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201391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必考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四季,那么青春期就是生命的春节,“春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它既我们带来浪漫的遐想和成长的欢乐,也带来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因此,我们应该( )隐蔽地与异性交往,避免被别人发现了解和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促进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ABCD2、“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这句

2、谚语启发我们( )A集体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B集体的力量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C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可产生强大的合力D集体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3、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A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B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C我国人口现状新特点-基数大,素质偏低D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 )A主要是物质上的供养 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不在于赡养父母 D重在尊敬、关爱父母5、“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是人

3、民利益的集中表现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6、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是( )A姗姗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C阿金把故意弄坏的MP4退还给商家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7、“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正直的朋友。”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小丽的好朋友因病住院,小丽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课B李娜和王茜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从不给对方指出缺点和错误C小刘和小王是好友,两人经常说“为朋友应两肋插刀”D李某和刘某因玩电脑游戏旷课,在老师进行调查了解时她们互相隐瞒

4、真相8、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9、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各国间竞争日趋激烈。关于国际竞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国际竟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

5、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只要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就能消除国家间存在的恶性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 B C D10、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启示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 遵守交规是对生命的负责违反交规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A B C D11、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恶意损毁等行为的诟病。从责任的角度看,这些使用者( )割裂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没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没有随环境改变

6、,坚持角色不变 没能在法律监管缺失时自觉承担责任ABCD12、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我呢?其实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这告诉我们( )要学会悦纳自己 要认识到自己的形象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ABCD13、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对“思维的批判性”理解正确的是( )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批判只针对事物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批判只是一味否定,

7、不考虑他人的感受ABCD14、“公平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做法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有“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A B C D15、“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 )A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种社会角色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16、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梦

8、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难度更有甚于前。这启发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ABCD17、“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 )A依法行政B科学立法C执法必严D公正司法18、下列语句是对学习的苦与乐的描述,其中以学习为乐事的是( )A 头悬梁,锥刺股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梅花香自苦寒来

9、 D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9、某店主把每天的第一笔收入放进爱心箱,两年来已捐助7000多元。这是对自己财产的( )A处分B占有C收益D使用20、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面对这种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 )言行得当,自然大方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频繁交往,勾肩搭背 真诚相待,尊重对方A B C D21、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成绩突出:乡村旅游渐成气候;农村基础设施配备基本到位;农村厕所改造全部完成;4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取得这些成就表明该地( )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实现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

10、断增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注重改善民生ABCD22、2018年的中国“欢乐春节”活动,给世界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如在塞尔维亚首都,一场关于狗年文化的讲座让当地民众不仅了解了中国生肖文化,也对象征财富和平的狗年充满期待。活动的成功举办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应该在相互交流中走向统一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发展先进文化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3、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法国等友好国家间文化交往活跃,多次相互举办“文化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活动,满足了双方人民需要,丰富了世界文化景观。国家间相互举办“年文化”有利于( )A相互借鉴文化,减少文化

11、差异B共享多样文化,促进文化创新C增进相互了解,驱散战争阴影D加剧文化碰撞,产生文化冲突24、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A B C D25、如图漫画选村长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材料一:小李在校期间时常搞怪,为提高人气和点击率,偷拍并直播同学们的宿舍生活情

12、景;还把写有你是一头猪的字条贴到同学后背;并悄悄把班里同学的优秀作文发布在网上,为此受到老师多次批评教育。材料二:小华上学期间总是睡觉,无心学习,读到初二,就不肯继续上学,经老师多次劝说仍不返校。成年后小华参军入伍,因怕苦怕累、不愿接受部队纪律约束,于是以不适应部队环境为由,拒绝继续在部队服役。前几天他因看不惯一位瑶族小伙的着装,伙同几个青年对其进行殴打致重伤,最终小华受到法律的惩罚。“观其行,知其道。”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小李行为侵犯了同学们哪些权利?(2)材料二中小华没有履行哪些法定义务?(3)结合材料,从权利和义务角度与同学一起交流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2、请阅读

13、下列某班级论坛中的两个帖子,分别回答问题。青春飞扬:我发现不少同学留怪异发型,穿奇特服装,还有些同学打耳眼、带耳钉,他们认为自己“帅呆了”,“酷毙了”!(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网中的鱼:今天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又“唠叨”了,什么“不要光顾着玩,要好好学习”,我耳朵都起茧子了,一气之下,摔了筷子,夺门而出。(2)该同学存在什么心理?他应如何解决与父母的这一矛盾?3、材料一:初中毕业考试就要到了。罗莎莎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离开了学校,我的学习也就结来了。”余小丽却说:“不,在学校里是学习,到社会上也要学习,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材料二: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有一个测算:人类的知识在l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一番。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20世纪末增长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2003年的三到四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赞成材料一中谁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 创新是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时代航程中行稳致远的第一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