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31135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0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新编写法及示例(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故事新编所谓“故事新编” ,也被人称为“旧瓶装新酒” ,是指写作文时,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神话寓言故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主旨,造成一种古今映衬、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它的好处在于让文章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紧扣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特点,既翻了花样,出了新意,又幽默风趣、神思飞扬,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第一个“故事新编”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他从水浒传中截取了一个章节,另起炉灶写出了著名的家庭小说金瓶梅 。鲁迅是

2、现代文学史中给“故事新编”命名的大家。他写了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新编” 佳作如 理水 、 奔月 、 采薇等,结集为故事新编 ,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如此定能得到启发,提高写作水平。故事新编的基本原则1、 若即若离原则。即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原则。继承性(“若即” ) ,就是要以原来的形象为基础,即要保持故事主要形象的基本特征。故事新编人物是从古典名著或其它作品中借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应与原著相一致。所以凡新编必须熟悉原著,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要熟悉“故事” , “吃”透原著。把握原著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特色。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

3、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的基本情节连续得上。避免内容上牵强附会、知识上张冠李戴,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前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高中生要读 300 万字以上的中外文学名著,同学们要重点读几本,增强自己历史文化底蕴,使自己对人物性格有较深刻的印象,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薄云天;诸葛亮的智慧超群;张飞的勇冠三军;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堂诘诃德的游侠精神等等。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编起新故事来越得心应手,新编的故事越合情合理。 “故事新编”的起始点是一个“旧”字。必须借助部分原有的故事因素,如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的发展脉络等;一般不必另起炉灶,目中

4、无“古” 。比如写阿,只能塑造一个半新的阿:其精神本质新而行为、语言不变,或者反之,其行为、语言新颖( 但行为方式、语言习惯要保留 )而精神本质不变,一个能为读者所认同的阿,不要塑造一个全新的阿,一个徒有其名的阿。 创新性(“若离” ) ,就是要结合原型特点,创造性地编出一个新故事,表现一个针砭时弊的主题。故事新编一定要“新编” ,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关键。写作时不要简单地复述原故事,不要拘泥于历史题材,必须加以生发改造,进行切合题意的必要演绎。最常见的新编方式是错位演绎,即时空错乱古今杂糅,中外互通,熔于一炉。比如,将名著、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安排到我们生存的现实社会中来,展示他们崭新的行为

5、、言语、心理等。要有丰富的想象,但不能胡编乱造,要符合人物性格,由人物性格逻辑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果编孙悟空贪小便宜,好吃喜睡,时常耍一点弄巧成拙的小聪明,那岂不变成八戒了? 三是要有深刻的寓意,切合话题主旨。虽然故事新编允许适当的油滑,但那种完全无视话题题意,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胡编乱造,严肃不足,油滑有余,都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效2果。鲁迅先生有一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其中的理水 、 奔月 、 采薇等,都是极好的“故事新编”类文章,值得在家认真学习,定能得到启发,提高写作水平。2、意义性原则。就是编出的故事要有中心、有主题。故事新编,往往是有感而发,讽喻现实。尤其是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故事新编

6、,如果没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就失去了新编故事的价值。特别是话题类作文、材料作文,如果采用故事新编的写法,就一定要有深刻的寓意,切合话题主旨。虽然故事新编允许适当的油滑,但那种无视话题题意,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胡编乱造,严肃不足,油滑有余的做法,都会严重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3、普及性原则。就是新编故事的原型应出自人们普遍熟悉的名作。这样才能通过读者的联想扩大作品的内涵。故事新编的切入角度所谓切入角度,是指怎样紧扣作文命题或话题去进行故事新编。1、主题角度:针对现实生活找准主题角度。2、材料角度:从众多故事中筛选最能深刻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故事新编的方法2、下面以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六种“巧

7、编”之法。一、移时法此法巧将名著人物故事移植到新的时代,让这些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性格的名著人物,在新的朝代重新演绎或喜或悲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名著故事的现代版。它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于故事新,它的“巧” 主要体现在让名著人物在现代社会合情合理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近几年高考这类作文特别多,其中优秀篇目也特别多。例如 2004 年高考安徽一考生写的西游后记: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并领取了“神仙身份证”后,分手前吃了一顿“散伙饭”。四人谈起了各自的发展前景:悟空计划回花果山开旅游公司,八戒要开洗头店、洗脚店和桑拿中心,沙僧打算开运输公司,只有唐僧一脸愁容不知道能做什么。无奈之上八戒请师傅美容院当摸特儿。

8、一年后相聚,悟空腰别手机,沙僧手提电脑,八戒一边一个美眉,独不见唐僧。原来这年头不流行小白脸了,八戒早就把师傅辞了。正当徒儿们为师傅孤苦流浪悲伤时,唐僧穿着锃亮的皮鞋走来,一副金丝眼镜,文绉绉的说:“我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嘛,如果全听你们的,我一点长处也没有。还是相信我自己,自己是最有力量的,我现在已是 大学的特级教授了,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奇迹! ”此文巧在以西游记故事情节做蓝本,把小说中的师徒四人及其西天取经故事只是作为写作的依托,但却把新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了当代,文中四人的职业、唐僧的衣着打扮、悟空沙僧的用具及八戒的生活方式,既基本符合原著人物性格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又都是符合当今社会的时

