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6274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史书记载,1951 年,中国茶业公司在上海解放日报、大公报刊登启示,征求商标图案。华东公司职工曹承煦设计的商标图案(八个红色“中”字组成圆圈,中间是绿色“茶”字)在众多送选图案中被选中,于 12 月 15 日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发给商标审定书,取得专用权。使用时间从 1952 年 3 月 1 日起到1972 年 2 月 28 日。既然 20 世纪 40 年代“八中茶”商标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子虚乌有,那 1951 年以前使用什么商标呢?老茶人李钧先生在大炼钢铁时期保留了两片印有“云南中国茶业贸易公司”商标的金属包装材料,我在重走茶马古道途中拍了照。商标呈盾牌型,繁体字,顺序从右至左

2、。上述档案资料找到了铁证。李钧老人告诉我,云南中茶公司统一注册商标,安排顺宁茶厂和佛海茶厂使用。范和钧先生的任务同冯绍裘先生一样,发展云南红茶。他于 1939 年春,偕同张石城先生由昆明出发,经滇缅公路绕道缅甸到佛海,进行茶叶产制调查,工作半年多,冬天回昆明汇报并得到建厂指令。1940 年春,他赶赴重庆,请中茶总公司支援技术力量。1941 年秋天基本建成厂房,安装好制茶机具,生产了一批滇红,同时还生产了一些绿茶和紧茶圆茶。建厂期间,收购了私商加工的紧茶经缅甸、印度销往西藏(藏销紧茶为心脏型)。1942 年 4 月景栋被炸,日军逼近缅、泰,茶叶出路受阻,7 月省里通知停业疏散。这两年里,范和钧先

3、生够辛苦的,他在昆明组织了 90 多人,包括泥水、竹木、打铁工人,浩浩荡荡、长途跋涉前往佛海筹备建厂。选定厂址,规划设计,从上海聘请电气工程师,动员在上海医院工作的妻子来云南,采购一批机器设备、医药器材、防疟药品、甚至日用百货,海运曼谷,经缅甸景栋转到佛海。他亲自跑曼谷购买制茶机器,去仰光采购水泥、钢筋,忙得不亦乐乎,不会有时间来替十年后的中国茶业公司构思和设计“八中字”商标,没有心情制作“贡品”,更臆想不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十年后会变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而提前印在“中茶牌圆茶”的外包装纸上。范和钧先生含泪于 11 月 7 日率 20 余职工撤回昆明。1944 年,曾一度

4、恢复生产红茶 43 担,收购当地私商紧茶 3268 驮。抗战胜利后又告停业,时间长达 6 年,直至 1950 年交军事接管。捉弄命运的日军战火,没让辛辛苦苦的范和钧先生同冯绍裘先生一道,成为中国茶叶史上的“滇红”之父。尽管 1951 年底有了中茶牌商标,我问 1953 年奉调离开佛海茶厂(1954 年改为西双版纳茶厂)到顺宁茶厂工作的黄方文老人商标使用情况。他告诉我当时没有生产,也没有定牌委托私商生产,商标之事无从谈起。他正在写文字材料来澄清事实真相。黄方文老人随谷应、唐庆阳从昆明乘火车到蒙自,在屏边住了一星期,等护卫的解放军一同赴勐海接收佛海茶厂。另一位汤仁良老人于1950 年 5 月受思普

5、边防军副司令余为民令,武装接收佛海茶厂(后移交唐庆阳)。汤仁良老人说:“国民党军队败走后,茶厂所有可搬动的东西荡然无存,一时无法全盘筹组生产。”那时茶厂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恢复生产,收购和调运晒青毛茶。黄方文老人和汤仁良老人还健在。到 60 年代,勐海茶厂的包装都还在普洱县印红印云南沱茶也成了神话。40 年代康藏茶厂使用的是“宝焰牌”商标。 普洱茶里唐庆阳亲口对作者说“打从范和钧时期开始,那种红色茶字的普洱圆茶,一直都是选用勐腊最好茶菁做的,而在勐海一带产的茶菁是作成绿色茶字的普洱圆茶。”这段有悖历史的话于 1995 年浮现,可惜唐庆阳老先生于 1994 年去世,有无亲口对作者说过,已死无对证。好

