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29041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之二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大学附中高三周考历史试卷(二十)(命题:高三备课组 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48 分)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2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史载:“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丞相府门无栏,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

2、在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元朝4自魏以来,谱牒之学大盛。如唐初“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 ,甄差群姓。开元初,邵冲与薛南金复加刊窜,乃定。 ”这一历史现象说明A封建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沿袭C唐君主为昭示正统地位 D宗法制融入古代社会生活5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6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

3、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工商皆本 B海禁和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7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 ,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 B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C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 D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8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 ,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4、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9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 月 10 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10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

5、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同情的话来捣乱。 ”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11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 ,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理化 植物动物图画 体操 合计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10 177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121951 年 10 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

6、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3 “傻子瓜子”的牌子挂出后,生意越来越兴旺,一天的瓜子可以卖出两三千斤。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请来一些无业青年当帮手,到秋天,别人帮他一点数,居然有了12 个。有人认为这捅出了一个大篓子。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发展成大势所趋 B改革开放初个体经济地位尚未被认可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在艰难摸索中逐步进行14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

7、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 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 30 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51645 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 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A工业革命的展开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16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 19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

8、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 。而 19 世纪中期, “到处都在促进民主” 。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17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图一 黑奴贸易路线图 图二 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A政治文明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物质利益驱动 D交通工具革新18俾斯麦从 19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

9、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 1871 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19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 ”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多角度理解世界

10、政治文明发展进程20 “怀特方案”是由美国的财政部长助理亨利得克斯特怀特早在 1940 年就制定出来的管理未来国际金融的方案。其中已经包括了建立国际稳定基金和世界银行的问题,后者可以看做是前者的一个有关全球经济长期发展的实质性补充,前者则是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一个金融性措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该方案遭到经济衰退的英国的抵制 B反映了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企图C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D该方案维持了国际金融市场长期稳定211903 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11、。 ”该文所体现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武力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 C实行君主立宪 D维护专制统治22.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 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 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23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八大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A

12、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B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24. 1985 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 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二、非选择题(共 4 题,52 分)25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 监察制度是在秦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3、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 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 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 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 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 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材料二 中国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 试权,一个是 弹劾 权;不过中国的君权,兼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说到弹 劾权,在中国君主 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 过,也可冒死直 谏。可见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五权宪法的立法人 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 领 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孙中山五权宪法(1921 年)(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