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84106568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J 2282021 1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 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包括固定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和门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 医疗废 物产生系数可根据集中处理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产生量的估算方法如下: A.1 固定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可按以下方法计算及预测: bbbb =QBp (A.1) 式中:Qb病床医疗废物产生量,kg/d; b病床床位医疗废物产生系数,kg/(床 d) ; Bb病床床位数,床; pb病床床位使用率,%。 A.2 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可按以下方法计算及预测: mmm =QN (A.2) 式中:Qm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

2、kg/d; m门诊医疗废物产生系数,kg/(人 d) ; Nm门诊人数,人次。 A.3 无床位的小型门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可按医务人员就业数量和单位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产生率计算 和预测: xxx =QN (A.3) 式中:Qx无床位的小型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kg/月; x无床位的小型门诊单位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产生系数,kg/(人 月) ; Nx医务人员数,人次。 HJ 2282021 1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布点与评价要求 B.1 消毒用指示菌要求 B.1.1 化学消毒处理效果检测应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作为生物指示剂。 B.1.2 枯草

3、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载体含量应为 1 1065 106 CFU/载体。 B.1.3 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处理设备,在环氧乙烷浓度为 900 mg/L30 mg/L,作用温度为 542,相 对湿度为 60%的条件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抗力 D 值应2.5 min。 菌种选择及菌种抗力参见 消 毒技术规范和卫生学评价的有关要求。 B.2 染菌载体选择要求 B.2.1 采用破碎和消毒同时进行的干化学消毒处理设备,可使用输液管作为载体。 B.2.2 采用先消毒后破碎工艺的环氧乙烷消毒处理设备,可使用不锈钢针作为载体。 B.3 染菌载体布点要求 B.3.1 采用干化学消毒处理设备,将适量(以每次消毒后至少

4、找出 10 个染菌载体为准)染菌载体直接 与医疗废物混合后放入消毒处理设备内。 B.3.2 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处理设备,染菌载体个数可根据消毒舱容积确定: a)消毒舱容积5 m时,应至少放置 10 个染菌载体于不同点位; b)消毒舱容积为 510 m时,每增加 1 m,增加 1 个点位; c)消毒舱容积10 m时,每增加 2 m,增加 1 个点位。 B.3.3 布点位置应包含消毒舱内最难消毒的位置,该位置可由化学消毒处理设备厂商提供或经试验 确定。 B.4 处理效果检测要求 B.4.1 实验器材 a)实验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 ; b)消毒因子:干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

5、 c) 中和剂: 不同的化学消毒剂可选择不同的中和剂, 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可参见 消毒技术规范 ; d)洗脱液:含 0.1%吐温 80 的磷酸盐缓冲液(0.03 mol/L,pH 7.2) ; e)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 ; f)载体:输液管,内径为 3 mm,长度一般不大于 50 mm;不锈钢针,直径为 0.4 mm,长度为 20 mm; HJ 2282021 15 g)模拟医疗废物管腔: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去掉针头部分,直径为 3 mm、长度为 1 900 mm; h)刻度吸管:刻度为 1.0 mL、5.0 mL、10.0 mL; i)移液器:刻度为 10 L、20 L 及配

6、套的塑料吸头; j)无菌平皿:直径 90 mm; k)培养箱:37恒温培养箱; l)模拟医疗废物:采用干化学消毒处理设备,选择 5%的有机原料(如:汉堡包、肉包子、馒头等) 和 95%塑料、纤维和玻璃等;采用其他化学消毒剂处理设备,可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准备干净的各种医 疗用品。 B.4.2 染菌载体的制备 B.4.2.1 芽孢悬液的制备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制备细菌芽孢,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稀释制备好的芽 孢,制成芽孢悬液,芽孢含量为 108109 CFU/mL。 B.4.2.2 输液管染菌载体的制备 用移液器吸取 10 L 芽孢悬液,置入用作载体的输液管内,轻轻挤压,使其均匀分

7、布于管腔内,将 载体放入无菌平皿内,置于 37恒温培养箱中干燥,制成染菌载体备用,每个染菌载体的芽孢回收数 量应为 1 1065 106 CFU/载体。 B.4.2.3 不锈钢针染菌载体的制备 用两个小铁夹子夹住不锈钢针两端,将其横向支撑起来,用 10 L 移液器吸取芽孢悬液并滴染不锈 钢针,每根不锈钢针滴染 5 滴,在室温自然晾干制成染菌载体,每个染菌载体的芽孢回收数量为 1 106 5 106 CFU/载体。 将染菌载体放置于 1 900 mm 长的模拟医疗废物管腔的中间部位, 然后盘起该管腔 (以 防止不锈钢针染菌载体移动) ,放入 180 mm120 mm 的无菌布袋内备用。 B.4.

8、3 消毒处理效果检测 B.4.3.1 干化学消毒工艺的检测要求 a)将适量输液管染菌载体或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与模拟医疗废物均匀混合,一并置入化学消毒处理 设备,在满载的条件下,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消毒处理程序进行消毒处理; b)消毒处理过程结束后,立即在处理设备出口处经消毒处理的医疗废物中收集输液管染菌载体, 以无菌操作方式取至少 10 个染菌载体,分别用无菌剪刀剪碎后放入含有 5 mL 中和剂的试管中,作用 10 min,将试管在手掌上振打 200 次,做 10 倍系列稀释。选择适宜稀释度,分别吸取 1 mL,以倾注法 接种于两个平皿中,置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2 h,计数存活菌数,作为试

9、验组,使用自含式生物指 示物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培养; c)分别取 2 个输液管染菌载体放在室温下,不经消毒处理,待试验组达到规定作用时间后,分别 用无菌剪刀将该染菌载体剪碎后,放入含 5 mL 洗脱液的试管中,其余试验步骤与上述试验组相同,作 为阳性对照组; d)分别取中和剂、稀释液各 1 mL,接种 2 个无菌平皿,倾入 1520 mL 同批次的培养基,并与试 验组做同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组; e)以上试验重复 3 次。 B.4.3.2 环氧乙烷消毒工艺的检测要求 a)将放有含染菌载体的模拟医疗废物管腔的布袋与模拟医疗废物混合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 袋中,然后按 B.3.1 和 B.3.2

10、的要求,将该垃圾袋放入化学消毒处理设备消毒舱中,在满载的条件下,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消毒处理程序进行消毒处理; b)消毒处理完毕后,收集放有染菌载体的布袋。以无菌操作方式,将不锈钢针染菌载体分别放入 HJ 2282021 16 含有 5 mL 洗脱液的试管中,将试管在手掌上振打 200 次,做 10 倍系列稀释,选适宜稀释度,分别吸 取 1 mL,以倾注法接种于两个平皿中,放置于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2 h,计数存活菌数,即为 试验组; c)分别取 2 个不锈钢针染菌载体放在室温下,不经消毒处理,待试验组达规定作用时间后,立即 将该染菌载体分别移入含 5 mL 洗脱液的试管中,其余试验步骤与上述试验组相同,作为阳性对照组; d)分别取洗脱液各 1 mL,接种至 2 个无菌平皿,倾入 1520 mL 同批次的培养基,并与试验组做 同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组; e)以上试验重复 3 次。 B.5 处理效果评价方法 B.5.1 每次试验的阳性对照组回收菌量均应为 1 1065 106 CFU/载体,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试验 组所有染菌载体的杀灭对数值均4.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B.5.2 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试验时,按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