6、在档案馆资料还在,浑浊尚可澄清。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一 双眼皮凤凰我在三醉斋网站上贴了云南普洱茶产区古茶树考察散记后,有几个茶友发短信要来昆明与我结识。一天上午,上海的茶友清心居士竟然摸到我的办公室同我饮茶交流。他是从广州芳村过来的。他说,在芳村不敢买茶了。芳村茶市上,要什么标贴有什么标贴,要什么年代有什么年代,要什么茶品可以马上做。清心居士品普洱已有一定功底。我手边没有用来作对比的劣茶。他说不用了,市面上的冒牌货花了他不少冤枉钱,他也熟悉了那些味道。泡了三壶茶,不用我介绍,他和昆明的关燕小姐就认出了陈香味悠的那壶好茶。我们品茶说茶。清心居士认为台湾普洱茶书的功利意识太强,出书人自己有什么存

7、货就编造什么历史。说话间,公司参加广交会回来的同事送来芳村 30 元一张的普洱茶图谱。图上的凤凰沱茶,标明是 20 世纪 7080 年代生产的。无独有偶,前些天看到的台湾 2000 年出版的普洱茶谱124 页 132 项标明,早期凤凰沱茶产于 20 世纪 70 年代;133 项标明后期凤凰沱茶产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告诉清心居士,图谱离谱了。计划经济时代,南涧根本没有茶厂,更不可能生产沱茶。下关茶厂的技术员林兴云八十年代中因故离开了下关茶厂到南涧,1990 年南涧县长带人到勐海学习办厂经验,勐海副厂长卢云负责接待。南涧办厂和生产凤凰沱茶应该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下关茶厂原厂长李仕达到省公

8、司告状,因省公司当时还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八十年代后期办精制茶厂还要经省计委批准。宋文庚经理在大会上发火制止了南涧的行为。大理州政府也对南涧生产沱茶一事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清心居士说凤凰沱茶图案上的凤凰都贵得分单眼皮双眼皮了。真好笑,印刷上出现的偶然性问题都有得文章做晚上我同马来西亚茶人林福南先生和萧慧娟女士话别。聊到白天同上海清心居士的会面,林先生说,马来西亚有一个修自行车的,换对襟衣服后变成茶博士,用耳朵就能听出茶叶好坏。这些年,外行卖外行,热闹;内行卖外行,冷清;外行卖内行,无门;内行卖内行,无聊。看来普洱茶消费者,特别是普洱茶经营者,买茶时不能只靠耳风、诱人的标贴,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嗅

9、觉和味觉,用头脑和知识,品评出岁月,品评出历史.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二银毫沱茶1984 年以前,茶叶属于特控计划商品,邮寄一斤以上茶叶,都要有“省茶司”的放行条。在规划上,临沧被列为红茶生产区,没有紧压茶和普洱茶生产计划,区内所产的晒青毛茶按计划调下关和昆明茶厂。芳村出售的那张普洱茶图谱,既不能反映云南沱茶的整体情况,又不介绍主流茶品云南沱茶和下关沱茶。除凤凰沱茶外,图谱特意介绍了临沧茶厂的银毫沱茶。图标很清楚,“银毫”普洱沱茶,云南省临沧茶厂出品。文字介绍是“银毫沱 210X210MM 19731985”,标明产于 19731985 年。台湾出的普洱茶谱121 页将银毫沱茶分为 70 年代

10、中期的三分熟茶和 70 年代后期的半生熟茶。有史可查,云南1976 年开始生产普洱沱茶,但只有下关茶厂可以生产。有文件为证,云南沱茶只分两类:用晒青茶压制的青沱和用人工发酵普洱茶压制的普沱。普洱茶谱是 2000 年 12 月 31 日由台湾盈记唐人出版社发行的,不知这些没有历史根据的荒谬说法源于何处?邓时海先生于 1995 年 12 月通过台湾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发行了普洱茶一书。在 190 页里介绍的银毫沱茶,注明已存仓储藏了 20 年。按出书前一、两年收集资料时间推算,该产品出产时间为 1973 年前后。邓老不是云南人,书中的事发生的时候,信息还被海峡里的滔天大浪阻隔。最终的源头不该出在他老

11、人家身上。他或许是找了不该找的人,或许是受资讯传递的限制,在无奈中出了错误。不知道普洱茶谱和芳村图谱的作者去过几次临沧,我们可是几十次往返于无量山通往临沧的公路。记得有一次是从下关茶厂搭乘凤庆茶厂黄方文副厂长的昆明产吉普到凤庆,又从凤庆搭乘班车到临沧,在临沧两元一晚的小旅馆里发热找不到药,睁着眼睛熬到天亮。当时还不是厂长的董家顺来送我上的临沧班车。临沧茶厂前老厂长董家顺于 1990 年退休。银毫沱茶的历史就开始于他在任时,时间是 80 年代中后期。1984 年国内茶叶市场放开,但出口尚未开放。为避免发展势头正好的欧洲云南普洱沱茶市场受其它来货的冲击,省里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普沱出口作出禁止转口欧

