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419638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下面是X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教学难点: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和前倚音的正确演唱。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涵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都看过那些电视剧或电影呢?生:(女人心计、潜伏)师:大家除了关注影视作品里的剧情和人物以外,有没有注意

2、到里面的音乐呢?生:(有/没有)(都有哪些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影视音乐。那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大家来听一听,同学们猜猜是那两部电视剧里的?生:(水浒传、大长今)师:那大家都是在那里听到这些音乐的呢?生:(电视)师:影视音乐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介传播,乃至远远流传。这两首歌都是影视作品的片尾曲,而在影片开始播放的音乐叫做片头曲,还有一种音乐,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穿插在影片之中的音乐,大家知道,这种音乐又叫什么呢?生:(插曲)二、新课导入师:接下来,老师想再给同学们听一首流传至今的老歌,这首歌同样也是影视作品的插曲,相信通过学们一定听过,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音乐、学生不

3、唱)师: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吗?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这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你们很多同学可能不太了解。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回去可以问问他们。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影片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故事。师:刚刚老师发现好多的同学都已经会唱了,那我们现在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好吗?生:(好)三、歌曲学唱师:现在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这首歌。(老师边弹琴边唱,学生跟着老师后面唱)生:(学生跟唱)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在乐谱的最后四行是合唱部分,但是

4、我们今天只唱第一行主旋律。同学们看看乐谱,乐谱中有这样三个小节,同学们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都有休止符)师:那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那个地方呢?生:(最前面)师:这个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第一拍上,那这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呢?生:(弱拍)师:那强拍被休止了,从弱拍起,我唱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空拍、轻唱)师:乐谱中还有这样一些小节,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节奏?生:(附点节奏)师:在乐谱的那些地方还出现这样的小节呢?生:()师:在乐谱中还有一个装饰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现了?生:(波浪)师:这个装饰音叫作前倚音,跟着老师的把这装饰音唱一唱。生:(学生跟琴唱)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5、播放音乐)生:(学生跟音乐唱)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在唱的同时啊有这样几个地方唱地并不是很 到位!乐谱中出现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着老师琴把这些地方唱一唱。生:(学生跟琴唱)师:乐谱中除了出现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吗?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师:跟着老师琴唱一唱。生:(跟琴唱)师: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再唱一遍。四、歌曲分析师:歌曲唱完了,现在来让我们看看这首歌产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下?当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样的方式演唱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呦!(播放视频)生:(划船。合唱、独唱)师: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独唱呢?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独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

6、)师:那大家想想一想,我们刚刚看到的画面和书上的歌词又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再来看一遍。(分段播放)师:歌词与画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分别有几个小朋友要来演唱的呢?那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二段)从小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你们能看出他们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三段)生:(歌词所唱的与画面上看到的一样)师:曲作家呢,为了让音乐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来抒发了内心情感,这就是影视作品插曲的一大特点。师:那同学们刚刚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演唱呢?生:(愉快、高兴)师:那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

7、情跟着音乐再把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乐)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刘炽不仅写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样也为其他的影视作品写了不少优秀的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呢,再给同学欣赏两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师:好听吗?生:(好听)【教学总结】本课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

8、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首先,我以歌曲导入,在学生熟悉的歌曲声中,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唤起与诗中少先队员相似的情感体验,借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加强词句教学。本课遣词造句准确、精当是鲜明特点。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体会这个特点。如第一小节,在反复朗读的

9、基础上,让学生渐入情境,然后,我通过“荡、推、倒映、环绕|”等词语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课文插图,直观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从而感悟诗歌用词的精妙。然后,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例如提出问题:“红领巾”指什么?“阳光”又喻指什么?使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红领巾”与“阳光”的关系,体会“迎”“洒”蕴含的意思。最后,重点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谁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我先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是“尽情欢乐”?孩子们有的说是“开开心心地玩”,有的说是“痛痛快快的玩”。“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幸福快乐”。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由于第二小节

10、的详细分析,孩子们几乎都可以说出党给予了我们幸福的生活。但是在进一步体会时,学生很难理解旧社会孩子们穷困潦倒的生活窘态,如果我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说旧社会孩子们的生活并与新社会孩子们成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形成强烈对比,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深深地去体会党的伟大、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文中的“我们”对党的无比热爱之情。除此,还要联系实际,说说现在的我们感受到了党的哪些关怀?孩子们在讨论交流中,联系自己在花园式的学校里学习、免费享受义务教育等事例,切实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与恩情,由衷地产生了对党的感激之情和热爱之情。两种情感牵引,才能使得难点进一步突破,使得孩子们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发!除此,本课的教学我还重视他们的朗读,对每一小节都进行情感分析,指导朗读,但是如果我可以示范,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气氛将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