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1943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字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方法与过程: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钟)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给课后“我会认”的字注上拼音并组两个词,把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三

2、读课文(第三次读完文章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完成预习作业:1、把下列生字注上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宜层尽染叠翠爽壮谷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二、合作、探究(15-20 分钟)、各小组检查识字预习情况,并展示。、朗读比赛。、自主、合作、探究:(1)、从文中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理解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用它 说一句话。()、你还能用文中几个词语说一段话吗?三、巧巧手,练习写字。、读一读、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三、测评、拓展(10-15 分钟)、各小组检查识字预习情况,并展示。、朗读比赛。、自主、合作、探究:(1)、从文中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理解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用它 说一句话

3、。()、你还能用文中几个词语说一段话吗?三、巧巧手,练习写字。、读一读、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秋天的图画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秋天的图画 课时: 1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个生字。方法与过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

4、钟)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给课后“我会认”的字注上拼音并组两个词,把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三读课文(读后标出自然段)4、四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5、五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完成预习作业:1、把下列生字注上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 )()()()()()()()图 梨 笼 浪 粱 勤 燃 劳、填空。导学思路(教师)纠错栏(学生)梨树挂起( )的灯笼, 苹果露出( )的脸颊,稻浪翻起( 二、合作、探究(15-20 分钟)、各小组检查识字预习情况,并展示。各六人小组,由小 组长分配任务:1、先自读一遍课文。2、交

5、流识字方法。 3、小组内两个同学检验识字情况,不认识的互相教一教。 4、小组长选择展示方法:a. 选一个人来读,并组一个词。B.六人开火车读 生字要组词。C.六人共同 读生字。、朗读比赛。 (小组内可个 别参赛,也可集体参 赛。 )、自主、合作、探究:(1)、课文描绘了哪里的秋天?()、这美丽的图上画着什么?()、这么美的秋天是谁画出来的?三、巧巧手,练习写字。、读一读、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三、测评、拓展(10-15 分钟)、读一读、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四、检测、组词波( )浪( ) 安( ) 做( )皮( ) 很( ) 字( ) 作( )黄山奇石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6、黄山奇石 课时: 1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方法与过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钟)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全文)2、再读课文(第二次读完文章后,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给课后“我会认”的字注上拼音并组两个词,把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三读课文(读后标出自然段)4、四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5、五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一些问

7、题)完成预习作业:1、把下列生字注上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区 尤 其 仙 盘 峰 胳 当 著 巨 、文中介绍了哪些奇石?二、合作、探究(15-20 分钟)、各小组检查识字预习情况,并展示。各六人小组,由小 组长分配任务:1、先自读一遍课文,再选择一个自然段在小组内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内两个同学检验识字情况,不 认识的互相教一教。 4、小组长选择展示方法:a. 选一个人来 读,并组一个词。 B.六人开火车读生字要组词。导学思路(教师)纠错栏(学生)C.六人共同 读生字。、朗读比赛。 (各小组比,要求读出黄山的奇)、自主、合作、探究:文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你还能想象出多少种奇石形状?想

8、一想“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说。三、巧巧手,练习写字。、读一读、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三、测评、拓展(10-15 分钟)、组词尤( )其( ) 安( ) 站( )龙( ) 区( ) 它( ) 块( )2、仿照 2-5 自然段,黄山奇石还有什么形状,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二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方法与过程: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

9、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钟)知识链接:植物种子奇特的传播方式: 一、自体传播 所谓的自体传播,就是靠植物体本身 传播,并不依 赖其他的 传播媒介。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 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 弹射出去,二、风传播 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例如菊科的黄鹌菜,木本植物则有柳树及木棉等。三、水传播 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蜡质不沾水(如睡莲) 、果皮含有气室、比重

10、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 传播。如棋 盘脚、莲叶桐及榄仁,就具有典型靠水传播的种子。 四、鸟传播 鸟类传播的种子,大部份都是肉 质的果实,例如 浆果、核果及隐花果。鸟类啄食樟科植物的种子后将种子吐出。果实被采食后,种子 经过消化道后随意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 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 远的。 五、哺乳动物传播 哺乳动物的传播,大部份都是属于一些中、大型的肉质果或乾果。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体型比较大,食物的需要量大,故会选择一些大型的果实。譬如说:猕猴喜爱摄食毛柿及芭蕉的果实,也帮助 这些植物进行传播。1、读熟课文,识记本课要求的生字。2、积累 A

11、ABB 型好词。3、从课文的有关词句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合作、探究(15-20 分钟)1、我会流畅地朗读这篇课文。2、我敢和同学们比一比我们积累的 AABB 型词语 。导学思路(教师)纠错栏(学生)3、划出描写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句子,读一读,谈谈 自己的体会。4、我记住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写好它们。三、测评、拓展(10-15 分钟)(一) 、看拼音写词。y jn d du w wa shn w r u s hi wi ji( )( )( )( )( )( ) (二) 、读下面的句子,给带点的字注音。( )1.要想得到知识,就必须认真读书。( )2.快迟到了,我得赶紧走。( )3.小华跑

12、得可真快呀!(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降落伞。( )5.敌人打出白旗投降了。(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课文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植物名称 植物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靠什么传播种子蒲公英苍耳豌豆二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 审核人: 小组: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方法与过程: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重难点:重点

13、: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钟)1、读熟课文,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2、用课文中的“已经、告别、准备、旅行、纷纷” 造句。3、从课文的有关词句中了解四海为家的意思。二、合作、探究(15-20 分钟)1、我能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我能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歌。3、我们还知道许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4、我能读好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并且认真写好这些好词。三、测评、拓展(10-15 分钟)1、我会组词。已( )分( )娃( )由( )己( )纷(

14、 )洼( )甲( )2、我能写出反义词。仔细 许多 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蒲公英妈妈靠 传播种子;苍耳妈妈靠 传播种子;豌豆妈妈用 播种子。4、通过合作,我还了解了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植物名称 植物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靠什么传播种子导学思路(教师)纠错栏(学生)学后反思:(低段学生可不作要求)二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古诗两首 课时: 第 1 课时 主备人: * 审核人: 小组: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个字会写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方法与过程: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5-10 分钟)1、读熟课文,识记本课要求的生字。2、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3、借助插图了解诗人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