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4663173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中的夏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中的夏至2021年6月21日 11:32:00,我们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试题:下列城市夏至日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 C.哈尔滨 B.武汉 D.北京答案C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我国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国昼长最长之地,昼长17小时;最南边的曾母暗沙则昼长最短,是12多小时,南北差距达4小时40分钟。 【夏至: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夏至(夏之极)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

2、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处在双子座)。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

3、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事实上,不止是在地理领域,在制表业,夏至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在最早的天文观测台巨石阵中,1999年发现的、建于公元前4800年左右的Goseck圈的三个出口之一,就正对夏至日出日落的方向。既然如此,在夏至日这一天,我们不妨“温故知新”,重温曾经学过的那些地理知识, 地理课上学到的“夏至日”为什么

4、说夏至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呢?它既不是不是情人节,也不是圣诞节,没有礼物收的日子都不特别呢但是,同学!它是一个逢考必出现的重!要!考!点!啊!关于夏至日,地理老师不厌其烦强调的一个知识点是: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几乎直射北纬2326。于是这一天,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到另一个知识点:夏至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离太阳比较远。由于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才能感受到泾渭分明的四季和昼夜,欣赏到日换星移的天文星象。 既然如此,怎么可能平年都是365天、每天都是24小时呢?你知道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吗?走过春夏秋冬,跨过酷

5、暑严寒,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人们通常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为一年四季开始,其实,季节的划分有多种:天文、气象、节气等。天文划分法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气象划分法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节气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这几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统一的时间段界定季节显然不合理。四季更替使原本美丽的地球变得格外多姿多彩有没有更科学的划分呢?气候季节特指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划分季节气候季节划分指标的依据是候温法,是张宝堃先生于1

6、934年提出来的,至今仍在气象业务中使用。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候温即5天的平均温度。但在气候季节划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天滑动平均值,即以当天及前4天为一组计算平均值。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 谁制定了历法你还记得地理课上老师让我们将左手紧握成拳背诵的口诀吗:“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只有八月是个例外因为七月大,八月也大。八月的英文为August,是以传说中的奥古斯都大帝

7、命名的。关于“八月有31天”这件事,有两种说法。一是奥古斯都在位期间采用的是儒略历。在这种历法中,教皇每三年增加一天(而不是四年)以弥补岁差,这就意味着36年出现了12个闰年。奥古斯都为了纠正偏差,于公元前8年宣布取消12年间的3个闰年。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就将奥古斯都出生的月份八月改名为奥古斯都月,并从二月“借”来一天。于是,August(八月)就有了31天。另一种说法呢,小编觉得比较符合奥古斯都大帝的人设啊!公元前45年,凯撒大帝引入了新的历法。他将自己出生的月份7月命名为July,并从处决死刑犯的2月拿了一天加到自己的月份,以彰显自己的仁慈。除了7月之外,1、3、5、9、11这五个月份

8、也“沾光”被定为31天。等到凯撒大帝的养子奥古斯都即位,他当然就不干了!凭什么一样杰出而伟大的他,出生的月份比别人少一天呢?于是,奥古斯都大笔一挥,将出生的月份八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同样从二月拿走一天你相信哪种说法呢?但其实你相信那种说法并不重要因为我要说的跟两段说法的真伪没什么关系:无论一年多少个月份、一个月多少天、一天多少小时,历法的制定除了学者的研究,也受到当时最有权力的人影响。 夏至的地理意义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直射23 26N。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是太阳直射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

9、,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昼夜变化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一年中最长,夜长最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从春分开始日长夜短,而夏至这天太阳落山最晚,日天也最长,古代就把这天叫做“日长至”。太阳高度和日影的变化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也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在我国的穿越的省份自西往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自西向东依次穿越我国的云贵高原,珠江流域,浙闽丘陵,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山脉。被北回归线穿过地区这天正午立杆无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杆日影这一天最短,且影子朝北。因为这一天北回归线以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10、日影也就最短,太阳在大部分国土的南面所以影子朝北。 日长之至,是谓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我国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国昼长最长之地,昼长17小时;最南边的曾母暗沙则昼长最短,是12多小时,南北差距达4小时40分钟。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人们看自己的影子,也会见到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中国大陆有五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北回归线标志点设有“窥阳孔”,人们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

