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28744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3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与体系构建_李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 市历史文化景观 资源评定 与 体系构建 李鸣 刘伟奇 摘 要: 针对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层面的历史文化景观 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 提出具有地方特点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评定方法及体系构建。以广西 区 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体系构建为研究载体,首先通过从人文地理因素和人文历史因素两个方面对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 ,进行了 深入挖掘和高度概括 ,从文化和历史上去把握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精髓,其次 从资源价值的角度,对资源进行评定,形成南宁市一、二、三级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并从市域层次构建南宁市历史文件景观总体框架。 关 键词: 历史文化景观 ; 资源评定;体系构建 ; 南宁市 21

2、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的提升,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历史文化景观日 益受到重视,人们不仅认识到历史建筑实体内容应得到传承和保护, 也认识到历史文化生存的空间环境和精神文化也需要继承下来 (戴代新 , 2009) 。 南宁市作为一个有着 1690 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但 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展示方面与其千年古城的历史不 相 符。近年来南宁市的文化保护与开发呼声很高,围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极编制相关规划,并在全市范围内选点建设了几处具有南 宁特色的历史文化景 观工程。然而散点式的建设,无助于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整体提升, 如何在众多历史信息的 基础上筛选出

3、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如何 构建南宁市 的历史文化景观 体系 成为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1 南宁 历史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1.1 人文地理因素 1.1.1 西南要枢 南宁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中,到了清代随着对外开埠,其区位特点越发明显。清代大学士鄂尔泰向朝廷上 书 时称:“南宁府,南控交趾,东瞰浔梧,西接思田,北卫桂柳,为粤省要枢”。南宁在当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如今的南宁 不仅 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 路枢纽, 而且 是 国家西南战略 北部湾经济区的 核心 城市, 更是 目标打造 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国际城市 。 1.1.2 山水形胜 南宁 北 有 高峰岭低山,南有土坡高

4、丘陵,西有凤凰山 , 地貌特征 总体呈现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 南宁自古与水有着不解的渊源, 郡县图志记载“ 邕州因州南邕溪水为名 ”。 在 南宁 境内 不仅有 左江、右江 在三江口宋村附近交汇形成郁江上游邕江段,而且在历史上城内外湖、塘、溪流、泉水众多。 低丘多水的山水环境,形成了南宁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 古籍记载“风景为揽胜唯一之需要。都会所在地,尤不可少 ” 。 邕州八景是南宁最为 重要的自然人文 景观。众多文人墨客 与南宁结下了不解之缘 。 图 01:历史上的南宁与当前南宁的 区域地位 图 1.2 人文 历史 因素 1.2.1 由弱变强、蜕变成蛹的历史发展 根据南宁在历史发展

5、过程中地位的变迁, 其 历史发展 可以概括成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到汉朝,形成聚居点;第二阶段,东晋到隋,南宁成为一方治所;第三阶段,唐朝以后地位上升,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第四阶段,宋到清末,地位下降;第五阶段,民国时期,恢复广西中心城市地位;第六阶段, 新中国成立 后,确立首府地位。 1.2.2 经历风雨,迎头追赶的城市发展 南宁 城市 发展可以 概括为古城发展阶段、 近代 城市 改建 阶段和 现代 城市 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古城发展缓慢,城市建筑集中在城内。这一阶段经历了晋代 建城 ,唐代 以后 城区大面积沿江向北、向东扩展 ,到了宋代城池 才稳定下来,元明清三代没有变化 。 明清时期,

6、水运商贸繁荣,城市发展 已突破城墙,滨水码头区域繁荣发展。 第二阶段 为骑楼兴盛时期 , 当时政府考虑南方炎热多雨的特点,要求沿街商户负担修筑马路的费用,自行拆除原铺屋,改建骑楼式的新式街道 , 城市建设突破古城,向西向东发展 。 第三阶段 城市建设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 城市正按“一轴两带三中心” 进行空间格局 发展 。 1.2.3 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民族环境 南宁历来是祖国南疆的重镇,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 壮族是世代居住在南宁的主体民族,早在旧石器时代壮族先祖就已定居在邕江流域,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由骆越族逐渐衍变

7、而来;汉、回、瑶、苗、侗等 34 个民族自秦汉开始陆续迁入南宁,以政治型移民、军事型移民和经济型移民为主。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外来民族与世居壮族杂居,相互通婚,共同生产,团结互助,因而在生产、生活及文化习俗上也受到壮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形成 了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亲密关系,最终形成了多民 和谐共处的民族环境 。 1.2.4 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环境 古代南宁受到“五岭”的天然阻隔,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农耕社会,造成了这里 独处一隅 、 相对落后的局面,但随着军事战争、人口迁移、商贸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到了近代随着口岸的开通,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呈现中西文化交融的

8、局面,再到了当代,文化大繁荣,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南宁文化体现为以壮文化为特色,吸收中原文化、岭南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兼容 并包、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特征。 2 南宁历史文化景观资源面临 的 问题 2.1 分布 不均衡 通过对现状资源的梳理,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中心城区 80%的资源集中在邕江北侧的唐宋城址范围内。明清传统民居建筑及建筑群多分布在建成区外围。史前文化景观即贝丘类遗址主要分布在邕宁区和青秀区。 2.2 特色 不明显 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城市因江而生,依江而建,靠水而兴,城市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邕城古八

