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31057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部分名校2014届高三12月统一考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 1 第云南省部分名校 2014 届高三 12 月统一考试 语文(昆明三中、玉溪一中)语 文 命题:昆明三中高 2014 届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共 70 分,第卷共 80 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请将各题答在相应位置,写在该题框外无效。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闲话信仰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

2、弱 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 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 超稳定结 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 经历的艰苦思想过 程,使它在人 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 “孝” 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 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

3、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 “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 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 没有“ 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 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 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 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 百善孝为 先”。因此可以说, “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上面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 积 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 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

4、不能回避。由于对生命意 义的探索缺失了“ 彼岸情结”的支撑,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 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而在 权力场中,谄媚逢迎,虐杀无辜;或者是崇洋媚外,唯利是图 ,内涵虽然不同,嘴 脸一样丑恶 。而且,从表面看来,其来源和过程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能够按照当权者的意志一夜之间便蔚 为风气。 这在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猛烈的碰撞,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是一个相当漫 长而惨烈的过程,时至今

5、日,巴尔干人民还在饱尝这一惨剧留下的苦果。相 对他们而言,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在这里所谓“ 坏事变好事” 的逻辑 得到了证明。不是 吗?如果我们 也十分执著于某种信仰,那中国和世界今天会是何等模样。说到这里,再回到开篇的问题 ,美国人 为什么不喜欢中国人?那位留美学者的答案 “没有信仰”云云,便很值得怀疑。1下列关于“信仰”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资源的稀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中国人缺少信仰。B儒家思想在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没有给其他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间和条件。C信仰并不是宗教徒的专利,在中国历史上的

6、某些时期,道德教化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足以媲美于高级宗页 2 第教。D道德信仰易受时代环境左右,在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之所以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相当高的层次,只是因为它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过程。B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体现出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从这一点上讲,先儒们“孝”的观念的提出,可谓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C中国历史上,在国家基本安定的情况下,统治者一般总会重视文化建设,道德教化也会得到有效传承。D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会

7、出现消极的一面。3依据原文的信息,不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人也许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所以,宗教对于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B “百善孝为先” 。 “孝”道得到推行,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推行“孝”道。C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信仰有其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崇尚宗教,仍应加强道德建设。D中国和平安宁,而巴尔干地区还在饱尝漫长而惨烈的改宗斗争,这表明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

8、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 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 刑狱。 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 绰竞 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 ,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 “三虎 ”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 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 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 为变。徙提点河北刑 狱,治奸赃益急,所劾 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 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

9、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 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 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 误国计。 ”于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 为成法,于是 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 载,舟兵无以自给, 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 偿所 逋。鼎 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10、 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 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 遣:发配页 3 第C.不肯偿所逋 逋:拖欠D.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 挠:阻止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3 分) 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 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治奸赃益急,

11、所劾举,不避贵势 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B.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

12、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 擿发吏,至微 隐罪无所贷 。(5 分)译文: (2)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5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89 题。寄 黄 几 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此 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 )德平镇。黄几复: 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四立壁:家

13、徒四壁之意。 蕲:同“祈” ,祈求。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 8本诗颔联被称为“奇语”,请从它使用的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种简要赏析。(5 分)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 1 分,错一空扣 1 分。共 6 分。)(1)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2)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沧海月明珠有泪, 。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

14、商隐锦瑟)乙 选考题页 4 第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 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西伯利亚的温暖冯有才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 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 值 十二月,天寒地冻。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 场,成 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 遗弃了或者处决了。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 生。 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 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 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 劣,卡 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