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59810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顺论文网 www.13L试论余华小说创作中的暴力美学倾向摘要余华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中充斥着血腥、死亡和暴力等悲剧性因素,构成了余华作品的一大写作特征即暴力美学。本篇论文从三大篇章来分析余华的暴力美学:一是对其原因的分析。余华的暴力美学创作倾向有其个性化的原因,也有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更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推动;二是暴力美学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本篇论文例举了作者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现实一种和活着 ;三是研究暴力美学创作取向的变化和发展。【关键词】余华,暴力,苦难,死亡宜顺论文网 www.13LI目 录摘 要 .II1 具体作品的暴力叙述研究 .11.1 现实一种的暴力叙述

2、分析 .21.1.1 从暴力中看孩童形象 .21.1.2 从暴力中看夫妻关系 .31.1.3 从暴力中看兄弟关系 .41.2 活着的暴力叙述分析 .51.2.1 含泪的微笑 .51.2.2 微笑的眼泪 .72 余华小说创作中暴力叙述的原因探究 .82.1 暴力叙述的个人原因 .82.2 暴力叙述的社会原因 .93 暴力美学创作取向的变化发展 .103.1 向死而生的转型 .103.2 暴力止步,温情开始? .104 结语 .11参考文献 .13宜顺论文网 www.13L11 具体作品的暴力叙述研究余华,当代作家,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生于杭州,长于海盐。曾经当过五年牙医,而后作出了和鲁

3、迅类似的选择- 弃医从文。自 1984 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现实一种 、 鲜血梅花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 兄弟等。余华的作品中充斥着血腥、死亡和暴力等悲剧性因素,构成了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即暴力美学。余华用一种冰冷的态度和尖锐的笔锋直戳人性的丑恶,血淋淋的笔尖下我们看到的是肉体,是灵魂一丝不挂地撕裂在我们眼前。余华对暴力和死亡的迷恋成了一个需要了解和破解的迷,只有解开这个谜团,他精神世界的大门才会向人们敞开。余华说:“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 ”在余华小说创作中,“暴力”主题就像一根绳索,牢牢地贯穿于余华的每一部作品中,残

4、酷而血腥的暴力也成了余华早期小说的基本色调。暴力作为人性恶的最好载体,在余华的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河边的错误中的疯子的连续杀人; 一九八六年中历史教师触目惊心的自我施刑;现实一种 里循环往复的杀戮游戏;古典爱情中令人胆寒的人吃人等组成了余华早起小说中最为血腥残酷的暴力景观。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成名作里,余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鲜红的血液稀释成了“眼泪” ,第一次向读者显示了他冷酷的一面。而在那篇以鲜血梅花命名的小说里,他就兴趣盎然地玩味道:“一旦梅花剑沾满鲜血,只须轻轻一挥,鲜血便如梅花般飘离剑身。只留一滴永远盘踞剑上,状若一朵袖珍梅花。 ”到了死亡叙述 ,余华则是这样描述鲜血的: “动脉里

5、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洗脚水似的。 ”而“我 ”却以欣赏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鲜血在地面留下的印痕,毫无痛惜之感。对暴力的迷恋,使余华在描写鲜血时,禁不住会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欣赏的眼光来打量,甚至以华丽的语言来不厌其烦地精描细写。如在一九八六里,余华这样写道: “破碎的头颅在半空中如瓦片一样纷纷落下来,鲜血如阳光般四射 溢出的鲜血如一把刷子似的,刷出了一道道鲜红的宽阔线条。 ”在这里, 鲜血四溢的视觉冲击,给人的不再是惊心动魄的畏惧,而是豪奢的感官盛宴。与此同时,余华内心的暴力倾向、死亡情结也愈来愈清晰地展现给了读者。 从余华众多的作品中我选择了现实一种和活着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是余华转

