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84198251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训练2 氮及其化合物 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黄,是因为浓硝酸见光分解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是因为浓硫酸、浓硝酸与铝不反应D反应CuSO4+H2S=CuS+H2SO4,是因为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1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下列关于浓硝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溶于水 B难挥发 C能与铜反应 D能与氨气反应2关于氨气和氨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色,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在1L 1

2、mol/L的氨水中含N原子的数目为NADNH3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3利用如图制取氨气,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用于碳酸氢铵分解制取氨气B该装置可用于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C用湿润的棉花堵在试管口,防止氨气扩散D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验满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粉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SO=Cu2+SO

3、2+2H2OB金属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C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Ag+Cl=AgClD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2NO=Cu2+2NO+2H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等B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13)的混合物叫做王水,可以溶解金和铂C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DC60是富勒烯的代表物,与石墨烯互称为同位素73.04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0%的浓硝酸中,得到NO2、N2O4混合气0.10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

4、8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5.08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320mL8已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各步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填序号)。(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是 。在图中方框内绘制用小试管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3)工业制硝酸时尾气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NaOH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2NaOH+NO+NO2=2NaNO2+H

5、2ONaOH+NO2=_+NaNO2+H2O(填化学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表示尾气里NO、NO2中NO2的含量):i根据图得知_(填字母)。aNaOH溶液浓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b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ii当小于50%时,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_。9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模拟该实验过程,并用水吸收制取硝酸(部分固定装置略去):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填化

6、学式)。装置C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反应后,装置E中除存在较多的H+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阳离子是_,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离子的存在:_。(2)下列哪个装置可以同时起到装置D和E的作用_(填标号)。(3)若将氯气和氨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的化学键类型是_。10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可选药品:稀硝酸、浓硝酸、浓硫酸、NaOH溶液、蒸馏水查阅资料:A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B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

7、应实验过程实验现象I检验装置的气密性IIII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红棕色气体在中转为无色,气体通过后依然为无色,通过后转为红棕色(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_、_、_。(4)II的操作是_,目的是_。(5)该同学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 答案与解析例1【答案】C【解析】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蔗糖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A正确;B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水和氧气,二氧化氮溶于浓硝酸使其显黄色,B正确;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

8、铝罐贮存,是因为常温下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C错误;DH2S的酸性弱于H2SO4,而该反应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答案】B【解析】A浓硝酸能溶于水,故A正确;B浓硝酸沸点低易挥发,故B错误;C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故C正确;D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氨水显碱性,能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A。2【答案】A【解析】A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色显碱性,但氨水是混合物,一水合氨是弱碱,故A不正确;B氨水中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最

9、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故B正确;C在1L 1mol/L的氨水中含氨分子、NH3H2O、NH,根据元素守恒,N原子的数目为NA,故C正确;DNH3中氮显-3价,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为NO,故D正确;答案选A。3【答案】B【解析】A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为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不能制取纯净的氨气,故A错误;B结合装置的特点适合固体+固体气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氨气和氯化钙,适合用该装置制取氨气,故B正确;C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用干燥的棉花堵在试管口,防止氨气扩散,故C错误;D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与挥发出来的氨气在玻璃棒上反应无现象,不能验满,可以用浓盐酸,故

10、D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检验铵盐的方法:将某固体(或其溶液)与强碱共热,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固体为铵盐(或其溶液),故答案选D。5【答案】C【解析】A浓硫酸一般用化学式表示,则铜粉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Cu+2H2SO4(浓)Cu2+SO+SO2+2H2O,A错误;B金属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NO+4H+=Fe3+NO+2H2O,B错误;C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Ag+Cl=AgCl,C正确;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u+4H+2NO=Cu2+2NO2+2H2O,D错误;答案选C。6【答案】D【解析】A二氧化硫

11、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等,A正确;B将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可得王水,可以溶解金和铂,B正确;C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正确;DC60和石墨烯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为D。7【答案】A【解析】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g沉淀为Cu(OH)2、Mg(OH)2,则沉淀中OH的质量m(OH)=5.08g-3.04g=2.04g,n(OH)=0.12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有:2x+2y=0.12mo

12、l,64x+24y=3.04g,解得x=0.04mol,y=0.02mol,所以合金中Cu与M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4mol0.02mol=21,选项A不正确;B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4.0mol/L,选项B正确;C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假设其中含有N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则N2O4的物质的量为(0.1-a)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1-a)21=0.12mol,解得a=0.08mol,则NO2的体积分数为=80%,选项C正确;D100mL密度为1.40gmL1、质最分数为63.0%的浓硝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HNO3)=14.0mol/L0.1L=1.4mol,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g沉淀为Cu(OH)2、Mg(OH)2时,反应后溶质为NaNO3,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n(NaNO3)=1.4mol-0.08mol-0.02mol2=1.28mol,故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V(NaOH)=0.32L=320mL,选项D正确;答案选A。8【答案】(1) (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NaNO3 b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NO2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当混合气体中NO2含量小于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