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84121534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脱贫攻坚实施三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乡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三篇乡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1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巩固提升南沟村脱贫工作成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_16号),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结合镇党委、政府总体规划,特制定南沟村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南沟村位于武乡县西北部28公里处,全村区域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870亩。北抵权马线,西邻208国道。全村居民共133户,454口人。近年来,全村人均收入连年增加。20_年,村人均收入6066元,20_年村人均收入6672元,20_年村人均收

2、入7340元,20_年村人均收入8074元,并实现整村脱贫。20_年村人均收入8881元。二、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南沟村两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_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推进会、全市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全面开展脱贫成效巩固大排查、大督查、大整治三大行动,回头看、查不足,补短板、夯基础,促整改、保成效。紧盯三率一度,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围绕贫困户、贫困村退出指标,开展脱贫攻坚自查活动,以排查整改促脱贫成效巩固提升。20_年,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全村自我发展能

3、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到20_年,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万元,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稳步脱贫,确保全村人民同全国一同迈入小康社会。三、巩固提升措施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南沟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计划,创新精准扶贫模式,逐年实现具体的工

4、作目标,确保今年巩固提升全村脱贫成果。(一)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加强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络协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继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电、路、居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维修田间道路,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1.新建下水道1000米。施工周期。20_年5月1日至20_年10月30日,总投资70万元;2.小泉维修改造工程。对小泉四周夯实硬化、水池混凝土浇筑、内部做防渗处理。施工周期:20_年7月1日至20_年9月30日,总投资15万元。3.主村道两侧美化、硬化工程。路岩石砌边、内侧打垫层铺砖5275平方米(长1500米、宽3.5米)。施工周期:20_年6月1日至20

5、_年9月30日,总投资52.75万元。4.修建护村坝工程。长1000米、宽1米、高2米。建设周期:20_年6月1日至20_年9月30日,总投资60万元。(二)扩大养殖场经营规模,推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1.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加强光伏电站运营管护,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为村民稳定增收打好长远产业基础。2.动员有基础的农户发展养猪、养鸡、养牛、养羊等畜牧养殖,组建专业养殖合作社。3.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有基础的农户大力发展梅杏、核桃种植产业,无劳动力的和年老部分农户种植蔬菜。调整产业,优化结构,力争做好梅杏、核桃种植技术指导,分类指导

6、,做好销售等跟踪服务,力争发展新增种植梅杏100亩、种植蔬菜200亩。4.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有基础的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养殖功能羊、功能猪、功能牛、功能蛋等特色品种,做好饲料供应和技术指导、销售等跟踪服务。5.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为乡镇居民提供菜地、果园或小动物种养认领服务,开发以服务高端人群为主的自助加工米面等原生态农业。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休闲农业建设,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三)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将闲置沉睡的死资源转化为农户创收、集体增收的活资本。依靠我村优越的自然景观(寨子山、水库)、人文景观(文峰塔)、历史文化(火车站、日寇侵华

7、据点),充分进行开发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增值计划,推动旅游观光和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发展,开发体验农业、健康农业、教育农业、认养(牛羊)农业和自助农业等新的休闲农业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利用小夜校,开展普通话、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自我发展意愿与内生动力。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上下联动。继续加强与包村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的联系,沟通交流,探讨发展对策、引入发展资金、实施发展项目,积极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开展顺畅,各项工作任务按要求完成。(三)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把关帮扶资金的管理及使用工作,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所有相

8、关扶贫资金用于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乡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xx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xx20_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具体工作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扶贫攻坚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为核心,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机制,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定向发力,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今年稳定脱贫为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采取更有利的举措,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

9、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目标根据xx脱贫攻坚实施计划(20_-20_年),20_年完成244户783人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谋划一批项目、组建一批扶贫专业合作社,深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提升已脱贫贫困户,防止返贫。形成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从长远考虑,逐步形成以农业、林果业生产,饲料加工,技术服务,卫星工厂手工制造等综合发展的经济体系,力争将我xx打造成xx三、工作重点按照陈全国书记提出的脱贫措施要精准、脱贫路子要对头的要求,根据自治区脱贫路径要求,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