12、洲的规定,条件谈不好就不签合同。省里同时规定除下关茶厂外,其它茶厂不得生产普沱。董家顺老人在电话里向我详细描述了当年的情形。当时临沧地委有一位领导,在台湾的亲戚要求他帮助购买普洱沱茶。临沧茶厂派人到勐海学习普洱沱茶制作工艺,并开始暗中试生产。后来任销售科长的高军回忆,1987 年学生实习时,不让他们进车间看普沱试生产。将银毫沱茶出产时间提前到 1973 年,目的是在年份上弄虚作假。认真一点的话,只要把云南的老茶人召集几位,不用几个小时就可理清银毫沱茶的来龙去脉。前面有文人编史造年,后面有商家亦步亦趋按图索骥,普洱茶市场不乱才怪。2004 年,云南大友普洱茶博物院竟在云南茶叶界面前展示所谓的“7

13、377 年临沧茶厂生产的银毫沱茶”,依据和胆量来自几本“权威”的普洱茶书。在台湾自己乱,倒也没什么,眼不见,心不烦。跑来云南乱,那些年代的老茶人都还在,这些书还“权威”得起来吗?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三古玩前些年我陪北京的朋友去逛昆明古玩城时,朋友看中一个小香炉。店主说,至少是汉代中期制造的,时间还可以往前走。店主开价是二万元,最后八千元成交。店主我认识,同意出售好像是因为熟识我的缘故,岂料鉴定结果出来,香炉竟是清代后期仿造的,市价两千多元。我当时很生气,要去找店主理论。北京朋友对我说,别人怎么吹怎么说是别人的事,买古玩是买自己的眼力,走眼了也是自己的事,这可是行规,没得讲的。此事可隐喻普洱茶

14、。翠湖宾馆在水一方茶馆开业前夕,馆主章琴女士邀请我去讲讲普洱茶。章女士办事很认真,不懂就学,有这种精神,她开办的茶馆一定会兴旺的。一个昆明的朋友,酷爱摄影和普洱茶,听说在翠湖宾馆茶馆品评普洱,也跑来交流。他前些日子在昆明一家茶馆喝了一壶据说有 50 年历史的普洱砖茶,消费二千多元。问他味儿如何,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看他茫然的表情,知道他对普洱茶的认识还有限。他问我那家茶馆怎么样,我跟他说起在网上认识的一个毕业于云大外语系,做导游的叫做 KITTY 的女孩。我有她的姓名和电话。她在网上喜滋滋地告诉我,她带一个印度人到那家茶馆去买茶,三筒茶的价格三千多元。印度人前脚走,店主后脚跟上给了她一千多元的回

15、扣。普洱茶是茶中古玩,买陈年普洱需要培养眼力。认识标牌,懂得香气滋味固然重要,但学习历史,了解时代背景知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芳村卖的云南普洱茶图谱谬误太多,我准备写一系列的云南普洱茶史话来逐一澄清。图谱中的云南普洱茶砖内飞,标明是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分公司 1957年生产的 38 X 50MM 枣香厚砖。在此我仅指出三点:一是 1957 年省公司的全称是“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名称中没有“进出口”,也没有“分公司”;二是 1972 年 2 月启用“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三是1976 年才增加普洱沱茶和普洱砖茶两项生产。1957 年到 1976 年,时间出入达20 年之久,生

16、个小孩都成人了。至于价格上闹出多大差距,我就不得而知了。可以想象,有那么长的时间和空间,混水摸鱼者宰客会更加得心应手。标帖弄老弄旧,造假者办法多多,花几分钱的内飞成本,企图换得成千上万的历史价值。 而枣香厚砖的说法,也不知道是怎么“商文化”出来的。或许茶叶容易串味,不小心串出了大枣的味道?邹家驹普洱茶辨伪系列之四班禅紧茶文革时期的政治浮躁,特征是追求某种革命理想而不惜毁灭一切。而市场经济中的商业浮躁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抛弃理想、信念以致信仰,完全忘了还有明天。我同友人去一家针对旅游者开的云南普洱茶专卖店,货架玻璃柜里有两个心脏形紧茶,边上的文字说明是从云南藏区寺庙回购得来的班禅沱茶,数量有160 多枚。中国名茶网:2002 年 12 月 12 日文章普洱茶之名品,表述班禅礼沱系云南下关茶厂专为班禅大师特制的礼品,压制时采用“牛心”外形,共生产了六件,当时送大师四件,现下关茶厂、我中心各存一件,实为茶中珍品。在电脑里键入“班禅紧茶”四个字,查找出来的卖货的店家有几十个。龙泉茶庄(中山)最离奇,售卖的班禅紧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