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2299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中国出名的外交家,乔冠华算是一个。作家徐迟有一段回忆:“1939 年 3 月,香港出版了一家新报纸,名叫时事晚报 。创刊时,曾免费送给文化界人士看,我也被列入这份赠阅的名单。它的第一天的社论,就使我大吃一惊。我感到它文笔之优美,论点之鲜明,不仅是一般的精彩,而且竟是非常非常精彩。这样我就每天读这家报纸。送报后来停止,可我还是从报摊上买了来读,主要是读它的社论。每天一篇,显然出诸同一作者的手笔;每篇都十分警辟,动人心弦,简直是非读不可的文章。到了时候如还没有读,就茶饭无心。这竟是我的一个新的变化的起始点。”这是乔冠华写的,时年 26 岁。那时,乔冠华演讲,连交易所里的经纪人都

2、去听。他对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分析,之深刻,之深远,之准确,令人惊服不已。后来,他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更是才华横溢。1971 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乔冠华以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席联合国大会。他会下穿梭于几十个国家代表之间,会上谈笑风生,应对自如。一张仰头大笑的照片,其风采倾倒了无数中外人士,令国人无限自豪。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与美国在板门店谈判时,中国代表团背后的人物就有乔冠华。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站在周恩来身边的有乔冠华。1972 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的助手中有乔冠华。1971 年到 1976 年,每年的联合国大会,都由乔冠华率团参加。钱钟书学贯中西,

3、是世界公认的学问大家。他知识广博,精通英、法、意、德、西班牙、拉丁等多种文字。他的学术研究著作管锥编涉猎古今,贯通中西,涉及 6 种语言,引证了 4000 多位作者的上万种著作。解放后 30 多年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同学乔冠华和胡乔木、好友费孝通等,对他都崇敬有加,但是钱钟书却不曾主动拜访过他们。深居简出,超然世外,始终躲在喧嚣的尘世之外,静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只是到了人家要去世了,他才会去尽尽同学好友的情分。文化大革命时,要他去参加国宴,社会科学学部派人去通知他,他说:“我不去,我很忙。 ”来人告诉他:“这是江青点名要你去的。 ”他还是不去。来人说:“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4、?”他说:“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我很忙,我不去。 ”一次,英国女王到中国访问,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他,他也拒绝了:“我和她没有共同语言。 ”有关部门只好对外称钱钟书“病”了。20 世纪 80 年代,钱学升温。作家舒展称他为“文化昆仑” ,引起了他的“抗议” 。他说:“读书人如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然后又老老实实地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也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他前往讲学,并提供酬金 16 万美元,交通、食宿费用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前往。钱钟书直率地对校方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这简直也太不客

5、气了。英国一家知名出版社,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词典,就专门派人到中国,希望以重金购买这部英文大词典,钱钟书坚决不卖。美国好莱坞片商与钱钟书签订了围城版权协议,多次邀请钱钟书夫妇,承诺可以随时观光,随便吃住,或者监督影片制作,他都婉言拒绝了。巴黎的世界报上刊登文章,力荐钱钟书,认为中国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非钱钟书莫属。每天看外文报纸的钱钟书并不领情,他迅速做出反应,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笔谈式文章,列举“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历次误评、错评、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早些时候,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汉学家马悦然去拜访钱钟书。他尖锐地指责说:“在瑞典你是中国文学专家,到中国来你说你是诺贝尔文学奖委

6、员会的专家。说实话,你有投票权吗?作为汉学家,你在外面做了什么工作?巴金的书译成那样,谁会给奖呢?中国作品就非得译成英文才能评奖,别的国家都可以用原文参加评奖,有这样的道理吗?”电视剧围城播出后受到关注,普通的中国人才知道有个小说围城 ,有个大学者钱钟书。此时恰逢钱钟书 80 岁寿辰,电视台为了满足观众要了解钱钟书的愿望,要采访他,他千方百计地逃掉了。电视剧围城万余元的稿酬也被他谢绝了。国内 18 家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 ,钱钟书被列为第一批的 36 人之一,他也婉拒了。在得知被拍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他笑道:“我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央视著名栏目东方之子等数次要采访他,也

7、被拒绝了。电视剧围城拍摄前,演员们到他家里,剧组拍了一些实况。他要求一定不要播出。一次,钱钟书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一年的大年初二,一位重量级人物去看他,他只是隔着门缝感谢了人家的新春问候:“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其实,钱先生和夫人也确实在忙着看书写东西,他们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在他 80 岁寿辰之际,家里的电话出奇地多了起来。亲朋好友、社会各界纷纷要为他祝寿,或者开个纪念会、学术讨论会。但是钱钟书坚决推辞。他早有言在先:“不必花这些不三不四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

