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06264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依族山歌现象简述(蒙柳转)摘要 山歌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布依族人对生活的切实感悟,随着社会的发展,布依族山歌又经受什么样的考验,在起起落落中又如何得以传承?本文将简单的描述布依族山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关键字:布依族、山歌、简述一、山歌无处不在:山歌一直伴我长到八岁,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男女老少都特别喜爱唱山歌。人们上山砍柴、采药时唱山歌,下地干活唱山歌,农闲时节对山歌、 、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大人们唱山歌、对山歌,这一唱一对的场景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1)下地干活时唱山歌。我们习惯互帮式劳动,每次下地干活都会有很多人参与,大家一边劳作一边唱山歌。在那个随机

2、组合的群体中总会有一位资历较深的人领唱先辈已拟好的歌词,然后大家一起唱。有时大家也自己找歌(编歌词) ,找好了就说给大家听,然后大家一起唱。在布依族人眼里干活和唱歌有时会同等重要,你时常会看到大家为了找歌,停下手中的活来苦苦的思索着。一天的劳作就在这欢乐的歌声中不知不觉结束了。(2)在山上放牛时唱。一般放牛的是一些老人和小孩,通常都会唱山歌来打发时间。小时候特喜欢去放牛,因为老人们总会讲把他们那一辈唱山歌时所发生的故事,一般会是谁谁因为唱了什么歌,然后找到了心上人或者别人就会给他什么东西。老人们讲完故事就教我们唱山歌,一堆小孩跟就一起唱,虽然不知道那歌词所表达的含义,但是都很乐意去背歌词去唱。

3、有时老人们还让我们对歌,他们先唱一首,叫我们对下一首,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想,该如何对,其实那个年纪的我们毫无头绪,当然就都对不出来,年纪稍大的就会。都最后老人总会自己对给我们听,还向我们讲述那些歌词背后的含义(山歌都是双关语的,有着深刻的含义,小的时候都听不懂) 。(3)在家里唱。在农闲时节(特别是在冬天) ,村里的女人都互相串门,大家都带有自己的手工活,天南地北的闲聊。每次少不了的话题:谁谁参加了那个婚礼,婚礼上歌匠们是唱什么山歌的,大家会选唱几首。当然,在家里时都会很小声,一般是在说歌(就是像讲话一样讲出来,类似于念歌词,没有调) ,有时也会小声的哼哼。(4)年轻人晚上聚在室外宽阔的

4、地方谈情说爱时也唱山歌。我没有考证过我们的自由恋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知道我太爷爷那辈就已经有了,曾有老师称我们的这种恋爱方式为野蛮的集体恋爱,没有隐秘可言,当时觉得挺有道理,现在觉得有些胡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几乎所有的未婚男女都不约而同的在晒场上唱歌。男孩看中了哪位女孩,就过去搭讪,如果女生愿意单独跟你出来就说明她对你有好感,一场恋情就这样开始了。这种场景只限于年龄大于 12 岁(这个年龄不是很严格)的未婚男女,家人严禁小于 12 岁的孩子去那个地方,订婚过的男女去了会受到在场所有人的排斥和议论。年轻的歌匠会在这样的场合产生,但他们的歌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中年人老人会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年轻

5、歌匠进行培养:一是在隆重的场合,老人和年轻的配成对子进行对歌,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传授经验。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指点他们,慢慢把他们带入歌王行列。只要你在年轻的一辈中脱颖而出,你自然而然的得到很多“师傅“的指点,力图把你培养成优秀的歌王,因为所有师傅的愿望都是期盼年轻人能精出于蓝而胜于蓝。(5)隆重的节日时唱山歌。在各种我们认为重要的节日都会唱,在节日时,会比较正式,严格按山歌的程序来唱。正式场合唱山歌,在整个过程中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模式。特别是在婚礼上,男方的人来女方家下聘金时,女方的亲戚会对男方的人唱山歌,这时男方的人必须对歌婚礼上的很多环节都要求必须会唱山歌,不会唱是很丢人的。感受:我们的山歌