6、型前后不同暴力风格的典型之作。余华的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把肉体暴力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肉体暴力的宣泄之中,人性的丑陋不加掩饰地铺陈在读者眼前,使读者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而从活着 中,读者看到了一个隐忍坚强的父亲形象,暴力成分看似烟消云散,但事实上福贵在承受七重死亡的打击之后,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暴力呢?肉体暴力的宜顺论文网 www.13L1对象是身躯,疼痛过后会痊愈,而精神暴力的受害者是思想,是灵魂。精神暴力是隐形的魔鬼,有着杀人不见血的力量。福贵的孤独存活,是承受苦难,是拿着回忆的刀尖对自我灵魂的猛烈切割。对这两部作品的深入分析,也为第三章节研究暴力美学创作取向的变化发展奠定了基

7、础。1.1 现实一种的暴力叙述分析-肉体的粉碎机现实一种并非现实一种,作者用极端残酷和荒诞的笔调将隐秘在人性中的欲望和卑劣无限地放大。整个悲剧的肇事者皮皮因为不堪重负而摔死了抱在怀里的堂弟,堂弟的意外死亡如同在这个关系冷漠、死气沉沉的家庭中投掷了一颗重磅炸弹。继而报复一环接着一环轮番上演:山峰一脚踹死了皮皮,山岗用一只狗让山峰活活笑死,山岗因为蓄意杀人而被枪毙,尸体被捐献肢解,四分五裂。作品中每个人都是暴力的实施者,而下一个情节中又会沦为暴力的受害者,如此循环往复。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一台肉体的粉粹机。作者用令人窒息冰冷的语调把这个家庭中一个个失控的个体投入粉碎机中,以血债为纽带相互牵扯,最后共

8、同碾碎成渣。 现实一种可谓是余华展现肉体暴力的典型之作。通览小说始末,有关暴力的场景无处不在。阅读现实一种 ,就像在一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里摸到一堆被白蚁蛀空了的白骨一般令人作呕。小说带给我们的绝非美的体验,而是彻头彻尾的对于“丑”的审视。1.1.1 从暴力中看孩童形象皮皮是小说的关键人物,是整出悲剧的始作俑者。在小说里,皮皮的行为最为引人注目。 “他禁不住使劲拧了一下,于是堂弟 哇地一声灿烂地哭了起来” , “这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 , “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一个耳光 ”,感受着堂弟嘹亮悦耳的哭声带给他的满足感。 “他伸手去卡堂弟的喉管 ”, “他就这样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

9、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 ,后来,当堂弟没有那种充满激情的哭声了,张着嘴一颤一颤地吐气,于是皮皮便索然无味地走开了。一个本应天真活泼的孩子却变得如此邪恶,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失去天性?是“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 。文本中简短的一句话可谓是作者的独具匠心。孩子有模仿的本能,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发生在父母之间的暴力情景的皮皮,在本能的驱使之下模仿成人之间的暴力以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好奇与满足。从这句话中,我们明显感受到成人世界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成人宜顺论文网 www.13L2暴力在儿童身上的影射比其本身更让我们痛心疾首。作者并没有完全抹杀孩童的天真本性,如果那样,那些有关于暴力的叙述只会让读者觉得荒诞无稽、难以置信。余华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把孩子的天性稍微地崭露头角,而后又无情地扼杀。给人以希望而后又残忍地将希望一脚踩碎。这是作者与现实社会的紧张关系投诸于笔下的典型表现。在暴力叙述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写了皮皮眼中所见,脑中所想以及初识这个世界的精彩:他嘴里叫着“太少了,吃不够” ,可大人们没有理睬他;他很得意地对婶婶说“他是男的。 ”但是婶婶没有理睬他;“他在听着雨声,现在他已经听出了四种雨滴声,雨滴在屋顶上的声音让他感到是父亲用食指在敲打他的脑袋;而滴在树叶上时仿佛跳跃了几下。另两种声音来自水泥地和屋后的池塘,和滴进池塘时清脆的声响相比,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