9、景之一的“邕江春泛”,即是当时邕江景色的高度概括。时至今日,邕江两岸建起了滨江休闲公园,周边 已高楼林立,虽已建有一些零星的反映水文化的景观,但其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没有充分挖掘邕江的水文化。南宁北有大明山,南有五象岭和青秀山,城市与山有着不解的渊源。传说中的“邕州八景”中的“象岭烟岚”、“青山松涛”即是对五象岭和青秀山的写照。现有的山川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在市民的记忆中,仅仅作为城市的风景区和公园的功能。 2.3 保护 力度不足 南宁有着 1690 余年的 建制 历史,晋代、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的古城,在文献中均有记载,其中宋城和明清城池仅有部分有遗址保存至今。长期以来,资源保护意识

10、不到位,很多历史建 筑及场所均让位于城市建设开发,现有的文保单位,由于保护资金不足,很多处于封存状态。南宁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拆大建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村落民居群、特色传统街区经常被蚕食,让位于城市建设;住户或租户对建筑任意改建甚至拆建。不论是从政府到民 众对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保护意识淡薄,同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文化、房产、规划等部门分别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 2.4 展示利用 欠缺 历史上的钟鼓楼、仓西门、东门、迎恩门、镇江门、安塞门、新西门、护国寺 、 乌龙寺等重要古城代表建筑,均没有通过适宜的形式得以展示,古城文化景 观挖掘不足。南宁市的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从手工作

11、坊到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期间经历了对越作战国家对西南工业发展政策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东盟自贸区以及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南宁的工业发展加快。南宁的工业虽然比较薄弱,但是仍然留存下了许多老厂房。南宁市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 仅仅是近 10 年的事情, 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 3 南宁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评定 3.1 评估方法 规划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式对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归类梳理。从充分挖掘文化景观资源的历史由来、文化、审美承载、经济价值以及教育引导、纪 念意义等方面出发,针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唯一性等 8 项评估标准,通过分析复杂

12、系统的有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将系统层次化,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系统,计算判断不同类型标准的最大特征值和它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出不同要素或评价对象的优劣权重值。 为了更为合理地确定文化景观不同类型价值的相对重要性,在 8 类价值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还确定了 17 类次级价值指标。为充分尊重恢复与重建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次级价值指标,设计分解了不同的评价因子,并列入评定标准。在建立的价值评估指 标体系中,包含 8大指标类别, 17 次级指标类别,总共 28 个评价因子,并采用德尔菲( Delphi)和层次分析( AHP)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各自权重占比,进行评价项目的分解与打分,最终综合 8 项价

13、值评定分值,确定资源价值和可修复利用程度。 表 01:价值评估体系构建表 综合价值 ( 65 分) 历史价值( 20 分) 时代价值 知名度价值 纪念价值 艺术价值( 15 分) 审美价值 工艺价值 丰富度价值 科学价值( 10 分) 研究价值 功能价值 科技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10 分) 文化传承价值 精神价值 情感价值 经济价值( 10 分) 市场价值 旅游价值 保存状况 ( 35 分) 真实性( 15 分) 真实性价值 完整性( 10 分) 存在价值 唯一性( 10 分) 珍惜度价值 3.2 分级评定 历史文化景观的发展策略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在对其价值评估后,还须

14、进行价值重要程度的分级分类。考虑到文化、时间、空间三者的相互联系,时空属性作为历史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同时时空体系中还存在着意象集合,而文化在时空上具有无限的可创性,它的发展和成长,呈现一个纵 向积淀精 华,横向大量产生,主动存优汰劣,不断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因此 规划从历史文化景观的属性切入,结合基于 AVC 理论构建的价值评估体系,从文化维度 、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三个方面对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重要程度进行 分析,从而做出历史文化景观 资源 的分级分类。 ( 1) 一级历史文化景观 价值评估体系中评分在 85 分及以上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文化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三者相统一,既指在文化维度上

15、,其历史文化较充分的体现了当时时期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地的地理特征,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在历史上 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场所或者建筑物,在时间维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的历史文化景观。这些历史文化景观的恢复重建有利于形成整个城市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 2) 二级历史文化景观 价值评估体系中评分在 85-75 分(包括 75 分)之间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文化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其中两者相统一,既指在历史上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文化场所、景观或者建筑,能代表一部分当时的历史文化特色或者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时间维度上,已成为当代人脑海中记忆的景观、建筑或者场

16、所,能够唤起人们的儿时或者埋藏脑海中的记忆的历史文化景观 ,同时具有整个市民或者至少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这些历史文化景观可有选择性的恢复重建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城市历史厚重感。 ( 3) 三级历史文化景观 价值评估体系中评分在 75 分以下的历史文化景观要素。在文化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没有相互的交集,价值特色不具有典型性或者代表性,但是从一定层面上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色或者地理特征或者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景观。在时间维度上,已成为当代人脑海中记忆的景观、建筑或者场所,能够唤起人们的儿时或者埋藏脑海中的记忆的历史文化景观,但只是少数人或 者局部地区居民的共同记忆。 图 02:南宁市历史文化景观分级分布图 4 南宁历史文化景观体系 构建 规划将构建“一带、三区、九线”的南宁市域历史文化景观体系。 “一带”:以左江、右江、邕江水为带。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