6、成长的环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唱山歌不分男女老少,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唱,而且针对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山歌。从我懂得记忆开始一直到八岁,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唱山歌就成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在哪里都不害怕,因为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有人唱山歌,虽然小时候听不懂山歌里唱的是什么意思。那时所有的人都以会唱山歌为荣,山歌贯穿我们整个生活,几乎每个长到 20 岁的人都是歌匠,大家争先成为歌王。歌王会赢得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二、山歌的没落在我读四年级那年,村里开始有小部分的未婚男青年外出打工,慢慢的就会有很多的未婚男女青年跟随其后,等到我读六年级时村里的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女都外出打工了,在到上初中时连中年夫妇

7、也都外出了,村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以及一小部分中年妇女。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打工使一些家庭开始减少耕种田地,有的干脆不种了;从此再也看不到成群结队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零散的在天地里劳作,偶尔还能听到零落的歌声。人们的生产方式也由畜力转为机械化,牛便成了稀有动物,你再也听不到山坡上传来老人和孩子的歌声。农闲时大家还是串门,还是天南地北的聊,但是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关于谁家的孩子在广东又怎么样怎么样的话题变多了。大家晚上要么各自在家看电视,偶尔会聚在一起看山歌碟子。晚上也没有年轻男女用山歌传情了,常有外地媳妇嘲笑我们那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春节回来时偶尔会听到有人

8、杀猪般的吼山歌,接着就是一片起哄声。你看到更多的是大家赶着参加婚礼,在那一个月了,不停的有人结婚,大家不停的喝酒,喝完了就在跟着音乐狂吼流行歌曲。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夫妇把小孩带在身边,有的小孩连布依族话不会讲了,还谈什么唱山歌呢。感受:变了,一切都在变化。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山歌就要面临“灭绝”了,很多人都意识到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我们只不过跟着时代走,跟着主流走,希望能过的更好,怎么走着走着,我们的山歌就没有了呢?于是人们开始恐慌,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怎样做才好,谁能指引呢?现在把自己置身于那段时间还会觉得很窒息,很压抑。2004 年春节大堂哥结婚,我以

9、长女的身份去迎接新娘时,因为不会唱山歌拿不到新娘的生成八字,最后我们以酒代替山歌。那是我第一次因为不会唱山歌而感到悲哀,心痛,也第一次认真的看待我们的山歌。那时深刻的体会到了山歌的远去,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流行歌曲充斥着我们的空气,沉重得让我无法呼吸。你非常珍爱的东西弄丢了,而非常该死的你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弄丢的,等你发现时它已经不在了,那个时候就是那种感觉,让你想要以捶胸顿足的方式来宣泄你的自责,不满,懊恼,愤怒有一段时间我一看到那些我们年轻族人眯着眼睛,有气无力的伸手,要么使劲的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以那种做作的表情唱那些流行歌曲,而对老人唱山歌嗤之以鼻,我就有一个凳子砸过去的冲动,我

10、们都不爱自己的文化,谁爱我们的文化。只有我们自救了,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帮助我们,靠别人来就我们的文化,即便活了,也会在救活的那时刻断层。看那些明星唱歌,要么有气无力,要么手舞足蹈,我就恶心;一听那个词,大部分都俗得很,还拿那么多钱,一想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三、山歌的复兴:大概在 2006 年,有一些布依族的老板开始寻找布依族山歌的歌匠歌王,组成一个团队,出山歌碟子,仿佛一夜之间,山歌碟子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开始放山歌碟子。那些歌匠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重视。政府每个月会给他们发工资,他们的出场费是每一对 400 元,还会有红包(请唱的客家给) 。2007 年的春节,政府拨款,社会各界捐款

11、。我们村第一次举行了个大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请歌匠唱歌,唱了两天两夜。之后不断的发现,一些有权势的家族,在儿子的婚礼上或者是进新房都会请歌匠唱歌,之后不久“唱片”就出炉了。那些唱片人气特别火,可以用疯抢来形容,甚至还会有人提前预定。今年春节回家,经常听到有人开山歌的碟子,我家就常开,每次人都爆满,我的同龄人,我妹妹的同龄人,我弟弟的同龄人来找我们玩遇上了,我们也会一起听,我们还会讨论,大家对那些歌匠对那些歌词评价都很高。山歌的内容很广,有唱夫妻不和的,有唱婆媳不和的,有唱关于学子在外求学的,有唱关于农民工在外打工的,有唱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的,有唱关于恋爱的很丰富,所以很多人都在听,在外读