11、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 什么是时间等式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星象学家发现235个太阴月(从上次新月到下次新月的时间为一个月)相当于19个太阳年(从上次春分到下次春分的时间为一年),为了尽可能让太阴和太阳周期同步,他们加入7个额外的月份(闰月),随后诞生了卓越日历。卓越日历规定一年为365.2469天,或者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次日出之间的时间则分为昼夜各12个小时。春分和秋分的昼夜长短一致,然后白天时长增加,夜晚时长缩短,直至夏至日。冬至日则相反。而事实是,一年之内,由地球公转轨道而引起的每天日照长度都在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非圆形,地球自转平面和公转的轨道平面又有一个2

12、3的夹角,这就导致了一天的实际时长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24小时,而是在24小时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15分钟左右。刚好是24小时的日子每年只有4天:4月15日、6月14日、9月1日和12月24日。 总结一下,由夏至日的概念,我们可知:每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长是不断变化的,于是腕表上有了日出日落时间显示功能;地球运行的真实轨迹并非我们从普通腕表上读到的时间,而是通过真太阳时或时间等式来表达;地球公转每四年就比民用时多出0.9687588天,由此产生了“闰年”的概念,也就是腕表上的闰年显示功能可见,时间等式和万年历往往也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提供的数据互为参考,不仅可以显示实际太阳日的长度变化,还能显示

13、月份的长度变化,可谓珠联璧合。6月21日或22日,夏至节气。这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它代表了一种极致。这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标志着盛夏季节的开始。 三伏天,热成狗中国人有以伏计日法。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对热的感受方面,东西方人是一致的,人们观察到,夏天热得狗都吐出了舌头。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古罗马人认为每年7月、8月的酷热是太阳加上天狼星的热能造成的。天狼星在英语里叫

14、“the dog star”“dog days”由此而来。俗谚说:“夏至狗,无处走。”“热成狗”成为有关不妙状态的妙语。 季风(monsoon)季风一词源于阿拉伯语“mawsim”(季节)。至少在公元1世纪前,阿拉伯的水手已经注意到印度洋上冬季盛行从印度吹向东非的东北风,夏季则盛行从东非吹向印度的西南风,并利用风向变化进行航海贸易。我国早在周朝的诗经国风邶风北风描述东亚冬季风:“北风其凉,雨雪其旁。北风其嗒,雨雪其霏。”和相传虞舜所作的南风中描述东亚夏季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启航,秋季返回外;其余六次均在亚洲冬季风

15、(北风)出发,亚洲夏季风(南风)归航,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人对季风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季风,在我国古代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风,黄雀风,落梅风。在沿海地区又叫舶风,所谓舶风即夏季从东南洋面吹至我国的东南季风。由于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不利于从南方来的船舶驶向大陆,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风才能使它们到达中国海岸。因此,偏南的夏季风又被称作舶风。季风的成因分析英国E哈雷认为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和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型海陆直接环流。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近地面空气自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近地面空气自海洋吹向大陆。20世

16、纪50年代以来,在有了比较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后,有人指出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也是形成季风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并不是所有具有海陆差异的地区都有季风,还有其他一些物理因子在季风形成中起作用。例如,大地形(如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积重难返及南半球越赤道而来的气流,对夏季风的活动均有很大影响。季风的分布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首先来看看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夏季时,由于海洋的热容量大,加热缓慢,海面较冷,气压高,而大陆由于热容量小,加热快,形成暖低压,夏季风由冷洋面吹向暖大陆;冬季时则正好相反,冬季风由冷大陆吹向暖洋面。这种由于下垫面热力作用不同而形成的海陆季风是最经典的季风概念。这种季风在亚洲东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