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84102814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那个星期天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2.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细致描写中的表达方法。【语文要素】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体会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细致描写中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3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2.通过绘制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事件。一、课前师生交流,引出课题1.(课件先后出示大笑与大哭的夸张表情图)跟学生交流:你在什么情况下,也露出过这种表情?有没有哪件事,让你先后露出了这两种表情呢?引导学生回忆往

2、事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情以及心情的变化。 2.小结:其实每个表情背后,都有我们很多的回忆。也许多年后,关于事的记忆会逐渐淡去,但那时的心情,却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二、学习本课生字词过渡: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交流本课重点词语。课件出示:蚁穴、依偎、急遽、耽搁、惆怅、缥缈、空空落落2.结合句子,理解、积累描写环境的词语。把“空空落落”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1)顺势引出学生整理的描写环境的好词:明媚、空空落落、缥缈、荒凉。(指名读)(2)引导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并进行归类积累。3.写字。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他(她)认为易写错的生字。重点

3、提示:“吻”的右边是“勿”不是“匆”,“偎”的右下部分不要写成“衣”。三、绘制时间轴,梳理事件1.概括主要内容。学生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边点拨边抓住时间的顺序,绘制时间轴。板书:盼望早晨上午下午黄昏2.梳理事件。引导学生梳理出本文的主要事件:妈妈正准备出门时“我”藏起来;妈妈出去买菜时“我”跳房子;妈妈翻箱倒柜忙开了时“我”追着念叨;妈妈洗衣服时“我”蹲在一旁。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发放板贴,让学生把“我”做的事,概括地写下来贴在黑板上,完善黑板上的时间轴。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细致描写

4、中的表达方法。(重点)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难点)一、复习导入,梳理文章1.提问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绘制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文章的主要事件。(请一位学生回顾)2.导入:今天我们来探索“我”的内心世界。二、梳理线索,体会心情1.抛出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梳理心情变化。问题:“我”从早到晚,做了这么多的事,“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借由课后题,给学生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出示讨论要求和汇报要求。(1)学生讨论要求:默读课文,通过圈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会作者的心情。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2)汇报要求:小

5、组成员明确分工。(朗读、谈体会、写心情)(3)自学完成后,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学习完成后,选出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在时间轴上,加入表示心情的词语,完善时间轴。2.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给予充分的认可,包括: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等,鼓励学生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三、品读语言,感悟内心1.借助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空空落落。启发思考: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预设: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又

6、兴奋的心情融入这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中。2.借助内心独白来表现心理活动。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启发思考:这些话哪些是“我”和母亲口头说出来的?哪些是“我”在心里默默说的?这些语言和心理独白交织在一起,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预设: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话,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念念叨叨”如儿语,直接而又鲜明地表现了“我”焦急的心情。3.借助环境描写来表现心理活动。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提问:“光线渐渐暗下去”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预设:写光线变暗,暗示时间在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感。4.小结:习作时可以

7、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自然地表达情感。四、对比阅读,感受写法1对比阅读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看看它们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匆匆那个星期天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不同点:表达内容/表达方式/描写手法写了时光匆匆的特点,表达了“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全文以内心独白贯穿始终。写了“我”第一次的盼望,然而盼望最终落空,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内心变化。侧重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当中,间接表达出来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进行了描写,同时用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烘托。2.本文中,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名家名篇(

8、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些文章中景色描写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板书设计9那个星期天事藏起来跳房子追着念叨蹲在一旁早晨上午下午黄昏兴奋焦急焦急失望急切惆怅委屈景明媚空落落缥缈荒凉教学反思课前,我通过简短的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往事,体会表情背后酸甜苦辣的心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为后面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埋下了伏笔。在“梳理线索,体会心情”环节,我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他们通过分工合作,在小组中进行文本的研读、思维的碰撞。我在巡视时,只需要适当点拨、提示,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我还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在写作中如何表达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外,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板书设计由师生共同完成。我初步绘制了时间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给时间轴填充内容。通过这些可移动的板贴的插入、变换,文章的脉络、笔法都渐渐清晰起来。在这样的设计下,我恰当放手、适时后退,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绘制时间轴理清思路的阅读方法。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