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20308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卷(必考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参与的学习、宣传宪法的方式有( )参加宪法知识讲座 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在班级出宪法知识专题板报 走上街头做宪法知识义务讲解员ABCD2、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3、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

2、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条规定表明( )公民民事权利将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民法更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法可依ABCD4、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 BC D5、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说明( )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生活空间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应上网C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D网络规则应遵守,安全防范需加强6、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3、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正确反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过程的是( )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ABCD7、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ABCD8、临近春节,为引

4、起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帮助自己要回工资,农民工小李爬上了高压电线杆。最终小李要回了工资,但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这件事启示我们( )不当讨薪应当受到刑事拘留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应以合法的方式维护正当权益 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A B C D9、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 )A宪法的核心内容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刑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0、“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

5、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11、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BCD12、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都属于违法行为 都对社会有危害性都要负法律责任 都应受到刑罚处罚ABCD13、2017年全国期间,人民网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互动栏目,网友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参与留言。这一做法( )A能保障人

6、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能及时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C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D能广开言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1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生活中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 )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学法守法,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ABCD15、据悉,我国私营企业超过了1598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073万户,从业人员达2.57亿,创造超过60%的GDP,提供了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这说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

7、)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 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ABCD16、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17、同学们在专题复习时画出如下知识结构图,填入处的正确信息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受其监督 人民法院B人民代表大会 监督 人民政协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受其监督 人民政协D人民代表大会 监督 人民法院18、据报道,2017年4月8日凌晨,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

8、十五日。徐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9、某市举办“寒窗学子圆梦行动”助学仪式,资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就读于普通高中、高校的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这一助学行动( )A保障了受资助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市政府重视义务教育C表明了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D说明了受帮助是学生成长的前提20、下列对漫画训斥理解正确的是()A受教育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孩子必须履行B妈妈不应该逼迫孩子,因为上不上学是他的自由C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话去上学,因为教育具有强制性D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应该接受21、包某在担任某地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

9、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问题,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 )法定职责必须为 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ABCD22、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工作。认清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作为中学生应该( )A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短、避其所长B提高自制能力、抗诱惑能力C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向任何人公开个人信息D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的监督23、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强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

10、共同心声 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ABCD24、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 )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公正司法ABCD25、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烟,致使烟雾报警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500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王某酒后到电影院看电影,期间控制不住烟瘾,便抽起烟来,引起周围人的

11、不满,管理人员过来制止王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王某觉得丢了面子,闯到幕旁砸了“禁止吸烟”的告示牌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大乱,影片中止放映5分钟。结果,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罚款和拘留2天的处罚。(1)请按违反社会规则的不同程度把王某的行为划分为两个阶段。(2)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3)若第一阶段事情发生后,不发展到被公安机关处罚,王某应该怎么做?(4)从王某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流行语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手机成瘾不仅会

12、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材料二:宿舍的灯管坏了,小王找到电工师傅说:“喂,电工,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你快来修理呀!”对方很干脆地说:“没时间。”后来,小李非常客气地说:“师傅,真对不起,打扰您了,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麻烦您抽时间帮我们修理一下,好吗?”电工师傅很快就帮他们修好了。材料三: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1)对材料一中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

13、你有什么建议?(2)材料二中的这则事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3)从材料三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中,你有何体会?3、材料: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车辆使用大国。目前,不仅城市车辆剧增,经常拥堵,就是在农村,农用车辆和生活用车也在迅速增加。但是,生活中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却比较常见。(1)请你列举生活中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3)请你谈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4、 2019年5月15日,从泰国曼谷飞往上海的某航班上,一位大妈因女儿逛街误机,坐在飞机舱门处不让飞机起飞。无独有偶,5月17日,在哈尔滨113路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坐过站,中途拍车门要求司机停车未果,竟然上前拔走车钥匙,引起乘客恐慌。网友发声:大妈堵舱门,大叔拔钥匙,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有没有?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1)结合材料谈谈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网友说:“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