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11910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歌曲《躲猫猫》反思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一年级第(1)册,歌曲:躲猫猫。教学目标:能够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躲猫猫,并能结合歌曲创编游戏和参与游戏活动。教学片段: 教师在课上先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学会歌曲后,课堂气氛有所下降,演唱歌曲时不再那么积极投入。这时,教师结合本课主题,加入了一个音乐游戏,由于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编创,使大家在商议游戏的过程中活动起来。游戏规则为:游戏开始全体唱本课所学的新歌,互相串座位“躲起来”,让一个同学“蒙”上眼睛。歌声结束后,全组同学唱出 C 大调音阶。让蒙上眼的学生找到“藏起来”的每一个组员,游戏结束,再换组进行。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既活跃了课

2、堂气氛,又使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本课新知识的巩固,还复习了前几节课所学的 C 大调音阶。所谓一举三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案例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每一个音乐教师所关心的核心话题。在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蕴含着许多有利于激发、形成和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前提。作为音乐教师,应了解儿童与成人对音乐兴趣的差异,成人司空见惯了的现象,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完全是新鲜的。在本节课中,当教师提出要以所教的歌曲为名进行游戏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强

3、烈的好奇心。把动听的音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当进行游戏时,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2 尊重学生地音乐感受儿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地音乐学习,以教师的想法代替学生的理解,只能使音乐教学陷入理性的程式化。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对所聆听的音乐自由发表见解,而不应由教师来做标准答案式的讲解。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发表自己的见解,再联系躲猫猫的歌曲名称,编创游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回答问题的广度有限,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得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针对低年

4、级学生来说,音乐教学应给与有效的鼓励与引导,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思路,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3 让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光是吃苦并不能有效解决学习问题,时间加汗水的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被优化学习、有效学习所替代。而对于以美育为特征,具有审美愉悦性的音乐学科来说,枯燥的、机械的苦学方式更是极不可取,因为这是泯灭学生音乐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喜爱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如果音乐课让他们感到比数学语文等学科还要枯燥,还要艰难,那么学生厌烦音乐课则是必然的,更谈不到对音乐产生兴趣。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采用生动有趣

5、、灵活多样、易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创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教学环境,以及使用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本节课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配合音乐加入了游戏环节,在应用过程中,学生真正从音乐与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也是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教学点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教师作为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走进音乐。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信、展示的平台,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愿意与教师进行知识、情感的交流,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大大增强。学生与教师一起在美的旋律、美的氛围中感受、体验、表现、创造,共同挖掘音乐的内涵。这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 的教育理念,美进入学生心中。再加上教学内容的丰富,师生信息的交流,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使音乐课有了吸引力。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一方面是由教师拍摄学生表演的录像,让学生自我发现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另一方面,是运用传统的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鼓励学生进步;第三方面是为学生的精彩表演奏乐喝彩。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反映出了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与此同时,也使我有所思,今后的教学还需要更好的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研究学生、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方法。这样,才能体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原则,使师生在音乐学习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