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18876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没有规则的约束,自由也将不复存在 只有内心甘于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ABCD2、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默默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A 承担责任就是要放弃个人的一

2、切权利B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C人尽其责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社会D逃避责任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3、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体现我国()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4、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下列体现正义感的是()A不患寡而患不均 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C

3、均贫富,等贵贱 D人生而平等5、在我区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是(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关心社会的表现,参与精神文明活动的行为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ABCD6、“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政府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表现。实施这种“简政放权、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的措施,其直接效果是( )A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B享受公民权利,履行政治义务C加强依法行政,根除主要矛盾 D打造诚信社会,维护公平正义7、“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4、 )A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8、“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在政府论中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 )A法律只会限制人的自由B法律制约并保障人的自由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9、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

5、 B C D10、“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有( )科学立法,制定良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办事 无为而治,以德化民ABCD11、某市举办“寒窗学子圆梦行动”助学仪式,资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就读于普通高中、高校的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这一助学行动( )A保障了受资助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市政府重视义务教育C表明了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D说明了受帮助是学生成长的前提12、“小青荷”是对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昵称”。峰会期间,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文博场馆、街道社区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行动拥抱G20,用微笑欢迎中外来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6、)志愿者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表现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长大后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不需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ABCD13、“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能依次体现画线歌词寓意的是(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才能得到实现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ABCD14、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 BC D15、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

7、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条规定表明( )公民民事权利将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民法更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法可依ABCD16、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网络对生活影响的是( )A百度搜索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B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C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D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17、某市成立了12345民生服务受理中心微信平台,成为某

8、市反映民情民意,关注社会的焦点平台,每天有上千名市民给这个平台发信息,或提供报道线索,或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市民这样做( )A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和建议权B拥有绝对的议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意见C加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政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D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具体表现18、八年级学生王某到超市购买小食品,该超市保安怀疑他偷了东西而强行对其搜身。对保安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A保安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王某的搜身是合法的B如果王某真的偷了东西,保安的搜身就是合法的C保安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权D保安的做法虽然不违反法律,但损害了超市的形象19、在商场买东西往外

9、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知情权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BCD20、共享单车给城市的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着它的“负面清单”。如随意停放、被恶意损毁、遭盗窃、涂改二维码等。对此现象,我们倡议市民使用共享单车时应该( )摆脱约束,随意停放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独上私锁,方便自我爱护共享单车,遵守公德ABCD21、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直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是( )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

10、主的地位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 B C D22、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ABCD23、“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防止其行为不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权

11、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法律之外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ABCD24、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就要做到( )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A B C D25、要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政府必须( )执政为民,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 深入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等制

12、度ABC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材料一 王某向李某讨要欠款,李某拒绝归还,王某纠集一部分人将李某扣留。材料二 中学生小赵在网上发现一外国网站发布的我国地图,有明显的政治性错误,便立即向该网站发出电子邮件,要求更正并公开承认错误。在我国外交部的干预下,该网站撤销了错误信息,并登出了道歉声明。材料三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决定的,一经颁布是需要全国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只有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才能更好的享有公民的权利。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王某侵犯了李某的什么权利?材料二中的小赵履行了什么义

13、务?(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样的关系?(3)法定义务必须履行。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2、(关爱社会 人人有责)2017年我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3) 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我们应怎么做?3、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屡教不改,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一天,为了“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犯罪?(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4、某校八年级(5)班正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认识规则)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把“你懂的”三个字挂在嘴边:某人为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