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

上传人:团**** 文档编号:184104517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精华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规程之后勤管理制度幼儿园后勤工作是关系到全园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它为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先行和保障作用。园长要充分重视后勤工作,在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一、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一)健康检查制度1. 幼儿入园健康检查(1)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2)幼儿入园时持有效体检表、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北京市预防接种证,外籍幼儿持翻译成中文的预防接种记录 (供保健医查验、登记) ;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方可办理幼儿入园手续。(3)持原幼儿园的“儿童转园健康证明”可直接入园;“儿童转园健康证明”自离园之日起未出本市且无传染病接触者,在三个月内有效;转园证明只限

2、北京有资质的幼儿园;转园幼儿在原幼儿园不足1年的,要提供原始体检表(不能提供,重新体检)。(4)在园幼儿离园三个月以上(含3月)返园时必须重新体检。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5)转园入园的幼儿,除提供原幼儿园保健医提供该儿童“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卡”供保健医查验。(6)参加亲子班的幼儿也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持有效体检表参加亲子活动。2.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1)13岁幼儿每年6月、12月体检;3岁以上儿童每年6月检查一次。(2)全园幼儿每年6月化验血色素、检查视力、听力。(3)每年6月、12月为幼儿测身高、体重;按WHO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身高、体重进行评价。(4)每年

3、5月、11月进行口腔检查,对检出龋齿及时指导家长到专科医院矫治。(5)幼儿园有儿童100名以上每年4月进行体质测试。(6)体检检出的疾病告知家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肥胖等幼儿建专案管理。体 检检出的龋齿、视力异常进行登记管理;砂眼、平足等缺点进行登记,及时矫治。3.儿童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1)坚持每日进行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2)保健医按规定认真进行检查,按不同情况分发不同颜色的卡片。发现异常幼儿不能让其入园者,要劝说家长带其去医院确诊。后勤辅助人员协助记录晨检结果等。(3)在园儿童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老师负责登记在交接班登记册上。(4)到11:00还没来的学生由主

4、教老师负责与家长沟通,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填写幼儿缺勤追访记录表上报给保健医。4.成人健康检查常规(1)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妇幼保健院体检,经体检合格员工持XX市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炊事员持3证上岗(工作人员健康证、卫生法规知识培训证、健康体检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在园员工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持证上岗(健康证到期前体检)。(2)对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及滴虫、霉菌、梅毒、淋病、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肢体残缺者,不得从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员工作。(3)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性、慢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病愈后经体检医院开具证明方可恢复原工作(细节见传染

5、病管理常规)。(4)陪同幼儿参加亲子班的家长,必须经体检合格,持健康证参加活动。(二)传染病预防制度1.预防接种常规(1)负责园内所有国内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登记工作(做好新入园儿童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有记录及补种反馈)。(2)保健医按儿童年龄、季节、程序通知家长携带预防接种证在指定时间内带幼儿完成预防接种,接种率达100%。(3)儿童接种后要将接种回执交回幼儿园保健室,方便保健医对预防接种的规范化管理。2.传染病管理常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积极宣传卫生知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疗,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使儿童能健康成长。(1)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每日坚持晨、午

6、检制度,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检查,把好晨、午检关。(2)做到“六早”:及时了解疫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3)幼儿园园内设立隔离床,一旦发现传染病人,要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并立即上报地区保健科,保健医负责指导班级老师做好终末消毒和隔离检疫。(4)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传染病要实事求是进行登记管理;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做到传染病无爆发,无续发。(5)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儿童及工作人员,按各种传染病常规规定的隔离期进行隔离并检疫、消毒;检疫期间不可与健康班级接触并暂停办理入园、转园手续。(6)对患传染病的儿童及工作人员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的班要彻底消毒,患者隔

7、离期满痊愈后,持地段保健科开据的复课证明方可回园。(7)工作人员及儿童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保健医,以便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8)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9)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做好日常消毒工作。(10)对传染病发病季节做好宣传教育和指导工作。做好各种防病应急处理及预防预案。(11)根据XX市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卫生保健常规规定:凡被检查出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园、离岗进行治疗和休息。疑似病人未确诊前,应暂时离园、停止原工作,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复查以确定诊断;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工作人员经治疗痊愈后,由确诊医疗单位出据痊愈证明。儿童凭地段保健科的复课证明

8、方可返园。3.日常卫生与消毒常规:加强个人与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预防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个人卫生与消毒:1)保证幼儿水杯专用,每日清洗消毒一次。2)小班每日餐后漱口,大班餐后正确刷牙。牙刷3个月换一次(日常随刺毛随换),每周淡盐水独立浸泡消毒一次(周五)。3)请家长配合,每周剪手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脚趾甲一次。4)幼儿服装保持整洁。被褥个人专用,每半月换洗床单、枕巾一次;有污物时要及时更换拆洗,儿童被褥每月清洗、晾晒一次。5)幼儿饭前便后幼儿用肥皂及流动水,按六部洗手法规范洗手,老师适时给予幼儿正确洗手的指导。6)餐桌每餐消毒,生活老师用清消清方法进行消毒,第一遍清水擦拭

