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363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省铜陵市 2015 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内1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 白玉为床,金作马 D伐薪烧炭南山中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物理变化;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解答: 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3、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 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2断即可解答: 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

4、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石块是宏观的物质,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 2014 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

5、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从焚烧秸秆时,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去分析解答;B、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C、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D、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解答: 解:A、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3 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1 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3 倍会,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

6、秸杆中的营养成分,故 A 错误;B、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 B 错误;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 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 C 正确;D、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 减少污染,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3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混合物 B 质量减少 C 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

7、型分析: 根据微观模拟图,反应前的物质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构成,反应后的物质也是由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构成;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个数及物质质量的变化,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都有两种分子,故为混合物,故 A 正确;B、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总数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总质量都不变,故 B 错误;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没有发生变化,故 C 错误;D、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 6 个分子,反应后有 5 个分子,因此分子数减少,故 D 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 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

8、示的含义,正确判断物质的结构、组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移开蒸发皿D加热液体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C、取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不能用手;D、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4故 A 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 B 正确;C、取用热的蒸发

9、皿应该用坩埚钳,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故 C 错误;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 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6 (2 分) (2015 铜陵一模)2014 年初,我国曾再度进入禽流感高发期达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防治 H7N9 型禽流感,其化学式为 C16H28O4N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达菲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达菲分子由 50 个原子构成C 达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8:7:16D达菲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

10、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达菲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每个达菲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达菲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每个达菲分子是由 16 个碳原子、 28 个氢原子、4 个氧原子、2 个氮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 16+28+4+2=50 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达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 16):(128):(164)=48:7:16,故选项说法正确

11、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达菲完全燃烧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应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 (2 分) (2015 铜陵一模)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 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C 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考点: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净化后水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A、净化后的水中含

12、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B、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C、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D、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进行8 (2 分) (2014 滨州)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若用 R 表示柠檬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R+14O2 10CO2+8H2O,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AC10H10 B C10H16 C C10H18 DC5H10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

13、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14O2 10CO2+8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柠檬烯 R 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柠檬烯 R 的化学式解答: 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14O2 10CO2+8H2O,可判断反应前后 C、H、O6三种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 反应后C 原子 0 10H 原子 0 16O 原子 28 2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柠檬烯 R 的分子中含 10 个 C 原子、16 个 H 原子,则柠檬烯 R 的化学式为 C10H16;故选:B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

14、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9 (2 分) (2014 成都)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铕的原子序数是 63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52.0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63,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

15、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63;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铕原子的质子数为 6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52.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 (2 分) (2015 铜陵一模)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7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考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燃烧是指剧烈地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中也有发光、放热现象,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 解: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正确B、根据燃烧的概念可知,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错误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正确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11 (2 分) (2015 铜陵一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 实验室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