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2287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报告完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贵州民族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关于贵州 60 年交通变化与发展的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 谭娟、程力 班级: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09 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号: 200907020034 200907020007 成绩: 2010 年 12 月 19 日1课题:关于贵州 60 年交通的变化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 年 12 月 9 号至 20 号调查地点:贵州民族学院及贵阳市周边地区调查对象:贵州民族学院老师和学生,以及贵阳市市民调查目的:了解贵州 60 年的交通变化,促进我们大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对交通在贵州发展中重要位置做一个

2、了解。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人员:谭娟 计信学院 09 级电子班程力 计信学院 09 级电子班调查分工:谭娟:前期的资料搜集、编辑程力:采访和图片收集,后期整理和修改引言: 从贵州省会贵阳到邻近的安顺方向并行着三条公路,它们的修建时间前后跨越近 80 年:始建于1926 年的贵州第一条公路,结束了贵州境内只有驮马驿道的历史;1991 年竣工通车的贵州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曾让贵州人骄傲了许多年;2004 年开通的清(镇)镇(宁)高速公路,实现了游客一日游完黄果树瀑布、龙宫、红枫湖、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梦想。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这三条公路,是贵州交通从“云山阻隔行路难,

3、望断天涯空嗟叹”到实现“通江达海”的最好见证。图一:见证贵州交通发展历史变迁的红枫湖大桥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历史上交通一直落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写道:“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 ”但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贵州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炸礁清淤,疏通障碍,仅仅用了十年,就把一个原本山阻水隔的高原,用一张密织的交通网络紧紧地连通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交通发展的奇迹。大道通天,高原巨变。西部大开发 10 周年之际,掠影贵州交通,不觉感慨:高原十年勤铸梦,谁说黔路今还难?“朝辞彩云中,小寐自从容。转眼水边色,山

4、海两不同。 ”这就是今日的贵州交通的写照。曾几何时,黔路难,是人们对贵州交通的无数感叹。作为一个 90%以上地表为山地丘陵的省份,行车难,筑路更难。2但是,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贵州交通人时不我待,在万水千山中一马当先,纵横腾跃。图二:黔东南雷山县西江村寨公路(1982 年)从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遵义老城到“四渡赤水”的第三渡茅台渡口,10 年前需 4 小时车程,如今只需 1 个小时左右。七十多年前,红军在娄山关击溃黔军、夺取遵义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著名词句。现在,人们乘车不到一个小时就穿越了崇(溪河)遵(义)高速公路酒店

5、垭、青杠哨、 “七十二拐”和娄山关等四大险关。10 年前,贵州的农村不通路或不通水泥路的县超过 30%,不通公路的乡镇占 3.3 %,不通公路的建制村数以万计!而在 10 年西部大开发中,贵州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02 年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003 年实现了县县通公路。今年将实现 96%的乡镇通油路、95%的建制村通公路。在宽畅的县乡公路上,如梭的车辆风驰电掣,平整的乡村公路上,客车满载着农民的欢笑南来北往,崭新的农家院落里,一辆辆摩托车驶上公路疾驰而去。60 年弹指一挥间,在中国的神州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不仅是在经济方面,在人文科技

6、,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我省的经济水平却还是一直处于全国的底下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我省的交通情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变和提高。记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贵州的发展要靠交通,要靠公路建设。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见证了贵州的蓬勃发展,更加激励了我们对它的了解和向往。通过贵州的交通,我们也看到了未来贵州的方向和动力。作为一名励志要建设西部的大学生而言,满怀的不仅是对这份土地的热爱,更是一份为这份土地建设的热情。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学习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发展我省经济,了解我省现状,我们小组特以“贵州省 60 年的交通变化”为主题,主要对我省特

7、别是贵阳市的交通变化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结合我们学习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挺合适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调查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学校学生走访调查,询问他们的家乡的交通公路和铁路情况,以及贵阳市市民对贵阳市公路交通变化的看法和评论。我省交通建设的基本情况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 87%,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贵州交通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新中国成立以前,贵州封闭、半封闭的交通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360 年励精图治,60 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后,贵州交通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各种有

8、利于交通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逐步走上了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交通落后面貌实现历史性突破。从 1949 年到 2008 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1194.91 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就达 1190.52 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8 年完成投资总和的 271 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4 步大的跨越:1988 年完成投资上亿元(1.29 亿元),1996 年上 10 亿元(11.87 亿元),2004 年上百亿元(105.3 亿元),2008 年上 200 亿元(208.83

