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84102681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冲称象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曹冲称象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二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8 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5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官员们的议论中了解他们的称象办法。通过对比体会“到底”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教学重点:1.对比体会“到底”“才”表达的意思。2.会写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理解第2、3、4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并知道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单元介绍,整体感知今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第三单元,

2、在这一单元我们会学到4篇有趣的课文,还要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完成写话。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一)初读感知1.自读提示:(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自然段序号。(二)随文识字1.第一自然段2.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员、根、柱、议论”。 员、柱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并练习扩词,官员、柱子。根、议论形声字特点。3.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砍、秤杆”。砍联系生活。秤杆借助图片。4.第四自然段随文识字“线、为止”。线联系生活。为止借助甲骨文字形。5.第五自然段联系生活随文识字“重、量”。(三)整体感知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写了哪些人,哪些事,结果如何?三、了解大象的样子。1.画出课文中描写大

3、象样子的句子。2.回忆家里的墙和公园的柱子,想象大象的样子,读句子。四、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学习它们的称象办法1.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官员们称象的句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现场演示秤,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称越重的东西就需要越大的称。称大象需要造一杆非常大的秤才行,很难实现。(2)“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现场提称,理解提起大象是不可能的。2.对比朗读理解“到底”的意思。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给到底找近义词帮助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说几句话。五、学习曹冲称象的过程1.读曹冲称象过程,提炼关键语句,梳理称象的过程。2.给曹冲称象

4、的过程排序。(1)打乱顺序,重新进行排序。(2)借助图片和短语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3)去掉图片,借助语词说出称象的过程。3.角色扮演朗读。老师读旁白,学生扮演曹冲读称象的过程。4.学习曹操对曹冲称象的态度。 微笑着点点头,并让人照着做。六、对比两种称象办法。1.回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称象办法。官员们: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但是没有这么大的秤,就算有也没人能提得动这么大的秤杆。曹冲: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在船舷上画线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出石头的重量。这样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2.对比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曹冲称象的办法

5、更好。他的办法不用砍树造大秤,也不用想办法提起大秤了。曹冲的办法特别好。把大象换成石头,大象太大了,称不了,但是石头一块一块的很小,是可以称的。称出来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3.总结升华七、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1.对比朗读理解“才”的意思。曹冲七岁。曹冲才七岁。给“才”字找近义词帮助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说几句话。2.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小小年龄的曹冲却想出了连大人们都想不到的称象办法,真是令人佩服!五、生字指导1.按结构给生字归类2.学习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重点指导“秤”“船”。3.学习书写半包围结构的生字,重点指导“底”“然”。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评议后修改。六、课后作业1. 思考还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2. 做实验,自己动手模拟一下曹冲称象的过程。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