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4203446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21世纪以来,斩获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累计达18人。日本人正在以年均一个诺贝尔奖的势头前进着!,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邪 马台国,大和国兴起,大和国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平城京(奈良县),阅读教材P68正文部分,梳理日本大化改新前的国家和社会概况,知识链接统一后的大和国的社会概况,国王,基层生产组织,部里的劳动者,大和国虽统一,但仍是一个奴隶制国家。部民的存在,是大和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天皇,部,部民(被征服者、罪犯和外来移民),部民的地位,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材料一: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2、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大化”。,(一)7世纪中叶的社会危机,唐,、大和国朝廷统治出现危机,为挽救危机,打击贵族,发动宫廷政变,、统一的唐朝崛起,遣唐使团、留学生,646年(大化二年),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孝德天皇,(二)、概况,1、时间:,2、人物:,3、主要内容:,(二)、概况,改,新,阅读教材思考:大化改新废除了哪些旧制,又建立了哪些新制?,废除了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土地和部民由国家管理,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

3、调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治理军事,实现了土地国有 部民成为自由民,(二)、概况,材料一:班田制即是计口授田,首先进行户籍调查,然后按统计出来的人口数分配土地。这种土地称为口份田.所受之田农民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世袭,也不能买卖或转让。,材料二:租庸调制即领有“口份田”的农民直接向国家负担租(田租)庸(服役)调(绢或布匹)等赋役。,知识链接班田制及租庸调制,为日本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影响,材料一:这一系列措施的付诸实施,使日本的封建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来,广大的田部农民全部转化为依附于土地上的农民,从而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郑之、王平编著世界中古史记略,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此后,日本的国名正式改为日本国。,材料二:改革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大大削弱了氏族豪强的传统特权,限制了地方豪强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 孟广林著世界中世纪史,武士道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合作探究:武士发展的几个阶段,武士的出现发展高潮衰落,庄园主开始蓄养,这些族人和仆从脱离农业生产,以武为业,称为武士,逐渐形成了日本古代社会的武士阶层。,一,二,1、武士的出现,班田

5、制度的破坏,庄园制度确立。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私家武装,(1)时间:,(2)原因,8-10世纪,11世纪初,武士阶层不断发展,势力进一步强化,成为封建军事贵族,并形成地区性武装集团。,2、武士阶层的发展,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武士集团,典型代表:平氏和源氏,1185年,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控制中央政权。 1192年,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武士专权的幕府统治时期。,3、高潮,武士专权的幕府统治时代,以后大家有事不要去麻烦天皇了,俺给你们办!,从此,我就成了退休老干部了,管事儿的是将军,4、武士专权的

6、结束,镰仓幕府,室町幕府,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武士专权的时代结束。,德川幕府,幕府时代,遣唐使、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材料:6世纪初,儒学经典论语已传入日本,大化改新后,日本仿照唐代的教育制度设立太学、国学,论语、孝经是必修科目。德川幕府时代,儒学被定为官方哲学,成为日本的正统思想。,教育:吸收儒家学说,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文字: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字体系。,日文,片假名,平假名,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楷书、草书创造出表音字母假名,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佛教经典。,日本僧人空海带回大量佛经,宗教:佛教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唐装与日本和服,模仿长安建造的京城平城京(今奈良),建筑,日本书法(空海风信帖),书法与绘画,日本仕女图,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大,化,改,新,启,示,中考链接,2018年重庆B卷 中国智慧深深影响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历史上,中国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影响到邻邦日本,列举大化改新效仿隋唐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概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演进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