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84207872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2(word版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 60 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这段话描述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 宋太祖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誉为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3郭沫若在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称颂的诗人是A屈原 B辛弃疾 C李白 D杜甫4图1所示文物(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2、和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政治制度状况 B手工制作水平C思想开放程度 D选拔人才标准 图15“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6下列关于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求取佛经精义 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C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D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7唐朝时期,为加强中原和西藏地区的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 B鉴真 C文成公主 D玄奘8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

3、“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造成天宝年间“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是A诸侯争霸 B楚汉之争 C安史之乱 D外戚、宦官专权9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是隋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的五个政权加上南方十个政权的合称C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D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10“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骤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A宋太宗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11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以下图2古钱币的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北宋的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北宋的手

4、工业技术稳定发展C北宋鼓励海外贸易的发展 图2 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借鉴1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统一繁荣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 C地方军阀割据 D南北政权对峙13“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00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材料反映了澶渊之盟的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1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A南宋 B金C西夏D蒙古 图315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A女真 B党项 C契丹 D汉族16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畅销海内外始于A唐朝

5、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7图4所示便笺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A契丹族的崛起B蒙古族的兴起C党项族的发展D元朝的建立 图418忽必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A统一蒙古草原 B率军灭亡西夏C与宋联合灭金 D建立元朝19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A御史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20元朝建立后,率军展开抗元斗争的是A岳飞 B文天祥 C黄巢 D李自成21某同学上网查找资料,发现“盐城”在元朝时,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由此推测,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行省制22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

6、完备,男女平等C民族交往不断发展 D元朝的音乐水平很高23元朝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台湾省24“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A诗 B词 C曲 D小说25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他是A李清照 B辛弃疾 C关汉卿 D马致远26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大大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伟大发明是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27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内容,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社会稳定和政

7、治清明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改革28.表1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 表1是AA BB CC DD29卡片1所示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卡片1A 开放与革新 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C对边疆的管辖 D对外联系与交往30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大臣组成 B军机大臣裁决军政大事C军机处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D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第卷(非选择题 40 分)非选择题共 4 题,其中第 31 题 6 分,第 32 题 12分,第 33 题 12分,第 34 题 1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 宋初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削夺节度使

8、和禁军将领的兵权这样做的结果,保证了宋朝内部的安宁与统一。尽管宋太祖夺兵权的用意,在于巩固赵宋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却做了一件合乎潮流,顺乎民心的好事。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1) 根据材料,指出其描述的政策。(2分) (2)你是否同意作者对于宋朝该政策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

9、初的郑和下西洋。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材料三 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2分)结

10、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反映的清朝对外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三鉴斋隋朝统一与开皇之治材料二 唐朝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社会生活的安定繁荣,给唐人带来了自信、宽容、好奇、开放的时代精神据统计,唐朝政府共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唐朝的

11、国子学、太学等官方教育机构先后接纳了多达三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唐朝多姿多彩的对外关系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CCTV6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摘编自新全球史(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促进“开皇之治”形成的治国策略。(2分)概括隋文帝的历史功绩。(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2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2分)说出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名称。(2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