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286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编)(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通过下图漫画可以形象地告诉我们(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ABCD2、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监督权C言论自由D受教育权3、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条规定表明( )公民民事权利将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民法更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法可依ABCD4、某法院对被告人陆某故意杀人一案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陆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 )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5、“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今后严格约束权力的诫令。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 )A加强对人大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B减少权力行使,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C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D发挥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6、“生命诚可贵,

3、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生活中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 )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学法守法,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ABCD7、小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宪法进社区”宣讲教育实践活动,准备了如下宣讲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所有的问题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的立法依据D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能修改的8、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是()A年满18周岁的中国

4、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D中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9、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履行义务的是( )小明在学校接受教育 小明的父母上班获得报酬小明父亲参加小区居民代表的投票 小明父亲按时按额缴纳个人所得税ABCD10、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应认真对待法治、权利、权力和监督,不突破法律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这一规定告诉我们( )A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B科学立法必须符合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C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D人

5、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11、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去维护。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ABCD12、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默默奉献五十多年年,创造了将荒原变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A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各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C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相同的 D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3、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公平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

6、生存发展公平正义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ABCD14、下列体现民主集中制的有( )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民主决定各项政策的实施ABCD15、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16、“小青荷”是对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昵称”。峰会期间,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文博场馆、街道社区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行

7、动拥抱G20,用微笑欢迎中外来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志愿者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现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长大后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不需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ABCD17、下列属于认同宪法的原因的是( )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ABCD18、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

8、这些规定,因为(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19、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受刑罚处罚 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正当合法利益ABCD20、“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作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萨迪的这句名言说明( )A 人格

9、尊严不可辱 B财产权利不可夺C人身自由不可限 D智力成果要保护21、监督权离不开包括你我在内的公民的参与。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行使监督权(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 检举揭发 匿名捏造ABCD22、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D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23、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我是代表法律的,我就是法,随时可以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

10、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律具有强制性执法机关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BCD24、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有( )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作为游客要保护好名胜古迹 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A B C D25、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 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初中生萌萌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交往的利与弊。(2)请你谈谈

11、在网络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交往的平台,但同时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信息屡禁不止。为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使网络更加安全、开放和便利,2017年6月1日起,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材料二2018年4月25日,“2017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颁奖典礼。他们中有的是忠诚履职、廉洁奉公的执法者;有的是来自基层的平凡英雄;有的出生入死战斗在禁毒斗争第一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令人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彰显着对法治的信仰和坚守,闪烁着人性至善的

12、光芒,凸显了公平正义的力量。(1)观点一:网络应该是自由的天地,不应该受限。观点二:网络虽自由,但须法律来保障。你赞同上述哪个观点?请根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在生活中,个人应该怎样坚守公平?怎样守护正义?3、增强义务观念 依法履行义务材料一: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中国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希望,你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吧!”材料二:“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柯俊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生

13、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向挽留他的外国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祖国为他进行科研提供了支持,而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阅读上述材料,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父亲信中三处划线部分是履行哪些义务?(2)请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柯俊博士的人生选择。(3)你准备如何去履行法定义务?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材料二: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小志愿-小文明-大文明”的转变。(1)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材料二中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是什么样的表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