9、亿元)。2008 年完成投资是 1978 年完成投资 1799 万元的 1160 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每年新增投资均达到数十亿元,年均增幅为 16.39%,年完成投资额占当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0%以上,为拉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 建国时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 3943 公里,其中能够维持基本通车的仅有 1950 公里。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开始,贵州先后改建黔桂、黔滇两条国道,建成一些通往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1964 年,全省实现县县通公路。1978 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 30558 公里,公路密度为 17.98 公里百平方

10、公里,其中大部分为等外级公路,近 5000 公里公路晴通雨阻,不能正常通车,路面主要是泥结碎石路面,仅有高级、次高级路面 2473 公里。改革开放后,贵州公路建设高潮不断掀起,通车里程大幅增长,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几年,每年均以 10000 多公里的速度递增。到 2008 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125365 公里,公路密度达到 71.16 公里百平方公里,比 1949 年分别增长 121422 公里和 70.06 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全省 64044 公里等级公路基本均为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建成,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 29040 公里,2001 年全省实现了县县

11、通油路,2006 年消除了全省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所有等外级公路。全省公路通行条件显著改善,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图:贵州旅游含金量最高的清镇高速公路通车情况高速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 1986 年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全省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篇章,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里程快速增多。4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一景到 2008 年底,全省已建成二级以上公路 3769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924 公里,在建 638 公里,省会贵阳到各市州地政府所在地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连通,国道主干线重庆至湛江公路和上海至瑞丽公路在我省境内路段全部建成, “

12、一横一纵四连线”高速、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网成为我省公路运输的主动脉。公路快速通道的加快形成,缩短了全省城乡以及周边邻省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山区地形地貌制约,更加凸现了贵州作为西部公路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 农村公路建设便民惠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仅有沿国省道公路的农村连接公路,其他地区的物资运输基本依靠人扛马驮,没有公路与外界连接。到 1978 年前,全省农村公路的通达率也很低,即使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也不高,抗灾能力很弱,晴通雨阻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群众运输出行非常困难。5图:过去的农村公路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依靠“以工代赈” 、 “民工建

13、勤” 、 “民办公助”建设了一批农村公路。特别是 2003 年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每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均在 10000 公里以上,公路通达通畅率迅猛增长,2002年全省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到 2008 年,全省实现了 79.11%的乡镇通油路、78.78%的建制村通公路、25.33%的建制村通油路。实施了渡口改造和渡口改桥梁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群众欢迎、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式增长 从 1949 年到 2008 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1194.91 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公路、水

14、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就达 1190.52 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 年完成投资总和的 271 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4 步大的跨越:1988 年完成投资上亿元(1.29 亿元 ),1996 年上 10 亿元(11.87 亿元) ,2004 年上百亿元(105.3 亿元),2008 年上 200 亿元(208.83 亿元) 。2008 年完成投资是 1978 年完成投资 1799 万元的 1160 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每年新增投资均达到数十亿元,年均增幅为 16.39%,年完成投资额占当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0%以上,为拉动贵州经济社贵州 2

15、010 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突破 1,500 公里贵州 2010 年将加快建设全省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项目,确保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都匀段、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478 公里,力争突破 1,500 公里,加快汕昆高速公路板坝至江底段、沪昆高速公路贵阳至清镇段等 18 个项目 1733 公里的高速公路建6设,力争开工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织金至纳雍段、毕节至生机段和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以及 9 个省高速公路网项目,使全省在建高速公路达到 2658 公里,全省已连接或开工连接高速公路的县增加到 80 个。数据清晰地反映的是成就,是变化。而这些数据浓缩

16、的,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尤其是后十年中,贵州公路发展长河中所涌起的干线公路保畅工程 、公路路网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等一层层巨浪。那么,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一样毫不逊色。进贵阳,了解贵阳的交通变化1998 年爆发的路况危机席卷了包括贵阳在内的全省各地。路网行车条件差,技术等级低,路网通达深度低,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然而,连续性的三级跨越,完成了贵阳公路的蜕变,从大地划出优美通畅的公路大格局。1998 年,在全省实施“公路保畅工程”中,贵阳市率先由财政拨款 1000 多万元,使严重破损的超龄油路从 80%下降到 50%。保畅的第一级跳越成功着陆。第二级跳越是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到 2000 年底,三年中除改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