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4117993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知道格律和模仿对于创造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关系了。“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了?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文艺批评家常欢喜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也有不尽然。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卑卑不足高论。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

2、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只有死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我们只须就灵感研究一番,就可以见出天才的完成不可无人力了。杜甫尝自道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灵感”就是杜工部所说的“神”,“读书破万卷”是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据杜甫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如果我们借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灵感有三个特征: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

3、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于乘兴会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吗?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

4、能成立了。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从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节选自朱光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才的形成有一部分得诸遗传,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还有一部分源自个人努力,这三者缺

5、一不可。B.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平凡,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斐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努力的程度不一。C. 最易显示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这种情思的涌现是毫无准备的。D. 知道格律和模仿对于创造的关系,人们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关系了。天才的完成也不可无人力。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就灵感的产生,从杜甫的经验和从心理学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灵感出自于功夫。B. 灵感是突如其来的,它是作者无法预料到的;它又是突如其去的,这也是作者无法预料到的。C. 在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前,人们大多认为灵感是非人力,是神灵的感

6、动和启示。D. 美国独立时的艺术不足高论,说明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学家潘嘉贵说他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这说明灵感有“突如其来”的特点。B. 因为灵感出于作者意料之外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如其去,使从前的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C. “败兴”的味道之一就有灵感突如其去的味道, “败兴”之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都很困难。D. 根据杜甫的经验以及借助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都可以得出“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结论。【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7、。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C项,“这种情思的涌现是毫无准备的”错,原文为“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所以应为“不是毫无准备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

8、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D项,“说明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家”错,原文为“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卑卑不足高论”,所以“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家”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A项,“这说明灵感有突如其来的特点”错。原文为“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9、。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所以它是用来说明“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的。故选A。【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

10、原文的意思。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二、古诗

11、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规,字威明,八岁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齐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流涕,称曰“孝童”。叔父睐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略通五经大义。及长,遂博涉有口辩。为本州迎主簿。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芸、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大子所礼。湘东王绎时为丹阳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曰:“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特进萧琛、金紫光禄大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朱异尝因酒

12、卿规,规责以无礼。普通初,陈庆之北侵,陷洛阳,百僚称庆。规退曰:“可吊也,又何贺焉?道家有云:非为功难,成功难也。昔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将为乱阶。”俄见覆没。六年,武帝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武帝嘉焉,即日授侍中。后为晋安王长史。王立为太子,仍为散骑常侍、大子中庶子,侍东宫。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令书,悦是举也。寻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至是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户尚书,郡境千令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求于郡树碑,许之。规常以门宗贵盛,恒思减退。后为

13、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辞疾不拜,遂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卒,赠光禄大夫,谥曰文。皇太子出临哭,与湘东王绎令曰:“王威明风韵道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盂,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规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选自南史梁书)注释:江左,指东晋。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B. 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C. 天监十

14、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D. 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为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为新安大守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B. 迁,古代指官员职务的变动。古代授予官职、解除官职都有相应的词,如指解除官职的词有“夺”“罢”“黜”等;授予官职的词有“除”“拜”“授”“赏”等。C. 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规定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如

15、父母去世要服丧一年。D. 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可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指太子。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规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服丧期间,齐太尉徐孝嗣每次看到他哀伤流泪,很是感动,于是称他为“孝童”。B. 湘东王萧绎任丹阳尹时,他和朝廷官员宴饮集会,委托王规行酒令。王规以“从东晋以来,就没这种做法”从容应对。C. 朱异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而称王规为“卿”,王规果断地指责了朱异的失礼行为。D. 朝廷征召王规任左户尚书。吴郡百姓到京城请求让王规留任吴郡,朝廷没有答应,只答应了在吴郡为王规立碑的请求。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将为乱阶。(2)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武帝嘉焉,即日授侍中。【答案】4. B 5. C 6. A 7. (1)我们军队深入敌寇境内,孤立无援,这事将成为导致祸乱的起因。(2)王规拿起笔一会儿就把诗写好,呈奏给皇上,文字又很美,梁武帝很赞赏他,当天就授任王规为侍中。【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