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4807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全国联考心理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B 2D 3C 4C 5A 6D 7B 8B 9D 10A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最近发展区 2及时 3诱因 4新异 5个性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反映 :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2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3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成就 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5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

2、 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简述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它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2简述斯金纳提出的五种强化时程表。 斯多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的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做强化时程表。主要有五种:1)正确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2)定比间隔强化。3)定时间隔强化。4)不定比间隔强化。5)不定时间隔强化。3简述短时记忆的主

3、要特点。 1)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 1 秒) ,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 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 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3)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 0.25 秒2 分钟;4)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5)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 72 个组块。6)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4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的主要内容。 该定律说明了作

4、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是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时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时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5简述独白言语的特点。独白语言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独白语言的特点: 独白语言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独白语言是一种展开性的语言。独白语言是有准备、有计划进

5、行的语言活动。6简述能力测验的标准化。 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就叫测验的标准化。有:内容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标准化。解释的标准化。五、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联系实际,谈谈知觉的基本特性在教学中的应用。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自觉地遵循知觉的这一特征,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 一些事物时,不仅能形

6、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特点:对象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常被掩盖。对于知觉整体性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视觉的恒常性主要类

7、型: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知觉的恒常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牌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

8、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3

9、)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用现代 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 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

10、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牌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 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们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

11、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

12、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包括性格)都获得了充分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不应苛求和指责,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甚至自负的学生,批评时则需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善于捕捉促进其发展的契机,设法帮助其看到在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性格。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优良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一个高度的自主组织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切外来的影响(包括教师的教育)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我调节才能发挥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教育情境帮助他们 对自身有客观、正确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