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29467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陈涉世家一、字意(1)通假字1.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2.为天下唱。(唱通倡)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二、词语归类(1)实词总结为作,当。“若为佣耕。”担任。“为屯长。”是。“号为张楚。”作为。“为天下唱。”制,建造。“为坛而盟。”行(hng)行列。“皆次当行。”做,进行。“乃行卜。”行进,行军。“行收兵。”次编列。“皆次当行。”停留,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值,承担。“皆次当行。”应该。“不当立。”在,正当。“当此时。”举起事,发动。“举大计”。立。“死即举大名耳。”(2)虚词总结之往。“辍耕之垄上。”助词。“怅

2、恨久之。”的。“鸿鹄之志。”代词。“二世杀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以因为。“扶苏以数谏故。”认为。“或以为死。”把。“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用。“以激怒其众。”表界限。“徇蕲以东。”已经。“固以怪之矣。”也表判断。“吾闻二世少子也 。”表诘问。“何富贵也?”乃于是,就。“陈胜吴广乃谋曰。”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固本来。“固以怪之矣。”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前后是承接关系。“夺而杀尉。”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蕲”。三、翻译1、陈涉太息

3、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四、问题1、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3、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4、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5、陈胜为起义军制定的策略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6、提出这一口号目的是为了:为天下唱,宜多应者。7、为什么

4、陈胜认为提出这一口号就可以“宜多应者”?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8、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鱼腹中书 篝火狐鸣9、这样的舆论准备是为了什么目的?“威众”10、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1.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隆中对一、字词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2. 自董卓已来 (

5、已,通“以” ) 古今异义词 遂用猖蹶 古意: 失败 今意:嚣张 凡 古意:总共 今意:平凡 孤 古意: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今意:孤单 遂用猖獗 用 古意:因此 今意:使用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古意,拜访。 今意,照顾、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 古意,大概。今意,危险、输。(百战不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 古意,一天天。今意,太阳或日子 抑亦人谋也 抑 古意,而且。今意,压抑,或者句式: 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省略句:君与俱来。 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义著于四海。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6、也。 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箪食壶浆:箪,用竹器盛,壶,用水壶盛。 信义著于四海:信,讲信用。 名词作状语:西和诸戎:西,向西。南扶夷越:南,向南。外结好孙权:外,向外。内修政理:内,向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名词作形容词:思贤如渴:贤,有才能的。一词多义: 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因:因屏人曰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 3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

7、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经历了三代。 谓: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为:好为梁父吟 唱,谓为信然是 ,以弱为强者成为,变成,贤能为之用 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以: 以弱为强者凭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二、翻译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3、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8、然志犹未已,

8、君谓计将安出?三、问题1、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4、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7、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唐雎不辱使命一、字词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 3.仓鹰击于殿赏(仓通”苍“,苍鹰,猛禽) 4.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

9、气) 一词多义: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 2 个)出使 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用,拿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以君为长者把 于:受地于先王从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引出动作的地点 词类活用: 以大易小大,小都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大的地方和小的地方 4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果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

10、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古今异义: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古:交换,今:容易,但现在也有这个交换的意思,不常用,一般在成语里保留了这个意思。 虽然古:即使这样,是两个词;今:表示让步的关联词。这个肯定是古今不同。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古:于是;今:因为、原因、根据、因袭。其实因在古代意思很丰富,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词多义。但现在确实没有于是这个意义了。 非若是也是,古:这样;今,表判断的动词。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尝,古:曾经;今:尝试。二、翻译(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1、(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4)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7)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三、问题4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5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6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7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8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9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10.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

12、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曹刿论战一、字词【古今异义】1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隙) 2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3弗敢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4。必以(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5玉帛 (古义: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 6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 7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8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9.必以(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10.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511.忠之也 (古义:类 今义:同

13、一家族的人)【一词多义】1 故:公问其故:原因 故逐之:所以2 从:民弗从:服从,顺从 战则请从:跟随 3 其:其乡人曰:他的,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军4 何以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5 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二、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三、问题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7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8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9

14、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出师表一、字词通假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 通 “又”古今异义出 句 古今异义词 古 义今 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 时 指四季中的秋季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扩大 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 义 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 陟罚臧否 否 恶,坏,批评 表示否定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 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 表示因果关系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指品质低劣 猥自枉屈 猥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 庶 希望,期望 众多 晓畅军事 晓畅 精通,熟练 通顺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痛心遗憾 十分憎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

15、感激 感动振奋 意指激动感谢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偏私 偏袒和私心 照顾私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 平民 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严谨而慎重 小心慎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涕 眼泪 鼻涕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任务 效果不效则治臣之罪 效实现 效果不宜异同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1 不同;不一致。 2 引申为反对。 3 反对意见;异议。6当奖率三军奖激励奖励,奖品.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奔走效劳 速度快 后值倾覆倾覆失败倒塌通假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通“拣”,挑选)必能裨补阙漏 (阙 通“缺”,缺点,疏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整数后面的零头 )一词多义为: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以: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先帝不以臣卑鄙(认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词类活用1.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做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