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84493584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合集5篇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一】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用得不好或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危害党和人民事业。_同志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监督。这就需要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有效运行。加强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照镜子、

2、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问题、腐败问题与权力相关联,大都是权力运用缺乏监督结出的恶果。_同志强调,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党的_大以来,我们党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把纪律挺在前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强化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党内监督取得重大成果。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

3、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完善执法监督。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为此,就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防止行政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预防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权威。其中,重点是强化行政机关对执法活动的自我监督,贯彻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政府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按照中央部署,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

4、量范围、种类、幅度,有效减少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提高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管理水平,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执法为民思想、依法办案能力和执法文书质量。增强监督合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构建监督体系,意味着各种监督方式相互联系、有效结合、有机运转,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种监督方式之间要相互贯通,包括信息畅通、体制机制有效衔接。比如,加强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的协调配合;搭建多渠

5、道信息平台,实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信息互通。各种监督方式形成联动、增强合力,必将构筑起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屏障,提高监督效率,增强监督实效,把所有公权力都关进制度笼子,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二】红船精神心得体会:力扬“红船精神”之帆走向新时代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在xx召开的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用伟

6、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务不懈努力”。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自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到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村村寨寨、深入到千家万户,用“红船精神”鞭策我们向前进,激励我们努力作为善作为,鼓舞我们不断拼搏,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同步小康奉献力量。红船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仁人志士艰苦奋斗,不放弃不退缩不妥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道路,坚定不移跟党走,革命道路越走越宽阔,革命种子不断催生新力量!在为党和人民群众

7、奋战的征程中,“红船精神”这面旗帜不断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伟大任务而不懈努力。在推进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只有自觉肩负起兴党、兴国、富民的光荣历史使命,争做新时代的红船精神“领路人”,才不会在社会浪潮中迷失了方向、放慢了革命的脚步;我们只有不怕艰难困苦,始终不忘初心跟党走,才能不断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奉献。“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在走

8、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道路上、要在基层岗位实际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弘扬其精髓,不断释放其新的时代光芒!我们在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爱岗敬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把弘扬“红船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学透做实上下功夫,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一些、再多一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获得感。“红船精神”似警钟,他时刻告诫我们要牢记群众路线,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不断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用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为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他指引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摆在至高无上的显眼位置,用十九

9、大精神作引领,为梦想而扬帆前行。因而我们弘扬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在工作中高举“红船精神”之帆勇往直前,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三】“红船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的见证者。我们党从红船诞生,从红船出征,从红船走向辉煌。”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李颖说,红船昭示初心,红船承载使命,红船孕育了伟大的“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

10、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源头。“红船精神”和此后的许多伟大精神,前后相接,汇聚成超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族谱。在这些伟大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广大党员个性是领导干部要从“红船精神”中凝神、聚力,做到不忘初心,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中国现代政党史教研室主任张卫波指出,“红船精神”中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1、的背景下,的确需要大力弘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唯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红船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x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虎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也决定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思考和研究以“红船精神”发端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既能够明白我们党为什么会由弱到强,也能够明白我们党在当代以至世世代代为什么能。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

12、,就应以高度自觉去认识、传承和发展党的伟大精神,把它们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船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杨明伟表示,“红船精神”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特质,被赋予了极强的现实生命力,深深地融入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学习领会“红船精神”,能够增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开天辟地、翻天覆地干大事的勇气,能够增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团结奋斗的情怀。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能够鼓舞我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能够鞭策我们进一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不断为人民谋幸福,完成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面向未来,应对挑战,在以习近

13、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必须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关于弘扬红船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四】“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红船起航,梦想起飞。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2005年6月,时任x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作为党的革命精神之源,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彰显出跨越时空

14、的永恒价值和强大生命力,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璀璨光芒。一叶红船在风雨飘摇中扬帆起航“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这一“大”与“小”的对比,生动折射出一个政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红船逐浪,路在何方。重任在兹,谁与担当?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同学少年”回应人民和历史的召唤,于悠悠小船之上发出了划破天际、响彻大地的最强呐喊,肩负起自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使命,自此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大党之大,首先在于气魄大。这个气魄,突出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动力之源。“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众多

15、思潮中经过反复比较、分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面对“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破敢立,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重要探索,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把握中国国情和世界大势的基础上,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

16、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加精彩。“常新者方能常青”。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昭示世人的是:所有的道路都不是既成的、固有的,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历史脉络,寻找发展规律,引领时代大潮,提供了“历史地来考察斗争形式”的“伟大的认识工具”。沿着红船开辟的航道劈波斩浪不断奋进历史大潮汹涌澎湃、奔腾向前。面对行进途中的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惊风恶浪、急流险滩,始终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勇往直前。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最艰苦、最曲折的时期,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怀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始终前赴后继、义无反顾、接续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