9、尚潮流,借以曲折地反映当代现实生活,揭示了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社会现实及其人们的观念、行为和心态等。结尾唐僧一段话,还巧妙地点明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话题。文章充满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另如 2003 年湖北考生写的孙悟空下岗记 ,在下岗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已当领导的3唐僧及众神因对具有反抗性的悟空忌恨,天庭精简,让功大本领大的孙悟空先下岗。不仅巧妙地阐释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即唐僧及众神对悟空的忌恨影响了对悟空的正确的认识,而且明确地批判了当今社会中,个别领导趁改革之机,凭个人喜怒公报私仇逼走一些真正人才的丑恶现象。二、虚实法此法仍将人物故事放在名著所表现的

10、时代,它巧借名著故事中某些人物和个别故事作为“实” ,而把根据话题要求而虚构的个别人物和一些情节作为“虚” ,这样虚实相生,真幻莫辨,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审美感受。它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于人物故事在原著的基础上,又有了新人或新的情节,它的“巧”主要体现在根据话题的需要,依据原著人物或情节作一些新的虚构。这种类型的“杰作” 当属 2001 年江苏蒋昕捷考场上写的赤兔之死:文叙关羽兵败被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东吴名士伯喜通马语,就与赤兔马有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赤兔马自叙了一生所见所闻所感:生于西凉,后归董卓,董卓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后李儒献计,

11、将吾赠予吕布。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赤兔马为追随关羽伏地而亡。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文中所写故事发生时间与原著中的三国故事同时代,故事中的人物如关羽、孙权、曹操、董卓、吕布等,都是原著中的主要人物,赤兔马的经历也大致与原著

12、所写一致。文中出现关羽走麦城、董卓杀少帝、吕布杀丁原和刺曹操等情节,原著中也确实存在,这些就是这篇作文“实” 的部分。而关于赤兔马以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特别是临终前与伯喜的对白,还包括结尾处的“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等文中主体内容,则都是原著中没有的,它们就构成了本文“虚”的部分。这种虚实相间,真幻互参的写法让人拍案叫绝。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 的主题,也暗合了当年“诚信”的考试话题。三、扩展法此法仍用名著人物故事的时代环境和事件,仅仅只是巧将其中的某一情节,按话题的需要作合理的扩展式“新编” 。它的“

13、 创新”主要表现在让原著中人物在某一故事情节中,有更能体现话题要求的言行举止及心理表情,它的“巧”主要体现在依据原著人物或情节,对原著人物思想性格及心理,作一些既大致上合情合理,又能体现话题要求的新虚构。例如2002 年江苏一位考生写的武松打虎中被漏掉的细节:文叙施耐庵先生写武松打虎,漏掉了武松的心理变化过程:他打虎之前其实是一介匹夫,好喝点酒,喝完酒后仗着个子大吓唬人。也又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所以他一定要乘夜过景阳冈,方显本事。不过毕竟心里有些发怵,于是就干了十八碗酒壮胆,压压那股怵劲才上路。不到半山腰就吹得醒了一半的酒,那怵劲又渐渐上来了,有几次武松都想调头回去,因为担心这事传出去自己没脸面

14、在江湖上立足,就这么犹犹豫豫到了那块青石板躺了下来。武松在那儿其实没有睡着,他在想自己的半生际遇,落魄江湖,想和哥哥在一起的时光,甚至想到设若此次大难不死,回老家后一定努力赚钱讨个俊俏媳妇,安安生生过日子。可只有一刹那的工夫,林中忽然起了怪声,唬得武松脸色发白,心如鹿撞,武松斜倚青石,手持哨棒,心下不停地为自己壮胆。也就在武松气势高涨时,那只倒霉的大虫出现了,武松有了心理上的准备,也就无所畏惧,因此演了一出拳打猛虎的武剧。从那以后,4武松的胆量确实是大多了,也勇敢多了,当然这里的勇敢也并不是指单纯的匹夫之勇。水浒传写武松打虎的壮举突出的是英雄行为,而对打虎前的心理没作这样的详描细绘,这位考生根

15、据话题“心灵的选择”的要求,对武松打虎的心理进行一番细腻而又绕有趣味的描写,既巧妙的诠释话题,又借以阐明了这样一个主题:英雄的诞生有运气成份,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危机面前,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都是通过扩展武松打虎这一故事中的个别情节而巧妙实现的。优秀的作品,总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资想象的艺术空白。发挥创造才能,巧妙想象并放大这些空白处的细节,从而写出值得玩味的新编故事。譬如,王昭君出塞,流传的只是一个较粗放的故事,因而给我们留下了故事新编的艺术空白。2002 年一考生所写的昭君的选择 ,就是选用这个老题材,大胆想象昭君出塞前一晚上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地描写了她“将扑火的蛾儿救出来”这个细节,通

16、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王昭君的心理活动,丰满人物形象,也为情节的陡转做准备。本法的要点在于细节要准确,真实,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以“故事”为引子,以今日之事去推测“ 故事”的空白部分,形成一线串珠纵论现实的格局。四、续尾法此法往往是紧接名著的结尾的情节再续写新故事,所续故事或进一步刻画原有人物形象,或合理发展原著人物性格。它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让人物在新的时间地点,面对新的情况,而有新的表现:或仍然受其原有思想性格的支配,或接受原来的教训,思想性格有了新的变化。它的“巧” 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原著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原来人物所应该接受的教训,让人物在续写部分有合乎情理的充分表演,同时这些表演又要合乎话题要求。例如 2004 年福建一考生写的薛宝钗魂断大观园 ,续写的是在红楼梦情节结束之后,宝玉出家后宝钗孤独悲伤与悔恨。因为她好强与周全,才能苦守岁月,并为贾家竭尽己力;还因为她聪明与机敏,她最终悟出了自己和林妹妹共同的悲剧原因。文章用时空叠现交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