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5002720 上传时间:2021-07-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语文中考阅读冲刺训练之说明文阅读(15篇)(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3分)亚马孙不是地球的肺袁 越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亚马孙为地球提供了20%的氧气。著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媒体说这是地球的肺被点着了,名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丹宁教授在Livescience网站撰文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呼吸到的氧气并不是来自森林,而是来自海洋。要想明白这一点,首先必须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一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停地循环着,氧原子自然也不例外。氧气最初肯定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陆地光合作用的三分之一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则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所以亚马孙每年生产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

2、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因此绝大部分陆地上光合作用生产的氧气到头来都会被尽数消耗干净,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氧气有结余呢?答案就是把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从氧循环中移除出去,不让它们被分解。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深海。海洋表面生活着大量海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很多有机物, 其中大部分被鱼类吃掉了, 但有一小部分没被吃掉的有机物沉入了海底, 那里严重缺氧, 微生物无法生存, 所以有机物被保存下来,躲开了氧循环。我们呼吸的氧气, 是大量有机物被移出氧循环的结果。 有机物通常用碳来表示,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就是

3、大家耳熟能详的碳汇 ( Carbon Sink) ,这可比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高多了。 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 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被一把火烧光了,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仅仅会减少 1%而已。也就是说, 无论再爆发多少场森林大火,地球上的氧气也够我们再呼吸个几百万年的。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亚马孙大火无关紧要。先不说别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大量物种只在这里生活,一场大火很可能会让很多人类尚未发现的物种就此灭绝,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沉在海底的有机物最终去了哪里呢?答案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开发化石能源,本质上就是把过去几百几千万年积攒下来的碳汇重新

4、纳入氧循环之中。由此造成的氧气减少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氧气减少的副产品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的表面温度,全球变暖这件事就是这么来的。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陆地上也有类似深海那样的环境,这就是泥炭沼泽。这东西通常位于寒带,枯枝落叶被缺氧的河水淹没,还没被微生物分解就沉到了水底,并被封存在那里。北极冻土带到处都是这样的泥炭沼泽,其中含有大量碳汇。今年夏天北极地区也在燃烧,这件事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远比亚马孙大火要大得多,却被公众忽视了。(选自意林 2019年 11 月,有删改)1. 文章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2. 下面句子中加点

5、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因此绝大部分陆地上光合作用生产的氧气到头来都会被尽数消耗干净,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3. 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要加上“夏季北极地区燃烧”的例子,可以删除吗?请说出理由。(2分)4.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选文的第段并结合链接知识,站在企业的角度提出两条减少环境污染的合理化建议。(2分)【相关知识链接】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 PM2.5),一旦排

6、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5. 文章以“亚马孙不是地球的肺”为题好在哪里?(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2分)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周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有着无数吸引公众向往的魅力,而其中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琉璃瓦顶。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古人也叫它“五色石”。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具有琉璃制作技术, 而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烧造建筑琉璃的制品,并逐渐应用到了皇家宫殿和庙宇建筑中,在明清时期已得到全面充分的应用。紫禁城在明代建造之初,其屋

7、顶就使用了以黄色为主的各色琉璃瓦。紫禁城屋顶上的琉璃瓦的使用,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首先,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防水性是琉璃瓦的重要特性,也是琉璃瓦取代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 记砚铜雀台瓦有这样一段关于琉璃瓦的描述:“相州魏武帝故都,所见铜雀台。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之治,火之, 取其不渗,雨过干耳” 。这说明当时对琉璃瓦的使用,正是利用其不渗水、雨后干燥快、不会增加瓦顶重量等优点。琉璃瓦表面施釉,不会吸水,因而不会增加 屋顶的重量, 从而保护了建筑的安全。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 琉璃瓦在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的屋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

8、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 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还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再次,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与普通陶瓦不同,琉璃瓦不存在风化的问题,能够长久保持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瓦的胎体表面有釉面层。该釉面层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保护层,阻止了空气中各种成分尤其是水分的侵入。由于釉面层本身光滑且不吸水,当雨水落到釉面瓦上时,一方面,釉面层的封闭性使得空气中的水分无法渗入胎体;另一方面,琉璃瓦表面光滑,且在屋顶上有着明显的排水坡度,因而水流能够顺着瓦面迅速排向地面;基于以上两种因素,瓦件很快保持了干燥,因而不会渗水,避免了风化的产生。最后

