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4118825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及答案(1)(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的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BCD2、有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不符的是( )A我们要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B我们要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义务C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 D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3、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

2、也引发公众对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恶意损毁等行为的诟病。从责任的角度看,这些使用者( )割裂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没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没有随环境改变,坚持角色不变 没能在法律监管缺失时自觉承担责任ABCD4、下边漫画启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需要再发展经济了A B C D5、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生吃茄子能刮脂排油”,“小葱拌豆腐不利于钙吸收”,“喝葡萄酒可减肥”等所谓的健康养生的伪科学“知识”疯传蔓延;各种言辞粗鄙,内容恶俗的不良信息屡有现身、虚假

3、宣传,侵犯隐私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一再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 )A利用网络发送的一切信息,国家均应严格审查B制裁蓄意传播伪科学行为,科研部门义不容辞C必须营造远离网络的氛围,回归传统生活方式D公民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学会鉴别网络信息6、“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依法行政7、某市成立了12345民生服务受理中心微信平台,成为某市反映民情民意,关注社会的焦点平台,每天有上千名市民给这个平台发信息,或提供报道线索,或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市民这样做( )A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和建议权B拥有绝对的议论自由,可以随心

4、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意见C加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政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D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具体表现8、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9、“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崇尚自由 崇尚法治 权利重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 B C D10、下列属于认同宪法的原因的是( )

5、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ABCD11、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12、中学生小刚发现叔叔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港澳台旅游的照片,题目是“赴港澳台出国游之见闻”,小刚便立刻打电话给叔叔,向他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让他重新修改朋友圈。这表明( )A小刚在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B小刚在

6、行使揭发检举权C小刚在行使执法权 D小刚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1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已,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14、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 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5、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去维护。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ABCD16、某校九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

7、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BCD17、某中学九墅年级学生开展“模拟人大”活动,学生人大化表听取了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向学校提交了关于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校园欺凌与暴力等议案,并对议案进行充分讨论和表决。中学生开展“模拟人大”活动( )A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B行使了监督政府的权利C实现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决定权D加深了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18、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官员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这表明网络问政

8、()A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B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C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D能够有效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19、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A基本政治制度 B基本制度C根本政治制度 D根本制度20、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迷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这启示我们( )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有不良行为,必定会在未来走向违法犯罪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青少年要防

9、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青少年比较容易被不良行为所诱惑ABCD21、“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防止其行为不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法律之外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ABCD22、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 )A宪法的核心内容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

10、实现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刑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3、有识之士认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违法行走的路人,不应在“礼让斑马线”的范围。这一观点强调了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A B C D24、在人们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我国政府又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公民遵守这些规定。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法律法规只要在现实生活中遵守

11、就可以网络世界也必须遵守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法律法规网络世界中的规定和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法规是不一样的 网络世界的规定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ABCD25、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 )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毁弃他人的信件擅自拆阅他人信件 公安人员检查罪犯的信件。ABCD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2018年9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河南鹤壁隆重开幕。在本次盛会上,参会人员对“互联网创业创新与现代农业”进行重点探讨和分享,为政商界人士“风暴”了一次“互联网产业转型”的深度知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大

12、数据驱动”概念,也正随着服务经济进入中国经济的主战场。鹤壁市政府也表示,在“互联网民生”这一块,可以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精准扶贫、智慧创业就业等,更好地服务多元化民生需求,同时也尽力遏制网络的弊端。(1)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了哪些积极作用?(2)网络服务民主需求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遏制网络弊端。青少年该如何安全、健康使用网络?2、最近,太原突如其来的降雪让两张暖心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张照片拍摄了雪天的公交站台放着一捆拐棍,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另一张照片则清晰地拍到了字条上的内容,上面写着:“今天风雪大,路又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根拐棍,需要的话请

13、您随手拿走使用。随便使用,不花钱。”这两张照片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故事:一位75岁的老人,坚持20年制作上万根“爱心拐棍”。这位老人不图别的,就想凭借着自己的一点手艺做更多拐棍,让腿脚不便的人们出行方便。这位制作“爱心拐棍”的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1)“爱心拐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这位制作“爱心拐棍”的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即可)(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这位老人学习,养成亲社会的行为?3、王某酒后到电影院看电影,期间控制不住烟瘾,便抽起烟来,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过来制止王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王某觉得丢了面子,闯到幕旁砸了“禁止吸烟”的告示牌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大乱,影片中止放映5分钟。结果,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罚款和拘留2天的处罚。(1)请按违反社会规则的不同程度把王某的行为划分为两个阶段。(2)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3)若第一阶段事情发生后,不发展到被公安机关处罚,王某应该怎么做?(4)从王某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