8、的话。 ”夫人杨绛整天为他挡事、挡客,有些人事先不通知,直接来敲门;见到夫妇两个在外面散步,上去就围追堵截。对此,他们感到很累。他们打定主意,哪儿都不去,就在家里看书写字,很惬意。杨绛说:“我们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钱钟书的家十分简朴,甚至有些寒酸。沙发套是多年前流行的咔叽面料,有一个书架竟是用几块木板和红砖搭起来的。在这个简单的家里,他们嗜书如命,乐此不疲。他们会从各方面源源不断地找到书,外文书刊也不间断。只要手里有外汇,他们就去买书。国外出版社的稿酬,他们一般不取现金,而是开出书单,请对方实物支付。杨绛曾在书中这样感叹道:“什么物质享受,全都舍得,没有书却过不好日子。 ”也

9、正因为如此,钱钟书大放异彩。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他提到一位美国诗人,就用英文背诵一段诗人的作品。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用德文背诵了他的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又用拉丁文来背诵。而且,这些诗人不是什么闻名的大诗人,提及的作品也不是他们的重要作品,但是钱钟书对他们却清晰见底。钱钟书当年名震清华,以恃才傲物、擅写讽刺文字而闻名。但是,他的同学好友吴晗、傅雷先后在文革中惨遭横祸,他却有惊无险,还曾任毛泽东选集英译组主任委员。有人说,这得益于钱钟书性格中的超然恬淡,谨守默存,以及他的大智若愚、洞察世事。即便是对中国人都十分重视的身后之事,他也做了这样的交代:由三两亲友送行,不举行任何仪式,不要花篮

10、、花圈,不留骨灰。在他去世后,告别室里只有十来个人,连一张照片也没有。杨绛领着大家鞠了三个躬,遗体就推进了火化室。他去世,电视台做节目,一个镜头也找不到。清华的学生们折了许多纸鹤,为老学长送行。在他的周年忌日里,杨绛依然没有任何仪式,她说:“他和我都不爱仪式。 ”杨绛写过一本书叫隐身衣 ,在书中杨绛问钱钟书:“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结果两个人都要隐身衣。隐身于书斋,遨游于书海,即便出门最好是大家都视而不见,见面不睹。由此,过得平静自在。真的隐身衣倒没有,但钱钟书确是穿着的。大隐隐于市。在人们大多不甘寂寞的喧闹年代,钱钟书躲避名利唯恐不及,也是一痴、一怪。对于送上门的种种好处不止拒之门外

11、,而且不留情面,又时时表示出厌恶,也有些“不知好歹” 。不过,钱钟书却不是一个呆子。杨绛先生为围城所做的钱钟书自传中就写道,他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 ,也“不是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 ”杨绛还有一句话:“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也没有奢望,只想坐冷板凳。 ”从钱钟书这儿我们也能悟出道理:热的东西大家都去抓,你争我夺,反倒不容易到手,而冷的东西,没人注意它,你去做,成功就容易得多。大多数人都来凑社会的热闹,而他却守着自己的学问毫不放松。所以,他成就了自己。联想到现实,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光知名者就不计其数,却很少有像钱钟书这样能够冷下来的人。在这点上,他可能很傻,却比大多数人聪明。钱钟书拒绝的

12、,大部分人想得到;钱钟书要得到的,大部分人拒绝。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人平常,而钱钟书杰出的缘由。没有诱惑和欲望?真苦。在诱惑和欲望中生活?好难。社会学者李银河说,人有两次解放。第一次是不为花钱操心,第二次是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的确是人是否得到自由的关键。如果人能超越自身,不为名利所累,活得自由、洒脱,这就应该称作是第三次解放了,而这才彻底。人和自己拉开距离是个难题。当财富、荣誉来临时我们骄傲,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我们苦恼。如果抛开自己,财富、荣誉还有挫折、失败,它是它,我是我。我们便摆脱了枷锁,取得了自由。社会需要的是冷不是热,冷的人有成就拙守清冷的大学问家钱钟书钱钟书因小说围城而名声大震,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多,他的成就也远不在文学上。也许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太大,在国外的名声太隆,以至于不理政事,却长时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不过,我们不要把他看得那么伟大,他还傻得很是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