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3687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07年一模试卷及解析(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市 2OO7 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 8页,满分 l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C 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 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 三衙” ,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强干弱

3、枝,守内虚外”2.A 宋太祖的话明显的表达了他所选派的“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同时,题干中显露出宋太祖了解到“武臣”危害之大,他当然不可能再派军事将领到地方当行政长官;A 项的“文臣”和署理行政事务的“知州“与题干相对应,所以选 A。3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3.A 三教图是

4、清朝丁云鹏的作品,反映了自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潮流,文化艺术反映社会现实。4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4.C 李贽用戏谑嘲讽的语气来谈孔子,反对把孔子思想当成绝对的思想权威,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因此选 C。5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5、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5.D 题干的关键在“时代的局限性”这几个字上面,D 选项内容说明罗马法是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反映了起时代的局限性。6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A开平煤矿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继昌隆缫丝厂6.D 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能体现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其他三项都是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军用企业,其最主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71909 年初, 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 B电影

6、C报纸 D广播7.B 从题干中描述的“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内容,可确定这种媒体为视频媒体(AB 皆符合) ;但从时间上看(1909 年) ,当时电视技术还没发明,所以就只剩下 B电影了。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努力是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新文化运动C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8.B 新文化运动是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袁世凯尊孔复古为复辟做思想铺垫的背景下掀起的,是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9日本右翼势力认为: “在支那事变(指 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

7、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南京大屠杀A B C D9.D 这道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如“1937-1945 年日本侵华战争” 、 “ 掠夺领土” ; 时间不对,不能说明日本是在“掠夺领土” ,故选 D。10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 人民解放军 中国工农红军A B C D10.B “中国工农红军”是在 20年代土地革命战争时成立;“”是在 30年代中期后的抗日战争中出现的名称;“人民解放军

8、”是在 40年代国共内战中出现的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 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的名称。11如右图所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早出现在A B C D11.C 读图知道是英国,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宗教改革最早在德过发生。12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重大发明分别是 A蒸汽机电动机 B电动机蒸汽机 C电动机内燃机 D蒸气机内燃机12.D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是蒸汽火车,其技术基础是“蒸汽机” ; 19世纪末内燃机技术应用与交通事业,制造出了汽车等交通工具,故选 D。13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 “国会可以以 23 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

9、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原则13.B 总统和国会相互制约,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国会可以以 23 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一条文又体现了“民主原则” 。14英法两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是因为A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 B独裁者日益封建化C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D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14.D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法国出现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专制思想未能彻底清除的背景下出现的;AC 不对,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为代表的

10、人民大众是非常坚定和不妥协的(如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 是个人因素,并不起绝对作用。15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是 共产党宣言 宪章运动 工业革命 第一国际成立A B C D15.D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19 世纪 30年代起,工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起了宪章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工人运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与 19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这一宣言成为知道工人运动的纲领,1864 年国际工人组织成立,史称“第一国际” 。16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16.A 工业革命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关系演变的

11、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171950 年 4月 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 ”以上材料说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 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 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 B C D17.A 中的“以党代政”明显与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符合;说法不对,我过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未成立前其职能有政协代理。18下列

12、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18.D 观察图片服饰可知道,是在晚清时候流行,是在民国时期流行,是在文革中广泛穿着,是到改革开放后流行起来的。19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 “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19.B 连战的这句话未表达“统一” 、 “三通”的意思,故排除 AC;D 的“全面合作”未准确理解连战的话;B 是最佳答案。20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是 A杂交水稻 B青藏铁路的开通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

13、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20.C 2005年岳麓版必修 3教材第 122页中有同样的表述,考查学生识记能力。21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B 题干表达了当时列宁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的想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这一主张的实践,而“新经济政策”却上对这一主张的修正。22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

14、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22.A 凯恩斯表达了两层意思,不主张“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 (不排斥市场) ;但整句话“似乎没有强烈理由” “ 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等字句却表露了他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23肯尼迪在 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 ”他担任总统后,大力发展空间技术。 “新边疆”主义的目的是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 D扩张美国的领土23.B AD对材料理解不正确;C 是手段,B 才是目的。24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