9、桌面,第二遍用1:200的84液擦拭桌面,滞留10分钟,第三遍用清水毛巾擦拭。擦桌布每餐用后清洗消毒晾晒。7)幼儿加餐午点卫生要求:用清消清方法擦拭餐桌、用水果盘子盛放经过加工的水果、儿童在加餐前必须洗手。加餐后盘子洗净消毒备用。(2)环境卫生1)室内外环境卫生每天小扫除,每周大扫除一次,保持清洁整齐,每周五检查,不定期抽查。2)教具每天清洁擦拭,每周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图书、地毯等在日光下暴晒46小时或紫外线灯车消毒。大型玩具每天清洗保洁,特殊时期要求每天消毒。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定时开窗通风,每半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冬季一般在户外活动时开窗通风,儿童入室前关窗保暖。夏季空

10、调房间至少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空调出风口每年清洗消毒两次。4)门把手、饮水机、洗手水龙头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一次。5)每日对儿童桌子、椅子清洁擦拭,每周彻底用1:200的84液消毒擦拭一次。6)室外环境卫生每日要清扫一次,做好防蚊蝇工作,保持园内整洁不留卫生死角。7)室内玻璃要保持清洁明亮,每周擦拭一次。水池、教具、窗台、衣柜等物品每日擦洗整理一次,每周消毒一次。8)各区域抹布、拖布专用,每次用后清洁悬挂干燥保存。活动室地面每日至少拖三次(来园前、午饭后、下班前)。随时保持清洁,污物桶加盖,要及时清倒。9)厕所儿童专用,厕所要清洁通风无异味,引导和帮助幼儿大小便后要及

11、时冲便池。厕所地面每日至少拖三次。随时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无积水, 便池每日消毒。10)各班每周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少于40分钟,然后开窗通风换气,自然净化。 发现传染病时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及增加消毒次数。(三)体弱儿管理制度体弱儿指患有下列疾患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发现体弱儿要进行专案管理及特别护理,尽快达到正常发育的标准。肥胖儿也要进行管理。1.体弱管理常规:(1)经体检发现体弱儿要建专案登记、治疗、随访、结案。(2)建立统计制度,一个月进行一次病假统计,筛出反复感染

12、儿童建立专案管理。(3)与班上老师配合,对体弱儿加强管理及日常护理。(4)每月保健医要与家长、各班老师联系一次,了解儿童近期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5)体弱儿治愈后应结案转入健康儿童常规管理。2.肥胖儿童管理常规:(1)对儿童入托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肥胖儿童建专案管理。儿童肥胖影响儿童生理及心理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与成人期的一些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关系,应加以重视,及早预防与矫治。(2)从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等方面仔细分析病因,如考虑是其它疾病引起的肥胖应建议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进行检查。(3)重点检测体重增长幅度,每月测量体重1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4)与家长密切联系,给予家

13、长正确的、科学的育儿知识,使家长重视肥胖的危害性,能够积极配合对患儿饮食起居上的调整以及治疗。(5)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正常后继续维持3个月方可结案,肥胖程度减轻并在半年内稳定,为管理有效。(6)制定适合儿童肥胖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为行为矫正、饮食调整与运动治疗相结合的 综合治疗方案。(四)五官保健制度1.眼保健常规: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每年对全园4岁以上的儿童进行一次视力检查。(1)检出视力低常,2周后进行复查,复查仍低常,转入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对视力高危儿童(已诊断弱视、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或家族中有视力低常者)应重点管理。多和家长联系,按时矫治,配合

14、医院治疗,定期复查。了解弱视儿童的矫治方法,督促协助在园的弱视儿童坚持弱视训练。(3)对视力低常的儿童每3个月测查视力1次,记录在视力矫治册中。(4)室内光线充足,不在强光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画画,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半小时。(5)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30度40度。(6)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搓眼睛。发现眼传染病及时隔离患儿。立即对玩具、教具进行消毒,以预防眼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7)对儿童生活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8)转诊:当儿童单眼视力低常或双眼视力相差二行或二行以上时,2周1个月后应复查一次,仍符合上述条件时

15、,转诊到市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和治疗。2.听力筛查常规:(1)每年大体检,全园儿童筛查一次。凡列入监测者,每半年监测1次,测查2次正常,转入正常管理。(2)转诊:听力筛查未通过者由检查者填写转诊单转入XX市儿童保健所耳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诊断。(3)凡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统计登记。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诊断、治疗并进行听觉言语训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3.口腔保健常规:(1)培养儿童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齿,减少龋齿发生,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2)每半年对全园儿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由口腔医生进行专科检查,检查结果在体检表中按牙式填写,龋齿要早发现早治疗。建立口腔检查登记本。(3)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三岁后开始培养早晚刷牙的习惯,三餐后立即温水漱口,提倡餐后刷牙。教会儿童掌握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尽量在教师的监督下使用,避免吞咽。(4)使用保健牙刷(毛束为三排,每排67束,毛质软)及含氟牙膏。牙刷每三个月更换一次,随坏随换。每周用淡盐水浸泡消毒一次。(5)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吐舌、咬唇或咬物、口呼吸、偏侧咀嚼等可引起各种牙颌畸形的不良习惯。限制糖量和次数,开展口腔卫生教育,通过开会、板报、讲课对儿童家长及保教人员进行口腔卫生教育,预防龋齿,发现龋齿及早治疗。(6)转诊:在口腔检查中发现龋齿,或同一位置的恒牙萌出,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