,帝王分封土

8、地给诸侯,使其建立邦国。祚(zu) ,皇位。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灭诸侯,一天下 一:统一B稍剖析之而分其势 剖析:剖解分析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几:苗头,征兆D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审:详尽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其可怪也欤B 而王莽卒移汉祚4固而近于费C 光武之惩哀、平寡人之于国也D 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各句中,与“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 分)A不拘于时,学于余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 其为惑也

9、终不解矣7.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2)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3)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 天。三诗词鉴赏(8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8-10 题。待储光羲不至唐 王维重门朝已启, 起坐听车声。要欲 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 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 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8王维是唐代 诗派的代表作家,苏轼曾评介他的作品“ ” 。 (2分)9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 分)10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来表达

10、这种感情的?(4 分)5四古诗文默写(12 分)11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句子(12 分) (每句 1 分)(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厅)(5)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7)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9)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0)念去

11、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1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五小说阅读(23 分)清欢(1)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2)那么, “清欢”是什么呢?(3)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

12、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4)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5)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6有纯然安静的一刻。(6)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7)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

13、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8)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9)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10)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

14、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11)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 OK 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12)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13)这使我想起

15、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4)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此言极是。(15)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有删改)结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3. 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第(4)段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6 分)14. 作者在文中先后引了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 )和苏轼的诗(“梨花淡白7柳深青” ) ,分别说说这两首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8 分)15. 在作者看来,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5 分)16. 本文第(3)段和第(11)段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