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864807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2016年最新医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摘要】 目的 调查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了解其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 5.9%。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吸烟的老年人之间抑郁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伤感情绪和恐怖经历则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经常与他人交流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结论 性别、婚姻状况、健康自评和经济自评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农村社区老年

2、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患病率为了解安徽省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对某农村社区的老年人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1 对象 选择在安徽省颖上县汤店镇,该镇地处皖北地区,为阜阳、亳州及淮南三市交界地。抽取汤店镇全部 16 个行政村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 1624 人,有效问卷 1600 份。12 方法121 调查工具-老年精神状况(GMS)量表 采用英国利物浦大学老年精神病研究所 Copeland 教授设计的老年精神状况量表1(Geriatric Mental Stat

3、e Schedule,GMS) ,并参考我国农村地区有关危险因素的研究量表,制定了本课题使用的危险因素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社会学资料、健康自评、躯体疾病、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兴趣爱好、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等。122 诊断工具-计算机诊断系统(AGECAT) 使用与 GMS 相配套的计算机诊断系统(Automated Geriatric Examination for Computer Assisted Taxonomy,AGECAT)作为诊断工具。该报告结果分为 5 个等级,0 表示被试完全正常,12 级表示亚病例(可疑病例) ,34 级则认为是病例,根据报告结果,可以判断出老年人是否患有

4、抑郁症及严重程度2 。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3 统计分析 将 GMS 调查表数据录入 AGECAT 中进行分析,获得老年抑郁症诊断结果资料;应用 EPI602 2 次录入 MDS 危险因素量表,并用比较模块进行比较核对。使用 SPSS 115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2 检验、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等。2 结果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 1624 人,有效问卷 1600 份。其中,529% 为女性,471% 为男性;年龄分布:6064 岁为 419 人,占 262% ;6569 岁为 313 人,占 196% ;7074 岁为 345

5、 人,占 216% ;7579 岁为 287 人,占 179% ;80 岁 236 人,占147% 。在婚者 1101 占 688% ,独身者(包括丧偶、未婚和离异)499 人,占 312% 。职业主要为农民,1519 人,占 949% ;非农民81 人,占 51% 。文化程度文盲者居多 1395 人,占 872% ;非文盲者仅 205 人,占 128%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 调查的老年人群抑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郁症患病人数 95 例,患病率为 59% ;亚病例 69 例,患病率为431% 。其中女性患病率为 82% ,男性患病率为 34

6、% ,女性高于男性。在各年龄段中,6569 岁段患病率最高,达 83% ,其余各年龄段患病率基本持平。(1)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抑郁症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男、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亚病例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及亚病例患病率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之间抑郁症患病率及亚病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69 岁组抑郁症患病率最高,7074 岁组亚病例患病率最高。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6569 岁组患病率显著高于 6064 岁组,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

7、病例患病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被调查的1600 名老年人中,独身老年人的抑郁症患病及亚病例患病率均高于在婚老年人。进一步分析发现,独身组老年人的抑郁症现患率显著高于在婚组老年人,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 2 组亚病例患病率虽有差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农民组的抑郁症患病率高于非农民组,农民组的亚病例患病率略低于非农民组,但 2 组间的抑郁症及亚病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非文盲者的抑郁症及亚病例患病率低于文盲组的患病率,但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1) 。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表 1 不同特征人群老年抑郁症及亚病

8、例患病率(略)23 饮酒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 随着老年人饮酒频率的增加抑郁症患病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饮酒频率和抑郁症患病率存在反向关系,而女性饮酒频率和抑郁症患病率存在正向关系,但不同饮酒频率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一页 1 2 下一页24 吸烟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 调查对象目前的吸烟频率与抑郁症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随着吸烟频率的增加患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女性没有吸烟人群。25 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是否患有抑郁症为因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结合专业知识引入有关

9、自变量,把所有这些自变量引入 Logistic 回归模型,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影响,尽可能消除混杂和偏倚,获得能够反映事实的结果。进入模型的界值标准选择 01 ,剔除界值标准选择015 。结果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伤感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情绪和恐怖经历等均可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而偶尔或经常与他人交流降低了抑郁症的患病率。3 讨论本次结果显示,被调查地区的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59% ,亚病例患病率为 431% ,低于欧洲一项对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显示抑郁症平均患病率为 88% 236% 的调查结果3 。1990

10、年上海的一项农村地区调查发现,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 118%4 ,低于本次调查结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都农村社区 55 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其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82%4 ,低于本次调查结果。另外,本调查发现,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伤感情绪和恐怖经历等是农村社区老年人群抑郁症患病率的危险因素,与城市结果不同5 。可能与调查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有关。有研究指出,女性患病率一般为男性的 2 倍6 。有学者认为,抑郁症患者中女性患病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生物学差异所致,特别是内分泌差异。并使用现代内分泌学方法或者对敏感的性激素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抑郁症与雌性激素之间的联系

11、7 。尽管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差异可用生物学进行解释,除生物学因素外,是不够充分的。抑郁症患者性别差异与其在社会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次结果显示,独身老年人(含丧偶、离婚和未婚)抑郁症及亚病例患病率均高于在婚老人,且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婚姻和老年年抑郁症的关系可以看出,一方面婚姻在抑郁症的病因及转归中起一定作用,无论未婚、丧偶或离婚,老年人都无法摆脱孤独,缺乏交流,尤其失去伴侣对老年人精神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使老年人产生明显的抑郁情绪,若无法及时地排解心中的郁闷,可能会转变为老年抑郁症状。另一

12、方面,抑郁症对婚姻也会产生各种影响。抑郁症患者和配偶间常有冲突和争吵,可能会对婚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1 刘津,李淑然.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MS)及其计算机诊断系统(AGECAT)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19-21.2 刘津,李淑然,张维熙,等.老年精神状况量表社区简版计算机诊断系统(GMS-AGECAT)在中国的初步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0-222.J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3 Copeland JRM,Hooijer C,Beek AT,et al.Depression in Europe:Geog

13、raphical distribution among older peopleJ.Br J Psychiatry,1999,174:312-321.4 Pahkala K,Kesti E,Kongas-Saviaro P,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an aged population in Finland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1995,30:99-106.5 胡志,秦侠,徐晓超,等.老年人躯体疾病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4):35-37.6 Meyer JK,Weissman MM,Tischler GL,et al.Six-month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ree communities 1980 to 1982J.Arch Gen Psychiatry,1984,41:959.7 陈米生,潘建雄,俞云.上海农村地区老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14:270.上一页 1 2 下一页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