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化学(B卷)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8419835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化学(B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化学(B卷)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 化学(B卷)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金卷化 学(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一、选择题1温家宝总理在2010

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大力推广煤的脱硫技术,减少空气污染B回收废弃饮料包装纸,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C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D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与发展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答案】A【解析】开发煤炭资源,虽然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但煤炭也是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产生的粉尘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发生,A错误;废弃饮料包装材料能重复利用,制成公园内休闲长椅有再利用价值,B正确;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正确;推广与

3、发展小排量汽车和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可减少石油的消耗,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D正确;正确选项A。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棉花 B羊毛 C天然橡胶 D氢化植物油【答案】D【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0000以上。氢化植物油属于油脂,相对分子质量未达到10000以上,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故选D。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氯甲烷B用装置乙分离苯和水C用装置丙蒸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D制备较纯净的硝基苯【答案】B【解析】A甲在强光照条件下会爆炸,且制取可能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物质,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苯不溶于水,

4、苯与水的混合液有明显的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B能达到实验目的;C石油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蒸气的温度,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苯、硝基苯相互溶解,则不能制备纯净的硝基苯,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为B。4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2Ag2O4Ag+O2B2Al2O3(熔融)4Al+3O2C2MgO2Mg+O2D4CO+Fe3O43Fe+4CO2【答案】C【解析】A银的活泼性差,用加热分解氧化银的方法冶炼银,所以2Ag2O4Ag+O2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A项不符合题意;B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所以2Al2O3(熔

5、融)4Al+3O2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B项不符合题意;C工业上冶炼镁可采用电解法,其原料应选用MgCl2而不是MgO,因为MgO的熔点比MgCl2的高,会消耗大量电能,成本较高。C项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Fe3O4被CO还原,属于热还原法,铁性质较活泼,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取,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5图是正丁烷的球棍模型,有关该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的分子式为C4H8B分子中碳骨架为支链结构C分子中含有4个CC单键D分子中共含有13个共价键【答案】D【解析】A由正丁烷的球棍模型可以写出其分子式为C4H10,属于烷烃,A错误;B正丁烷中4个碳原子形成一条碳链,不含支链,B错误;C根据

6、正丁烷的球棍模型可以知道,分子中含有3个CC单键,C错误;D氢原子与碳原子间形成10条共价键,碳碳原子间形成3条共价键,共计含有13个共价键,D正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B人造奶油、大豆油、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油脂C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能形成蛋白质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塑料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A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经酒化酶作用得到乙醇,均发生化学反应,故A正确;B汽油主要成分是烃类,故B错误;C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羧基和氨基间脱水缩合得到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故C错误;D油脂相对分子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故D错误;选A。7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符合分子通式CnH2n+2的烃都是烷烃,分子中均只含单键B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C等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变大D烷烃分子中,相邻的三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D【解析】A只有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符合通式CnH2n+2的烃一定都是烷烃,分子中均只含单键,故A正确;BCH4为正四面体经过,正四面体的二元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故B正确;C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含碳量越高,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因此等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随着分子中碳的质量

8、分数的增大而变大,故C正确;D烷烃分子结构中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每个碳原子形成的都是四面体结构,相邻的三个碳原子成V型,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故选D。8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2(g)和1mol Br2(g),发生如下反应:H2(g)+Br2(g)2HBr(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H2、Br2、HBr的浓度之比为112B容器内颜色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H2,同时生成2n mol HBr【答案】B【解析】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容器内H2、Br2、HBr的浓度之比

9、为112的状态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故A错误;B容器内颜色不随时间变化,则证明溴蒸气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H2,同时生成2n mol HBr,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答案选B。9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B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C已知第IIA族元素硫酸盐的溶解性:M

10、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可推断SrSO4难溶于水,但溶解度比BaSO4大(第II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Be、Mg、Ca、Sr、Ba)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的第IA族和第IIA族,碱性:CsOHBa(OH)2【答案】A【解析】AHCl和H2S不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通过它们的酸性强弱比较Cl和S的非金属强弱,故A错误;B阳离子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的,阴离子是由原子得电子得到的,设X+和Y2的核外电子层数为a,则X、Y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2,即原子序数:XY,故B正确;C由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可知硫酸盐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推断出SrSO4

11、难溶于水,但溶解度比BaSO4大,故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的第IA族和第IIA族,金属性CsBa,所以碱性:CsOHBa(OH)2,故D正确;故答案为A。10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适当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油脂、乙酸乙酯都是酯类,但不是同系物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液化、干馏等过程均为化学变化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A B C D【答案】C【解析】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一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单糖不可以水解,故错误;油脂、乙酸乙酯都是酯类,但酯基的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正确

12、;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液化、干馏等过程为化学变化,故错误;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橡胶和纤维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故错误;正确,故选C。11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海带中提取I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是过滤B中双氧水作还原剂C的离子方程式是5I+IO+6H+=3I2+3H2OD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富集【答案】B【解析】由流程可知,海带灰用热水溶解后,过滤,滤液中含碘离子,加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加入试剂a萃取,a为为苯或四氯化碳,分液得到含碘的有机溶液,再加NaOH与碘反应生成I和IO,分液后向含I和IO的溶液中加稀硫

13、酸发生5I+IO+6H+=3I2+3H2O,过滤提取得到粗碘。A操作是分离溶液与不溶性杂质,为过滤,故A正确;B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是将I氧化为I2,体现双氧水的氧化性,故B错误;CI和I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5I+IO+6H+=3I2+3H2O,故C正确;D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富集碘元素,故D正确;故选B。12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导线流向Ag2O电极,再出Ag2O电极经

14、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D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Zn-2e+2OH=Zn(OH)2【答案】C【解析】由总反应知,Zn失电子被氧化为Zn(OH)2,故Zn电极为负极,由于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故Zn失电子生成的Zn2+会结合OH生成Zn(OH)2沉淀,对应电极反应为:Zn-2e+2OH=Zn(OH)2,Ag2O得电子被还原为Ag,故Ag2O电极为正极,由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得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A由分析知,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由分析知,Ag2O电极为正极,B正确;C电池工作时,负极Zn失去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被Ag2O得到转化为Ag,电子不会进入电

15、解质溶液,C错误;D由分析知,Zn电极反应为:Zn-2e+2OH=Zn(OH)2,D正确;故答案选C。13根据如图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s)与1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kJB反应2CO(g)+O2(g)=2CO2(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有2mol固体碳不充分燃烧,生成2mol CO,放出110.6kJ能量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为10.1kJg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像,不能确定1mol C(s)与1mol O2(g)的能量之和,只能得出1mol C(s)与1mol O2(g)的能量之和比1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