10、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结合本镇实际,聚焦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带动脱贫一批、低保兜底保障脱贫一批的三个一批的脱贫路径,确保对症下药,精准到人。(一)发展产业扶持一批(260人)。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达到脱贫。一是优化棉花种植促增收脱贫。合理安排细绒棉与长绒棉的比例,持续抓好创建高产示范田,大力推广种植机采棉模式,提高贫困户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整体水平,加大棉花产业联盟、土地流转大户力度。二是强化林果管理促增收脱贫。积极引导贫困农户加入林果专业合作社,将林果业项目覆盖到贫困人口,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强化管理,增加投入。力争核桃、红枣单产年均提升10%左右,核桃商品率提升

11、至80%,红枣商品率提升至70%。鼓励一批电子商务人才,扶持一批农副产品销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林果产品销售难题,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三是改进养殖合作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促增收脱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发展畜禽养殖业,使国家扶持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在贫困户中全覆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为贫困户发放优质生产母畜,其中:羊85只,牛20头,引导贫困户开展科学养殖及良种繁育,提高贫困家庭养殖存栏量及羔羊产肉率。为贫困户提供牛良种冻精,加快品种牛繁育进度,提升良种覆盖率,提高养殖效益,促进贫困人口增收。鼓励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就近吸纳贫困户就业或贫困户以家畜入股、托养

12、等形式受益,快速增加贫困户养殖业收入。四是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整治庭院经济促增收脱贫。xx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村为主体积极鼓励并引导贫困户在大力发展棉花种植、林果提质增效、畜牧养殖方式促增收脱贫的同时大力推进土地集中规划,引导人多地少的贫困户提高土地使用率,将土地流转给有能力种植的领边群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贫困富余劳动力转移,以贫困户小额信贷为依托,鼓励贫困户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在有条件的村组,通过专项资金和小额信贷落实资金,购买各类农业机械,通过收益分红,增加贫困户收入。并下大力气对庭院进行全面整治,盘活庭院土地。实施庭院经济改造项目,发展庭院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仓储型和

13、手工型庭院经济。(二)转移就业扶持一批(430人)。结合我xx实际,积极组织各类贫困户培训,在尊重贫困人员的意愿和特长的前提下,大力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保证每户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就业技能,提高稳定就业能力。一是做好与企业的对接,按照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率。努力将有就业能力、就业意向的贫困人员全都转化为产业工人,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二是依托现有资源实现本土就近就业,充分利用好我镇卫星工厂、畜牧养殖合作社、特色种植等已落地扶贫项目,让其最大限度吸纳周边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三是积极鼓励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为植棉大户管理棉花

14、,按照每人管理棉花50亩,管理费200元/亩计算,人均收入10000元,推动拾花季节就近务工,季节性务工可增收人均6000元。四是认真做好转移前国语+技能+观念转变定单式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整建制输出转移。为了保障转移就业途径,积极加强与周边县市密集型企业联系,争取达到富余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目标。五是继续实施赴内地及北疆整建制转移就业工程,积极与江苏、浙江等内地企业及劳务派遣公司对接劳动力转移就业事宜。落实带队干部驻厂管理制度及以稳岗补贴以奖代补等多项措施,协助企业做好日常教育及转移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转移就业人员留得下、稳得住、干得好。(三)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93人)。按照

15、国家和自治区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有效衔接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丧失劳动力家庭、残疾人家庭等群体,由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专项基金予以托底,确保这部分人员如期脱贫、长期受益。四、三个加大力度方面下功夫(一)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在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协助对考入内地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落实援疆资金一次性补助6000元。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全面落实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教育幼儿伙食补助,通过学校和村委会加强政策宣传、定期家访、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贫困学生不辍学、不失学。同时,高度重视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

16、积极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接受捐款用于扶持贫困学生。通过实施教育扶贫,杜绝出现因贫失学学生,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不辍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质量。(二)继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继续实施全民体检和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确保贫困人口每年体检率达到100%,本级贫困户就医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进行实名制管理,针对性的制定救治措施和计划,明确实施医疗机构及责任人并加强监督落实。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解决患病群众政策不知情、就医报销难等问题。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制度,畅通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报销渠道,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_年,按照贫困人口五有四保障的目标,全面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