9、, 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 紫禁城的琉璃瓦顶通常是明亮而洁净的。在紫禁城的屋顶上,很少看见有鸟粪,其主要原因在于琉璃瓦本身的光滑、 明亮及鲜艳的色彩。琉璃瓦有着明亮的光泽,尤其在太阳下会闪闪发光,而鸟类害怕连续反光的物体,因而很少愿意落在琉璃瓦顶上歇息。紫禁城的琉璃瓦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使得鸟儿避而远之。国古建筑专家林徽因女士认为, “本来轮廓已极优美的(古建筑)屋宇,再加以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便几无瑕疵可指”,可充分说明琉璃瓦的装饰功能。从功能上讲, 紫禁城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 而在古代,黄色正是皇权的体现。可以说,琉璃瓦是我国古代科

10、技在建筑上的运用体现,亦能反映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选自科技日报 2019 年 11 月 08 日,有删改)1. “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我2. 文章第段画波浪线句引用林徽因的话有何作用?(2分)3. 紫禁城使用琉璃瓦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分)4. 第段说“(琉璃瓦)亦能反映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请根据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链接一: 人造琉璃古名“琉璃” ,出自西域波斯、龟兹等国,常制成器皿,作贡品传入中国。据清工部续增则例记载,皇家常用的琉璃

11、构件共有上百种,仅 建筑用的琉璃瓦造型就有板瓦、筒瓦、勾头、滴水、吻、兽头、脊等64种,而且每种瓦件又有严格的尺寸、 颜色分类。在明、清时期,琉璃是皇族的 专属品 ,民间百姓不可随意烧制,更不可越制使用。链接二: 在清代,对不同等级的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有严格的规定。黄琉璃瓦: 用于帝王宫殿、陵庙,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绿琉璃瓦:用于王府。青琉璃瓦:用于祭祀建筑,如天坛祈年殿,屋顶铺纯青琉璃瓦,象征青天。黑琉璃瓦、紫琉璃瓦等多用于帝王园林中的亭台楼榭。5.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防水性是琉璃瓦的重要特性,也是琉璃瓦取代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B. 琉璃瓦有着明亮的光

12、泽, 尤其在太阳下会闪闪发光, 而鸟类害怕连续反光的物体,因而很少愿意落在琉璃瓦顶上歇息。C. 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 还具有热阻小、导热系数大的特性。D. 从功能上讲,紫禁城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而在古代,黄色正是皇权的体现。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2分)变沙漠为绿地的新方法:点沙成土沈羡云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目前全世界陆地总面积大约有 1.49亿平方千米,而沙漠面积就占了 20%,大约有 3000 万平方千米。沙漠不断地与人类抢夺生存空间, 它不停地吞噬周围的绿洲, 并且以每年几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如果任其蔓

13、延,地球只会仅存海洋与沙漠, 不再有绿洲。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将沙漠变绿洲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传统的沙漠改造主要有 3 种方法:第一种是工程方法, 最著名和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麦草墙来固定沙土,通常用于沙漠公路两旁, 缺点是在风沙过大的地方收效甚微;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即在沙表面喷洒固沙剂, 将沙体表面固化来防止沙子流动;第三种则是大家熟知的植物方法,例如种植沙生植物,并采用滴灌技术来保持土地水分,这对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沙体中植物难以生长,其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于是,人们想如果能够“点沙成土”就好了。现在,这种幻想被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实

14、现了,他们找到了破解土壤的“力学密码”。他们仔细地分析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发现土壤具有两种力学状态:干时是固体状态,湿时是流变状态,并且这两种状态能够相互转化。由于土壤的这两种特性, 使得土壤有自修复和自调节两种功能:自修复就是土壤在干时的固体状态下开裂 破坏,吸收水分后能够变为流变状态,从而可以修复破坏的土壤。它是稳定、持 久的,是使土壤生生不息的前提。自调节即土壤颗粒排列的改变不会破坏土壤的性质,也就是土壤随便怎么捏合,其性质不变,只有这样,土壤才能让植物生长 在其中,并以“温柔”的力保住植物,成为植物的理想载体。接着,他们探讨了 土壤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土壤有“万象结合约束

15、”的特性, 即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从而使得土壤拥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特性。正是这种约束使土壤施以温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维持 植物稳定,并且能够保水、保肥和透气。但是,沙粒间不具备这种约束,所以表 现为一盘散沙。于是,他们想如果让沙粒间有了这种“万象结合约束”,沙漠土壤化就有可能实现。在此理论基础上,2009年易教授首次提出沙变土的原理。要想将沙变成土壤,就需要给沙子“万象结合约束”。于是易志坚团队集中力量寻找可以产生“万象结合约束”的黏合剂。最终,经过反复实验,他们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植 物纤维黏合剂。将一桶水浇到普通沙地上后,水会迅速下渗;而将这种黏合剂混合到沙子中,再加入同样规模的水,2分钟左右,原先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摸上去很有黏性,手握住并不会散掉。混合好的“土”围成一个凹坑倒入 水后,水也不流失。有了沙漠土壤化原理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