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651327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10-1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度东台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题第卷(客观题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 A亲周的商朝旧贵族 B立功将士 C周王子弟 D周王的姻亲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2、 1911 年,”其中第一次“大革命” 指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某电视剧呈现如下情节:关中地区发生旱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诏书,直接送工部和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4、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5、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 表示为国土“

3、万死不辞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 。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 )A、香港 B、台湾 C、东北 D、南京6、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曾出现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某班历史小组同学就出现该情景有如下议论。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B C D、7、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外争国权,内惩国在贼” B、 “拒绝合约签字” D、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8、诗词是鲜活的历史

4、。 “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这首词赞颂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9、一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一份实物资料。这是一本曾放在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八年 4 月 23 日星期六农历已丑年三月” 。这说明这位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日军占领南京制造惨案C、抗日战争胜利,南京解放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10、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 (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民报 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

5、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11、最早提出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2、邓小平在 1984 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13、右图中的英国首相

6、撒切尔夫人曾就中国收回香港问题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说明 ( ) A、英国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B、国家综合国力 越 强 , 在 国 际 关 系 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C、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态度强硬 1984 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D、中国享有崇高的威望14、新时期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参与的重大外交活动有 ( )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积极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 首次参加亚非会议A、 B、 C、 D、15、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

7、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B、1955 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C、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D、1978 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6、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的执政官是 (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克利斯提尼 D、屋大维17、公元 183 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 )A、罗马万民法 B、埃及习惯法 C、雅典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18、有人说 17 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这里的

8、“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内阁制 D.进行议会改革19、美国 1787 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规定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D、允许奴隶制的存在20、马克思说:“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1、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确立共和制度的宪法是 ( )A、 权利法案 B、1787 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

9、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2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包括 ( )法国启蒙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 B、 C、 D、23、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结束的时间是 ( )A、1861 年 B、1905 年 C、1917 年 3 月 D、1917 年 11 月2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C、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D、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5、二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出台26、197

10、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指( )A、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B、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中国的振兴27、下列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28、 “”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等史料中的“”是指 ( )A、清朝帝国 B、中华民国 C、中华帝国 D、苏维埃政权2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1、提出于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 B、 “八一”南昌起义过程中C、第五次反“围剿”期间 D、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30、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主要是因为( )A、战后列强们撮取了中国大量侵略权益 B、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屈辱求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正确为“A” ,错误为“B ” )31、 1954 年,新中国首次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 )3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包括十将军在内的各级官职都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

12、 )33、英国光荣革命使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 )34、日本和西欧经济崛起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 )3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多极化格局形成。 ( )第二部分:主观题(30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36.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中新网 2 月 20 日电:有着 600 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 292 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 1840 年到1949 年

1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 ,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 1 2 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 “从 1840 年到 1949 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 ,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2 分)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 (4 分) (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 分,列出两个即可)(3)2004 年到 2007 年,美图杜鲁门总统图书馆( 博物馆)馆长迈克 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胡锦涛

14、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据此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 (2 分)37.(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則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內政的威协和对于侵略干涉內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3 集材料二乔冠华的笑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江泽民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1 )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 ”是指什么?(1 分)20 世纪 50 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2 分)(2 )材料二的照片中为什么开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