12、书的,在家务农的,在外打工的都一起听,还互相讨论唱得对不对。 感受:山歌在复活,但是这个过程很辛苦也很惊险。现在的山歌,更多的是起教育的作用。虽然现在比以前的情况有所好转,可是如果处理不好,我们的山歌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而且那时会比前些年严重的多。现在的山歌是精英的山歌,只有为数不多的歌匠歌王在唱,我们这辈很多人都不会对歌,即便我很爱山歌,我也不会对歌,那些不爱的呢?情况会更糟。如果对我们的下一代教育的不好的话,两代人的时间山歌文化就会断层。有时候我总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少数民族接受教育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但是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民族做贡献的。而且

13、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特别容易犯这样的错:我们有意无意的舍弃我们的本民族的文化,以接受主流文化,我们不管本民族的文化是好是坏,统统舍弃,也没人去注意这个,只有一个念头,往主流文化里挤,以至于以后可以立身于主流社会。我身边的好多人就是读书了之后,汉化的非常严重,更可怕的是她们以这种为荣。每一种文化都有他固有的思维,从不同的层面塑造一个人,我们接受教育,应该学习我们没有的思维,让不同文化塑造我们,让自己更强大,能够在不同的文化里游刃有余,在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思维思考问题,做到比别人更全面,比别人更深入。还有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进城,国家正在大力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14、我们知道,打工虽然辛苦,可是总比在家里过的好。我们试想,如果有一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了,她们可以很容易的在城市了接受教育,甚至农民工可以进城定居了。肯定有很多人进城去,大家都去城里读书了,试问我们的文化,依赖生活生产环境而存在的文化还怎么延续。我不是说经济不要进步,人们不能追求好的生活,而是说我们应该给民族的文化留有发展的空间,要不等到我们发现文化面临危机了,大家会恐慌,很可能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四、总的感受:每一种文化都有它成长的环境,而当生产方式改变的时候,生活方式也就改变了,文化的成长环境也跟着改变。我们的山歌文化成长于我们的生产劳作和生活当中,当人们都从单纯的农民变成农民工时,它

15、的成长环境就开始变化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山歌就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危机有来自山歌本身与改变了的成长环境的冲突,也有来自于流行歌曲文化的威胁。当然我们明白生产方式的改变是政府的政策引导的,我们本着人往高处走,向文明与现代(这种文明与现代是他人定义的,我们只是跟随者,没有能力去评估所谓的文明与现代)进军的愿望,跟着政府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只顾着往前走却忘了回头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等我们发现的时候,我们的山歌,反映我们生活,积淀了我们足迹的山歌,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离我们远去。它原先触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它不在时我们发现我们空了,没有东西来支撑精神。于是我们面临抉择,可是要怎么走,要怎么办

16、,我们没有头绪,大家陷入了恐慌,那种明知道处于危险境地却找不到出路的困惑和恐慌。我觉得很庆幸的是,我们的生产方式没有与先前完全割离开来,我们的族人是由农民变成了农民工,而不是纯粹的工人,这给了我们山歌一个过渡的环境,让它有软着陆的条件。我坚信每一种文化危机出现之后,只要没有另一种强大的绝对的力量去干涉控制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化塑造过的圈内人会出现各种领袖人物引领人们去选择。 当我们的山歌面临着生存危机时,那些热爱山歌的人们感到痛心,并挣扎着。老人义无反顾的爱着、唱着,而很多出去打工、求学的年轻人接触了外面的时尚文化,在他们的内心流行歌曲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有意无意的排斥我们的山歌,觉得山歌很土,上不了台面。当我们都不爱自己的山歌了,试问谁还在意我们的山歌呢,谁会有能力深入了解我们的山歌呢?还有更小的一代,他们连我们的语言都讲不好甚至不会讲了,还有什么资本去唱呢?山歌不是学一两天你就会的,你需要被熏陶,需要你不断的学习。唱山歌就像是作诗作词一样,你得先背得别人的很多诗,然后你不断的练习写,最后才有可能触景生情,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