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0396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政府大力支持“创客”发展说明()A提高国民素质,改革开放是根本途径B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C我国政府鼓励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创新创业是民族振兴和我国工作的中心2、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

2、的主人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A B C D3、在我区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是(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关心社会的表现,参与精神文明活动的行为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ABCD4、“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义务”这句话强调的是()A责任伴随人的一生 B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是多种的C责任是相互的 D要勇于承担责任5、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监督权C言论自由D受教育权6、

3、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各级人民政府7、刘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刘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8、一个医生给国王看病,国王问医生:“你给我看病和给别人看病有什么不一样吗?”医生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国王。”这个故事说明责任来源于( )A上级的任命 B传统习俗 C职业的要求 D对他人的承诺9、2019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宪法是他法律的立

4、法基础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科学立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A B C D10、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A B C D11、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12、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

5、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13、“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14、我国的战略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天眼望远镜、京沪高铁、三峡工程等,均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和建设。这说明国有经济()A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据绝对优势B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保证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5、八年级学生王某到超市购买小食

6、品,该超市保安怀疑他偷了东西而强行对其搜身。对保安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A保安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王某的搜身是合法的B如果王某真的偷了东西,保安的搜身就是合法的C保安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权D保安的做法虽然不违反法律,但损害了超市的形象16、“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政府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表现。实施这种“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的措施,其直接效果是( )A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B享受公民权利,履行政治义务C加强依法行政,根除主要矛盾 D打造诚信社会,维护公平正义17、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

7、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18、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 B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19、在一些“民告官”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曾有行政机关的领导打电话给当地法院请求关照,“千万不要败诉”。这些行政机关领导的行为( )A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B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行政机关的制约和监督C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D是对司法审判工作

8、的监督20、“小青荷”是对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昵称”。峰会期间,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文博场馆、街道社区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行动拥抱G20,用微笑欢迎中外来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志愿者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现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长大后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不需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ABCD21、“向往平等,天经地义;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关于践行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B践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践行平等就要享受权利D践行平等就要履行义务22、“人”字一撇一捺,谓之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否则就会

9、站立不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ABCD23、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对以上案例违法行为的类别及所违反的法律判断正确的是( )( )A行政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 B行政违法行为民法通则C犯罪行为刑法 D民事违法行为民法通则24、“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A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 C依

10、法行政 D执法必严25、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 )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公正司法ABC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位女中学生,在上学路上,红灯停,绿灯行,坚持走人行通道;在学校,她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课间操等体育活动,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在双休日,作为志愿者到公园引导游客维持秩序,并将自己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闲暇时间,她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向杂志社投稿,用行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

11、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1)分析材料,这位女中学生积极行使了哪些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2)针对女中学生“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的观点,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你将如何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2、材料一 刘先生平时做事低调沉稳,脾气和人缘都很好。可是随着伏天的到来,刘先生在开车只要看到别人抢道、开车慢,他就会骂人,和平常判若两人,在家也常常因为小事和妻子争吵不休。材料二 现代人的情绪遭遇诸多挑战:工作事务繁多、人际关系复杂、社会竞争加剧、放松渠道单一。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随处可见,

12、身处负能量的压抑磁场,心理疾病也被赋予传染属性,情绪则常常如洪水猛兽,一发而不可收拾。压力之下,有人错误地将发泄作为情绪管理的手段,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以为释放完了,生活就能整装待发,回归正常。然而,任性放纵只能图一时之快,却无异于舍本逐末,自我麻痹,最后身体、心理千疮百孔,得不偿失。(1)结合材料一说说情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的作用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应该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时,我还年轻,有一回我将车停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一位附近的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当我前去开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一行字:“

13、我们等着你。”下面是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的客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微笑着附和丈夫的话。(1)“我们做事的习惯”指的是什么?(2)每个人都积极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4、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 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殴斗,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材料二:下边漫画落脚点。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C2、A3、D4、A5、A6、B7、C8、C9、A10、C11、B12、D13、A14、D15、C16、A17、B18、C19、A20、D21、A22、B23、D24、B25、A二、材料分析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